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1、行业周期性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刚性需求强,因此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属于弱周期性行业。在未来几十年内,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生物能源等因素促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实现农业增产仍离不开农药、化肥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因而,长期来看农药行业将处于稳定的上升通道。
病虫灾害的爆发以及自然天气变化对农药或某种农药的需求变化影响较大。
病虫害的发生与成灾是一个动态的自然变异过程,由于农作物与有害生物处于同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生态环境,这就决定了有害生物发生的复杂性和突发性。一般情况下,干旱可能减少除草剂的需求,但可能使杀虫剂、杀菌剂用量上升;洪涝灾害将会增加杀虫剂和杀菌剂的需求量;气候变暖将增加虫害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杂草的生长,使得杀虫剂、除草剂的用量上升。
2、行业区域性
我国农药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产地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区域内化工产业比较发达,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其中,山东、江苏、浙江占据国内农药原药生产前三位,2013 年山东、江苏、浙江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分别为90.60 万吨、75.70 万吨和29.10 万吨,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28.40%、23.73 和9.12%。
在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2014 年全国农药销售百强榜单》中,江浙鲁一共入围61 家,三省百强入围企业收入总和为667.3 亿元,占百强收入总和的68.1%。
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耕种习惯决定了不同地区种植结构的差异,造成病、虫、草害危害程度的不同,使得农药消费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我国的情况看,华南是国内最大的热带水果基地,两广、海南、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是国内主要的蔬菜基地,西北和华北是主要的棉花基地,江淮流域、珠江流域是国内主要水稻产区,华北、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则是小麦、玉米及谷物的主要产区,地区种植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市场用药品种以及集中度的不同。
3、行业季节性
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农药制剂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每年上半年是农药生产的高峰期,3-9 月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同时也是农药销售的主要季节。从全球市场看,单一市场季节性较为明显,但南北半球季节、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不同市场的季节性影响能够相互抵消,全球整体市场的季节性并不明显。
对原药生产企业而言,由于其下游客户为制剂生产厂商,并不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因此农药使用的季节性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