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报告网摘要:从多个角度说,煤化工产业都事关我国能源安全,难以回避。记者近期赴新疆、山东、内蒙古、陕西四地调查了解煤化工发展情况。2015年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如下。

  从多个角度说,煤化工产业都事关我国能源安全,难以回避。记者近期赴新疆、山东、内蒙古、陕西四地调查了解煤化工发展情况。2015年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如下。

  记者调研发现,因水资源消耗大、能耗高和污染重等问题,煤化工产业受到争议较多,在舆论上有被“彻底妖魔化”的倾向。

  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石油价格的波动,决定了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程度。现阶段,该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必须避免以GDP为指向的盲目规划。

  调查表明,需要向聚甲氧基二甲醚等高附加值产品方向着力,同时打破行业垄断,确定合理的定价机制并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以合营和混合所有制方式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

  极易被“妖魔化”的煤化工

  记者近期在新疆、内蒙古、山东等地调研时发现,煤化工产业近年来既有整体发展较为顺利的一面,也有部分项目受规划、污染和技术路径问题的困扰,争议较大,乃至有被“妖魔化”的一面。受访业界人士和专家认为,需要科学分析问题,非理性地夸大某些问题和不足,并全面否定煤化工本身这一战略性选择,是不可取的。只要科学规划,严格环保治理,可不必“谈煤(化工)色变”。

  一、规划布局不科学导致部分项目失败

  煤化工近年仍备受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些失败典型。比如,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旗煤制气项目,自2009年开工起即屡屡停产。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原副总经理张金阳归纳了该项目失败的五个原因:一是电力企业搞化工隔行如隔山;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三是煤质不适用;四是公司管理运作不规范;五是生产流程不顺畅,简单地用电力企业思维运营化工企业。

  其中,煤质是关键问题。张金阳说,如果大唐当初选址鄂尔多斯或榆林,使用烟煤而不是现在的褐煤(粉煤),那就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克旗所在的锡林格勒盟地区煤炭产业并不发达,对煤炭利用的研究不足。他指出,“只有前期对煤质进行充分研究,才能保证煤化工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可作为对比的是,新疆庆华能源集团在新疆伊宁的煤制气项目,选择的是块煤,采用鲁奇炉工艺,能源转换率、单位水耗、单位产品能耗均优于“十二五”煤制气示范项目的指标。

  庆华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朱文坚介绍说,常见煤制气生产必须把煤炭磨成粉溶到水里,水的固定碳含量必须超过60%。经过反复试验,庆华决定放弃本身单位水含量高而碳含量低的褐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周健奇认为,分析部分煤化工项目失败的原因,不难发现企业和政府都负有责任。一些企业没经过充分论证,对于一些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对困难也考虑不够,就匆匆上马煤化工项目,有一定盲目性。一些地方政府则出于GDP和投资数字考虑,盲目鼓励支持,结果可想而知。相关煤化工市场详情可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煤化工市场专项调研及未来五年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更具普遍性的规划布局问题是,当前煤化工项目大部分集中在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华北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水资源相对匮乏。”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说,水和煤两大要件缺其一,就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煤化工产业。

  二、煤化工环保难题是有解的

  社会上对煤化工项目的一大诟病在于环保问题。记者了解到,在前述大唐项目生产期间,由于污水处理不达标,60公里外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嘎斯味道。

  而秋季在庆华的伊宁煤制气项目现场,记者却看到成群的野鸭在蒸发塘中游弋。全部生产废水进入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最后形成中水,再进入厂区循环使用。为防止中水氨气产生的异味,庆华还安装了过滤系统。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只要投入到位,煤化工的环保问题是有解的。在国外,如南非萨索公司处理完的污水可以直接饮用,当然,其污水治理成本为40元/吨。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总经理许忠介绍说,庆华投入17亿元解决环保问题,占设备投资的20%左右,污水处理成本26元/吨,形成的中水主要用于厂区绿化和循环用水。

  山东兖矿国宏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冬也介绍说,兖矿国宏煤制甲醇项目中的污水处理达到国标,直接排放。当地环保部门对排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环保投入无疑需要打入煤化工的整个投入和运营成本,不把此打足的煤化工项目,是难以持续的。

  不过,在金涌院士看来,煤化工项目最后剩下的浓盐水毕竟存在污染,理应对其蒸发后的废弃物进行深层矿层掩埋,或者用水泥修筑固化池再进行掩埋,但相关处理费用很高,因此,目前多数企业都采用直接搁置的办法,对当地水源和土壤或将造成一定污染。

  至于煤化工带来的废气问题,金涌院士认为,二氧化碳排放无可避免,但只要控制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问题就不大。

  金涌院士表示,对于煤化工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环保部门要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并加大抽查密度,增加污染物分析数量,以实现准确监控。但这同样涉及到投入保障问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终端下游市场消费潜力较足 但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

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终端下游市场消费潜力较足 但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

高吸水性树脂行业因其特殊的产品特性而形成了显著的双重壁垒。从技术层面来看,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涉及精细的聚合反应控制;从市场准入角度而言,由于产品主要应用于直接接触人体的卫生用品领域,下游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吸液性能等关键指标均设有严苛的标准要求,这使得新进入者面临巨大挑战。

2025年08月08日
结构胶行业:下游风电高速发展带来机遇 高性能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结构胶行业:下游风电高速发展带来机遇 高性能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结构胶常用的原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近年来,上述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原材料供给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为结构胶提供稳定的发展基础。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从135.9万吨增长到226.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3.6%。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分析:乙烯法工艺迎快增期 市场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分析:乙烯法工艺迎快增期 市场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其产能由2020年的260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91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0%。从工艺路线来看,电石法和乙烯法产能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电石法产能主要集聚在新疆、内蒙古、山东、陕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这些区域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已成全球无损检测市场中坚力量 超声波检测领域正加速实现高端技术国产化

我国已成全球无损检测市场中坚力量 超声波检测领域正加速实现高端技术国产化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广泛,遍及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飞机、卫星等航空航天,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命脉行业中承担关键角色,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世界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无疑为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呈现显著的多点开花态势,且行业已构建起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近年来,行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产量和销售额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出口量、净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持续增长。不过,胶粘带出口仍面临附加值偏低的挑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随着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持续升级,我国功能性硅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行业消费量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在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不过,,尽管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增长,但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江瀚新材、晨光新材和宏柏新材等头部企业的功能性硅烷毛利率均出现下滑。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截至2024年底,我国PVC糊树脂行业共有18家生产企业,其产能规模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化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行业领军企业沈阳化工以20万吨产能位居榜首,占比约为13.29%。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有企业扩能规划,2025年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明显提速。

2025年08月01日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目前,制鞋是我国TPU下游最大消费市场,2024年占比接近30%。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汽车产业稳健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保护意识的提升,车衣膜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TPU行业带来强劲的增长动力。

2025年07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