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机遇分析:我国已成全球主要生产国,“无糖”概念引领行业发展

       “甜”是人类永远戒不掉的味觉追求,随着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和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低糖替代化成为食品行业主流。具有无糖无热量、健康安全等优势的赤藓糖醇已在市场中得到验证,未来有望伴随零糖零脂消费理念普及而快速发展。

       一、赤藓糖醇行业机遇分析

       1、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低糖产品赛道前景明确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低糖产品赛道前景明确。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9年全球成人糖尿病人数已达4.63亿,且预计未来仍将有大幅上涨。

       2020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6至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也达到了10%,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

       “甜”是人类永远戒不掉的味觉追求,随着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和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低糖替代化成为食品行业主流。具有无糖无热量、健康安全等优势的赤藓糖醇已在市场中得到验证,未来有望伴随零糖零脂消费理念普及而快速发展。

       2、消费量持续攀升,国内需求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从增量市场角度来看:赤藓糖醇消费量上涨迅速,欧美等较发达国家是目前主要市场。中国赤藓糖醇消费量未来空间巨大,2019年涨幅接近100%。全球蔗糖消费量在巨大基数上保持低速平稳增长,甜类配料需求持续提升。

       3、目前行业渗透率较低,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赤藓糖醇市场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显示,目前全球甜味配料市场仍由蔗糖主导,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其他甜味剂只占10%,行业渗透率较低,性价比显著占据优势的三氯蔗糖等优质人工甜味剂未来有望带动各类甜味剂产品进一步开拓市场,加速蔗糖替代进程。在各类甜味剂产品中,有安全隐患的糖精和甜蜜素产量仍占58%,未来将逐步淘汰。由于甜味剂需要多种复配后使用,新型甜味剂之间完全替代不会发生。赤藓糖醇与三氯蔗糖两者复配使用可起到协调口味、定制甜度和宣传概念的综合效果,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4、元气森林爆红,打开赤藓糖醇需求空间

       随着年轻代健康意识的提升,2017年,元气森林横空出世,以“无糖”战略为核心,一路迅速扩张市场。2020年,元气森林前5月销售业绩达到2.6亿,超出2018全年销售总和;天猫618,超过可口可乐成为水饮品类榜单第一名;上半年销售超8亿;“双十一”预售活动中,元气森林以40%的预售额占比排名饮料类品牌第一,在预售额前五单品中元气森林独占三席。元气森林首个自建生产基地已经在安徽滁州落成,其中一期投产后将拥有3条高速生产线,可生产燃茶、苏打气泡水、乳茶、功能性饮料,年产量可达4.5亿瓶。

2020年双十一天猫饮料类品牌预售额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元气森林在产品宣传中主打赤藓糖醇这一“更贵的代糖方案”口号,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市场培育,使得赤藓糖醇“天然”“0糖”“抗龋齿”等特征深刻消费者观念之中。同时,元气森林的估值也随着其产品的爆火不断大幅增长,“爆火品牌”与“优质代糖原料”两者强强联合,形成正反馈循环。

       在元气森林带动的无糖潮流下,赤藓糖醇市场培育已见成效,众多厂商推出添加赤藓糖醇的饮料。新晋无糖饮料产品包括“喜小瓶”、“奈雪的茶”等纷纷采用赤藓糖醇作为代糖选择。赤藓糖醇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在无糖饮料市场竞争中已领先一个身位。

       二、赤藓糖醇行业集中度分析

       赤藓糖醇产业集中度高,CR3达到74%,CR5则接近95%,进入壁垒较高,竞争激烈。中国逐渐成为赤藓糖醇全球制造中心,2019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半数以上。截至2020年6月末,我国三元生物拥有赤藓糖醇产能5万吨,已成为全球赤藓糖醇行业内产能和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2019年赤藓糖醇外销占比超过80%。

       目前,赤藓糖醇主要生产厂家国内有三元生物、保龄宝、诸城东晓,国外主要有嘉吉公司和JBL公司等。

2019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产量份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三、赤藓糖醇行业壁垒分析

       1、技术壁垒

       生产环节多,技术复杂;产品质量与发酵菌关系密切,需要经验积累;相关行业人才少,技术被严格保密;

       2、规模壁垒

       下游多为食品行业,难以短期内获得客户信任,下游企业与现有厂商合作关系稳定;

       3、市场壁垒

       目前业内公司较少,处于博弈市场;需要具有较大规模产量才能赢得客户,而赤藓糖醇生产工艺复杂,新进者往往工率不高,生产不稳定,且成本较高;

       4、资质壁垒

       生产赤藓糖醇需要ISO9001、ISO14001、ISO22000等质量体系认证;在国内外销售赤藓糖醇需要SQF、BRC、HALAL、FDA等资质认证。(xlx)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赤藓糖醇市场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缆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阻燃性、耐热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这直接带动了电线电缆专用阻燃剂的需求增长。此外,从车载零配件到充电桩外壳,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部件都需要添加阻燃剂,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需求。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阻燃剂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

2025年07月23日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2020-2024年期间,我国SBS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下滑。但同期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实现45.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从2.24%显著提升至12.07%,表明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的新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SBS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025年07月23日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随着市场存量LED光源、灯具二次替换的产品需求,以及商业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农业照明等消费需求明显恢复,照明市场凭借刚需属性、供应链优势快速发展,打开LED封装胶行业增长空间。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38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约70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近年来,我国胶粘剂产量持续上升,2023年实现4.62%的同比增长。销售额则在2019-2022年保持连续增长态势,但2023年回落至1140.9亿元,较2022年下降0.91%。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呈现“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低端产能相对过剩”的特征。从进口数据看,2019-2024年间,行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在上游原材料己二腈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及下游聚酰胺66和HDI需求强劲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己二胺行业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由2022年的66.5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137.1万吨,增幅高达106%。与此同时,其价格整体震荡下行。

2025年07月22日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聚丙烯持续扩产,带动成核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为3431万吨、4369万吨,同比增长5.86%、9.39%。2024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长期面临较高的技术准入门槛,核心难点集中在三大关键技术领域:茂金属催化剂研发、高碳α-烯烃制备以及聚合工艺优化。这些核心技术长期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由于技术积累不足且产业化起步较晚,在2023年之前我国POE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

2025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