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化学发光技术发展简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化学发光技术是免疫诊断技术中的一种。免疫诊断(immunodiagnosis)是根据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理论,采用电学光学技术诊断各种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免疫诊断试剂在诊断试剂盒中品种最多,广泛应用于医院、血站、体检中心。

          在传统的临床检验四大板块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中,免疫诊断是占比最大的一块,各项研究统计显示,近年来免疫诊断占比已达到 40%。

          免疫诊断技术自上世纪 60 年代发明以来已经历多次升级和发展:

 

          免疫诊断技术的差别,大体上在抗原抗体包被和信号检测这两个环节。

          1.抗原抗体包被:通常 ELISA 方法将抗原抗体包被在 96 孔板上,免疫反应在孔板表面进行,反应接触面积小,效率低;而磁微粒化学发光方法将抗原抗体包被包被在磁珠表面,在液体中悬浮进行,反应接触面积大,效率高,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化,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通常磁微粒化学发光也叫管式化学发光。

          2.信号检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优势明显,相对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灵敏度:灵敏度可达 10-16mol/L,RIA 灵敏度 10-12mol/L,在需要高灵度检测的项目上如肿瘤标记物、激素等更准确,假阴性结果减少。

          2) 宽的线性范围:发光强度在 4-6 个量级之间,这与 ELISA 吸光度(OD 值)2.0 的范围相比,检测值范围更大。

          3) 精确的定量检测:光信号强度和待测物质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仪器的定标曲线,精确算出待测物浓度。酶联免疫通过灰度分析,通常结果只用来做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或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检测。

          4) 结果稳定、误差小:化学发光技术样本本身发光,不需要额外光源,避免了外来因素的干扰(光源稳定性、光散射、光波选择器),分析结果稳定可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部分国产厂家使用的板式化学发光是酶联免疫方法向管式化学发光技术进化的过渡状态,抗原抗体在 96 孔板上包被,而信号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技术、并用单独的化学发光分析设备进行信号检测,性能较 ELISA 要好,但较管式化学发光要差很多,优点是设备和试剂成本都比较便宜。

          化学发光技术从发光技术上还可以分为酶促化学发光和直接化学发光。这两者原理图如下:

 

          直接化学发光技术中,罗氏采用了一种比较特别的电化学发光技术,为其专利技术,在 1996 年推出,其专利已经在 2016 年过期。

          临床上,应用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所开展的检测项目主要有:

          1)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和梅毒等)、2)肿瘤标志物、3)甲状腺功能、4)激素类(性激素、生长激素)、5)优生优育(宫内干扰 Torch 五项)、6)糖尿病、高血压和肝纤维化等慢性病、7)心脏标志物、8)贫血、9)过敏原、10)药物浓度监测、11)炎症因子、12)其他等项目。其中前四项是免疫诊断的主要项目,预计占到全部检测量的80%。

          由于目前各省检验项目仍实行按方法学收费,化学发光免疫诊断项目通常都远高于普通 ELISA 方法。由于技术门槛,参与者少,化学发光试剂进院价格的扣率也较低门槛的 ELISA 试剂要高,因此化学发光诊断试剂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远高于ELISA 方法,国产化学发光试剂平均毛利率达到 70%,净利率平均 35%,远高于生化试剂行业 20%净利率水平。在少数省份如河南、广东,部分 ELISA 和化学发光技术都能做的项目如乙肝五项,医保只给 ELISA 方法报销,这一政策严重影响在这些项目上化学发光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ww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自2023年起,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产能迎来快速扩张,2024年达到76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产能将突破百万吨。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13家聚甲醛生产企业。其中,云天化、南通宝理分别以9万吨产能并列国内第一,合计占比23.68%。近年来我国聚甲醛产能快速扩张,但新增产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激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近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不断扩张。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为669.7万吨,较2023年的654.6万吨,增长了15万吨。2025年我国丁二烯产能计划新增约120万吨,按照这个数量计算2025年中国丁二烯产能预计达789万吨。目前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浙江石化、中海壳牌和镇海炼化,产能分别达到70万吨

2025年04月24日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合成橡胶市场自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等多种产品。目前在市场需求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产量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 2024年全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受多重因素驱动,我国BDO行业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底突破500万吨。同时其产能也在持续增长。不过,在BDO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叠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我国BDO行业面临着供需矛盾问题,市场价格低位震荡。

2025年04月22日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沙特及美国等国家的新增乙二醇产能持续投入使用,全球乙二醇产能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乙二醇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190万吨,近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在8.64%。

2025年04月22日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