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化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化肥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述
             1.定义

             化肥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化肥的有效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是度量化肥有效性的标准。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如:氮、磷、钾、钙、钠、锰、硫、硼、铜、铁、钼、锌的百分含量。
             2.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中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中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行业市场运行情况
             1.产量情况

             2016年全国共生产化肥7004.92万吨(折纯量,下同),同比下降4.8%,产量由升转降。化肥产能在增加,但去年化肥产量却下降,主要原因是化肥价格过低,企业开工率下降。分品种看,氮肥产量降幅最大,2016年共生产氮肥4458.8万吨,同比下降7.9%。尿素产量降幅更是高达10.1%,创历年来最大降幅。尿素价格连创新低,企业亏损严重,不得不停产或低负荷生产;2016年年末时的环境整治风暴也导致开工率进一步降低,最低时尿素开工率仅在45%左右。
2012-2016年我国化肥产量比较(单位:万吨)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湖北以1156万吨的总产量继续名列各省市化肥产量第一,与2015年相比,2016年产量下降0.1%。贵州、青海、河南、山东分列二至五位,产量分别为608.9万吨、552.2万吨、532.4万吨、52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增长6.6%、下降5.7%、下降14.9%。山东过去多年位居全国化肥产量第二位,去年下降到了第五位,主因是氮肥产量下降较多;贵州凭着磷肥产量增长,排名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青海则凭借钾肥优势从第五位升至第三位。
             2.亏损面扩大
             2016年,全国肥料制造业主营业总收入为9039亿元,同比减少4.5%;利润总额为57.16亿元,同比减少82.9%;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0.63%,同比去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亏损面为16.1%,同比增加2.9%。肥料行业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为346.2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141.7%。其中,亏损主要来自氮肥制造业,氮肥行业的亏损企业亏损总额高达281.4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141.9%。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进出口下降
             2016年全年中国累计出口化肥2672万吨,同比下降22.5%;累计出口金额65.13亿美元,同比下降40%。同时,去年中国化肥进口也出现下滑。尽管2016年出口关税方面继续保持较为优惠的政策,但出口量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际市场不景气,农业化肥需求平淡,中国化肥出口难以继续保持增长;二是随着国际新产能增加,国际化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中国化肥生产成本较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三是自去年10月份后,国内市场需求转旺,尿素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把重点转向了保国内需求,出口减少。
2016年我国化肥进出口数据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发展机遇和挑战
             1.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下,化肥行业和企业的机遇也逐渐来临。主要体现在:首先,农业问题是沿线国家发展的重点,为化肥技术及产品输出奠定了基础。“一带一路”沿线覆盖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农业领域的合作是重要的抓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重要的非粮农产品进口来源地。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财税、贸易等政策,落实到境外从事农业生产所需农业投入品出境的扶持政策”;同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建设海外农业基地,或者与国外种植园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海外农业种植基地需要大量化肥,中国相对过剩化肥产能出口到这些海外种植基地,种植产品后输入国内,可实现双赢。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化解国内化肥行业过剩产能的重要区域。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受经济条件、装备技术等条件限制,化肥生产相对较少,不能自给,氮肥、磷复肥和钾肥都需要大量进口。我国肥料出口至南亚、东南亚,运输距离近,海运费较低,是我国肥料出口的重要区域。最后,产能合作、技术合作均有较大潜力和空间。氮肥、磷复肥和钾肥生产领域。我国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全球先进水平,在建设工程、生产装备制造和生产管理解决方案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实力和经验。在新型肥料领域,部分产品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优势,如缓控释肥等。中亚、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如化肥生产所需的天然气、磷矿资源,价格在国际上处于中下水平,在产能合作方面有较大的潜力。
             2.挑战
           (1)行业竞争激烈、效益低下。我国的化肥行业从生产环节上看,出现了产能过剩,开工率不足的情况,根据氮肥协会统计的数据,氮肥和磷肥产能过剩率分别高达 30%、48%。钾肥因资源不足仍需进口,目前自给率 53%。复合肥产能 2亿吨,产量 5000-6000 万吨,开工率不足 30%。此外,国内化肥的需求也在放缓,出口对产能化解十分有限。
           (2)化肥利用率低,面源污染普遍。我国化肥利用率仅为 30-40%。而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为 50%-60%,欧盟国家的氮肥利用率高达 70%-80%,以色列化肥利用率达到90%。这便造成了我国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
           (3)优惠政策取消,环保压力变大。虽然,国家在关税上做了通过出口调整产品、氮肥、磷肥取消关税,三元复合肥由 30% 降至 20% 等诸如此类的调整,但是作用有限。并且随着电价、运输、增值税、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增加,企业经营压力逐渐增大。部分现行政策落实不到位,对行业发展不利,部分新型肥料行业标准和农业标准并行,部分条款存在差异。
           (4)行业转型加速,农业需求升级。在使用环节,种植结构和种植经营主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便对肥料产品有需求之外,更需要提供服务和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为此,科技部,农业部,工信部等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引导化肥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化肥行业发展面临着六大困境 
             一、产能严重过剩,新增产能持续增加; 
             二、基础肥料品种发展不平衡,盈利能力差, 竞争激烈; 
             三、产品同质化严重、产需不相符; 
             四、产品利用率低,投入高、有污染; 
             五、肥料产业优惠将逐步取消,同样监管力度将减弱,农产品价格低迷导致肥料行业市场低迷; 
             六、化肥“减施增效”“有机肥替代”政策催生肥料市场新的布局。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受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近年来我国磷酸二铵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且产能变化主要以存量装置的淘汰与调整为主。在此背景下,行业产能不断收缩,已从2018年的2505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2175万吨。随着落后产能淘汰,我国磷酸二铵行业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整体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83万个。而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有40%用于服务器冷却,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热,威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建筑建材是我国室温硅橡胶下游应用规模最大的市场,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建筑幕墙密封、门窗接缝填充、室内外装饰装修以及中空玻璃加工等。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得益于无毒、无味、低挥发、耐老化、耐腐蚀且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等综合优势,室温硅橡胶正逐步替代丙烯酸胶、环氧树脂胶及其他传统橡胶类密封材料,成为绿色建材选择的重要方向。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狂飙”显过剩 价格震荡下行 净出口量快速增长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狂飙”显过剩 价格震荡下行 净出口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持续扩张,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呈现“狂飙”式增长态势。伴随产能快速释放,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日益显现,产能利用率从2020年的79.92%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53.54%。在国内竞争加剧、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出口量快速增长,但均价下跌制约贸易顺差扩大。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生物农药行业转向多维博弈 中国积极抢占技术竞争高地 应用市场将走向成熟

全球生物农药行业转向多维博弈 中国积极抢占技术竞争高地 应用市场将走向成熟

近年来全球生物农药市场实现快速扩张,销售额由2005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0亿美元,CAGR达15.7%,预计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销售额达80亿美元。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