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子氢氟酸行业产能及进出口现状:产能快速提升 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电子氢氟酸是由无水氢氟酸经通过精馏、超纯水吸收后纯化,并经过0.2μm以下超滤等工序后,可制得的高端氢氟酸产品,技术难度大。其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主要用于去除氧化物。电子氢氟酸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制作、太阳能光伏和液晶显示屏等领域应用广泛,是微电子行业生产所需的关键基础化工原材料之一。

       根据纯度标准不同,电子氢氟酸又可分为EL、UP、UPS、UPSS以及UPSSS五个级别,其中UPSSS是目前最高级别。

电子氢氟酸类别

级别

EL

UP

UPS

UPSS

UPSSS

SEMI标准

C1Grade1

C7Grade2

C8Grade3

C12Grade4

Grade5

BV标准

 

BV- III

BV- IV

BV-V

BV- VI

金属杂质(ppb

1ppm

10

1

0.1

0.01

控制粒径/μm

1.0

0.5

0.5

0.2

需双方协定

颗粒个数(个/mL

25

25

5

需双方协定

需双方协定

适应IC线宽*范围/μm

1.2

0.8-1.2

0.2-0.6

0.09-0.2

0.09

使用IC集成度

 

1M4M

16M64M256M

1G4G16G

64G

主要应用

光伏太阳能电池

分立器件

平板显示、LED、微米集成器

半导体集成电路

半导体集成电路12寸晶圆

年份

 

1986

1992

2001

20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子氢氟酸制备过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0-2014年,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行业产能由6.5万吨增长至1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14%;2015年开始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行业产能达到15万吨以上。受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行业产能快速提升,在2020年达到27.2万吨。

2010-2020年我国电子氢氟酸产能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行业壁垒高,技术工艺难以突破,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行业起步较晚,国内厂商主要生产EL、UP、UPS级电子氢氟酸,属电子级的中、低档产品,在品质和纯度方面较进口产品尚有差距,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近年来,国内氟化氢行业发展也将更多重心转向高纯度氢氟酸上。整体来看我国电子级氢氟酸主要为高端半导体级别,出口产品则偏低端,据统计,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进口量为0.67万吨,同比增长22.68%,进口金额为0.1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1%。
 
2018-2021年5月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进口来源地主要为中国台湾、韩国与日本,据统计,2020年我国进口台湾省电子级氢氟酸1373.3万美元,占比35.79%,进口韩国电子级氢氟酸1213万美元,占比31.61%,进口日本电子级氢氟酸389.7万美元,占比10.16%。

2020年我国电子级氢氟酸进口来源地进口额分布(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各省市电子级氢氟酸进口量来看,陕西、上海、辽宁与湖北是我国电子级氢氟酸主要进口地区,2020年进口量分别为4228.8吨、2705.2吨、2504.4吨与1804.9吨,4个地区进口量合计占比83.4%。

2020年我国各省市电子级氢氟酸进口量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年1-5月,我国电子级氢氟酸出口量为1.06万吨,同比增长11.42%。出口金额为0.1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2018-2021年5月我国电子级氢氟酸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我国电子级氢氟酸共出口到11个国家或地区,其中韩国是我国电子级氢氟酸出口主要目的地,2020年出口额为1948.6万美元;排第二的马来西亚,2020年出口额为523万美元;其次是泰国,2020年出口额为271.1万美元。

2020年我国电子级氢氟酸出口目的地出口额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各省市电子级氢氟酸出口量分布来看,2020年我国共有七个地区出口电子级氢氟酸,分别为浙江、福建、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与上海,出口量分别为13475.6吨、5867.4吨、2525.8吨、1261吨、986.7吨、100吨与0.2吨。

2020年我国各省市电子级氢氟酸出口量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C)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电子氢氟酸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格局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进口量整体下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产能集中于华峰化学、平煤神马等少数企业手中。其中,华峰化学为我国己二酸行业领军企业,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己二酸产品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其价格承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推动包括复合肥料在内的化肥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已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复合化率平稳提高。氮磷钾三大基础肥料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重大,2021年以来国内复合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全球有机颜料产业链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有机颜料最大生产地,其中中国是全球有机颜料主产国。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领域,经典有机颜料为消费市场主流,但随着环保要求提高,高性能有机颜料未来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竞争与整合,全球有机颜料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高。在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2017-2022年我国磷肥产能持续下降,2023年起止跌回升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同时其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同比增长9.99%。从细分产品来看,2024年我国高浓度磷肥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为主要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磷肥生产集中度较高。一方面,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肥生产区域高度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