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中国有机硅市场规模预测

    1955年,中国生产出最早的有机硅产品;2008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达80多万吨,PTFE产能达5万多吨,成为全球氟硅材料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预计2010年以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产品消费市场。

    “中国氟硅产业是化工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真正依靠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这是有机氟硅行业里大家引以为豪的一句话。这个具有军工和尖端技术背景的产业,为满足国防建设需要,经过50多年自力更生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氟硅产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国跻身于全球氟硅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

    早在抗美援朝时期,为了不使收发报机等在山洞中因受潮而失效,急需对其进行防潮处理。1951年,国家将此任务下达给当时的重工业部北京化学工业试验所(后来并入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经过大量的探索试验,1955年,该所终于回收少量乙基氯硅烷提供给南京的电子工业部门作防潮处理用。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有机硅产品。为了满足国防技术的需要,1959年9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首先在实验室合成了千克级氟橡胶,定名为我国的“1#氟橡胶”,此后又相继研制出2#氟橡胶、3#氟橡胶、TP等以聚烯烃为主的氟橡胶和羧基亚硝基氟橡胶、氟醚橡胶。

    这样的军工产品背景,注定有机氟硅产业的发展必须靠自己,有机氟硅产业也由此走上了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1957年,甲基氯硅烷在沈阳化工研究院208车间问世。1958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和化工部组织在沈阳召开了有机硅与环氧树脂现场推广会,时任化工部二局局长的陶涛同志亲自参加。1964年,原化工部在上海合成橡胶研究所建成了30吨/年聚四氟乙烯装置,生产出了合格的国产聚四氟乙烯。

    由于国外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垄断,我国有机氟硅材料产业发展历经艰辛。据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岳润栋介绍,从1958年到1998年,整整花了40年时间,中国蓝星星火有机硅厂才形成了1万吨/年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能力,终于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这是中国有机硅材料发展的里程碑。在有机氟材料方面,标志性的技术进步是1993年,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主持开发了千吨级聚四氟乙烯工程技术。

    进入21世纪,中国有机氟硅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当初由军工企业发展起来的氟硅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和高科技领域,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2001年,中国蓝星星火有机硅厂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万吨/年有机硅单体生产线。2007年,星火有机硅厂又建成我国第一套年产能10万吨的甲基氯硅烷单体装置。新安化工、江苏梅兰等企业的有机硅单体装置也相继投产。如今,我国甲基氯硅烷年生产能力已达80多万吨。

    近几年,我国有机硅产品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内企业加大产品应用开发和推广力度,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牌号不断增加。我国已经拥有热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硅油及其二次加工产品、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各类生产企业1000余家,年消耗硅氧烷约40万吨,产品市场规模约150多亿元。2008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的产量约40万吨,硅橡胶产量40万吨左右,硅油产量6万多吨,硅树脂产量大约1万多吨。即使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机硅产品需求今后也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部分产品如硅树脂、硅油等的增长比例将更高。预计2010年以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产品消费市场。

    在氟材料方面,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从基础原料到应用制品比较完整的氟化工体系和门类。氟橡胶单套装置规模达到千吨级以上,生产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品种逐年增加。含氟聚合物形成了单套1.5万吨/年的AHF、2.5万吨/年的HCFC-22、1万吨/年的TFE和1万吨/年的HFC-134a生产规模,接近国际水平。2008年,我国氢氟酸产能100多万吨,产量约70万吨;HCFC-22产能约60万吨,产量约40万吨;ODS替代品产能约40万吨,产量超过30万吨;PTFE产能约5万吨,产量4万多吨;含氟中间体产能8万多吨,产量约6万吨。出口数量逐年增加。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进口量整体下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产能集中于华峰化学、平煤神马等少数企业手中。其中,华峰化学为我国己二酸行业领军企业,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己二酸产品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其价格承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推动包括复合肥料在内的化肥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已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复合化率平稳提高。氮磷钾三大基础肥料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重大,2021年以来国内复合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全球有机颜料产业链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有机颜料最大生产地,其中中国是全球有机颜料主产国。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领域,经典有机颜料为消费市场主流,但随着环保要求提高,高性能有机颜料未来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竞争与整合,全球有机颜料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高。在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