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 2010 年我国共聚单体方面对间苯二甲酸的需求量约为5.5 万t, 预计2015 年需求量将达到约7.0 万t。
2010-2015年中国间苯二甲酸项目可行性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近年来, 我国间苯二甲酸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2005 年表观消费量为5.5 万t。2010 年表观消费量约为16.0 万t, 同比2009 年增长约28.0%。
产品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共聚树脂和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对间苯二甲酸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0.0%, 共聚树脂约占34.4%,醇酸树脂约占11.9%, 其他方面约占3.7%。
(1) 不饱和聚酯树脂。由间苯二甲酸取代苯酐作为原料生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以及高强度、高模量、耐水解、热变形温度高等特性, 适用于室温低压成型和热压成型,可用作耐化学腐蚀设备及钢设备的防腐层或衬里,如玻纤增强塑料和表面胶凝层, 尤其适用于缠绕成型制品以及100 ℃以下长期使用的耐热制品和胶衣层, 广泛用于建筑、管道、贮罐、交通运输、航海、电子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等领域。近年来,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发展迅速, 每年都有新装置建成投产, 而且规模不断扩大, 产品逐渐朝增强型、高档化方向发展, 但许多企业都依靠进口间苯二甲酸原料来进行生产。2010 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对间苯二甲酸型的需求量约为8.0 万t, 预计2015 年消费量将达到约11.0 万t。
(2) 共聚单体。间苯二甲酸直接作为共聚单体主要应用于瓶用聚酯切片改性和合成纤维用聚酯切片改性。由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及乙二醇共聚形成的共聚酯聚合物, 具有很好的耐撕拉强度、抗冲击性和熔融粘度及可染性, 产品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纤维和薄膜产品。在聚酯生产中的酸组分用50%的间苯二甲酸替代对苯二甲酸,可以降低聚酯的熔点。生产的纤维除用于制造热粘结无纺织物外, 还可用作填充物, 增加无纺织物的蓬松度, 降低填充物的重量, 增加保温性能。
2010 年我国共聚单体方面对间苯二甲酸的需求量约为5.5 万t, 预计2015 年需求量将达到约7.0 万t。
(3) 醇酸树脂。与苯酐类醇酸树脂相比较,由间苯二甲酸制得的醇酸树脂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耐污染性和更好的耐候性, 在干空气喷涂时, 更易于催干, 形成的漆膜强度更高且更坚韧, 耐化学品和抗烟熏性能好, 其粘着性、抗冲性和耐候性都比脂肪酸基醇酸树脂优良, 可用来制造高固含量树脂和水基涂料, 还可用来生产紫外光固化涂料。这种涂料既有一定的刚性又有较好的柔韧性, 可应用于家具、塑料制品和金属制件等方面。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对醇酸涂料的需求和使用量正在下降, 但很多种醇酸树脂涂料在我国还是高档和具有很好发展潜力的产品。近几年国外多家大型涂料生产商投巨资在我国建设多条高档涂料生产线, 而且投资热情不减, 因此近年来我国高档涂料发展迅速。2010 年我国醇酸树脂涂料对间苯二甲酸的需求量约为1.9 万t, 预计2015 年需求量将达到约2.5 万t。
(4) 其他方面。由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备的间苯二甲酸烯丙酯直接聚合得到聚间苯二甲酸烯丙酯(DAIP) 树脂, 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 制品尺寸稳定, 吸湿性小, 广泛应用于制造精密、复杂耐高温绝缘的零部件和浸渍层压材料等;由间苯二甲酸制备的间苯二甲酸二乙酯(DEIP)主要用于甲苯二异氰酸生产中做特种溶剂, 具有溶解性能好, 易于分离, 可加速光气反应, 减少副反应, 产品纯度高等特点; 由间苯二甲酸二苯酯和3, 3′-二氨基联苯胺(DAB) 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制得的聚苯并咪唑是杂环高分子中第一个被考虑用作耐高温结构胶粘剂的产品, 其特点是瞬时耐高温性能优良, 广泛用作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金属蜂窝结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硅片等材料的胶粘剂; 用间苯二甲酸和辛酯反应制得的间苯二甲酸二异辛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型增塑剂, 与PVC、硝基纤维素、聚苯乙烯等树脂相容性好, 其光、热稳定性及低温性能良好, 电气性能优良, 可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用间苯二甲酸先制得5-硝基间苯二甲酸, 进而生产的间苯二胺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光稳定剂, 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 由间苯二甲酸制备的间苯二酰氯是生产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 芳纶和其他多芳基聚合物的主要原料。由间苯二酰氯生产的聚苯咪唑(PBI) 在航海、航天、军事和民用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用作空间移动的吊带和系绳, 制作阻燃隔热纤维、宇航服、消防服、赛车运动服等特种保护服装, 用作石棉代用品、运输带等特种纤维等。目前, 间苯二甲酸的这些消费领域在我国大多处于成长期, 发展潜力较大。2010 年其它领域对间苯二甲酸的需求量约为0.6 万t, 预计2015 年需求量将达到约1.0 万t。
由此可见, 2015 年我国间苯二甲酸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1.5 万t, 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共聚树脂仍将是最主要的两个消费领域。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