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我国油脂油料行业分析预测

      内容提要: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波幅较小,整体较为稳定,中间环节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双节” 需求旺季, 仍呈旺季不旺特点,豆油库存仍向油厂集中。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方向不明, 国内外央行虽然给出货币政策调控由紧向松转变信号,但并无后续较有力度政策出台, 且市场利空因素仍未消化殆尽, 市场参与者较为谨慎。

      中国油脂油料行业市场供需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2015年)

      首先国家收储政策对市场的支撑作用较大,在商品价值背离时刻, 回归商品本身是时间问题。
结合对2011 年国储菜籽托市成本、市场投机力量认为2012 年菜籽油底部在8500 元∕吨左右, 但高点受到经济形势影响, 维持10200 元/吨高位。

      企业应该积极在适当时刻介入套期保值。其次,从季节性规律来解读, 每年菜油季节性规律较为明显, 当年11 月到次年1 月, 一般而言, 介入上涨周期; 2~3 月震荡; 3~5 月开始回调, 然后5~6月冲高, 7~9 月下跌。市场方向不明, 国内外植物油期货市场窄幅横盘, 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随之在当前价位小幅调整, 继续表现旺季不旺特点。

      由于外盘基金净多单持续减少,内盘投机资金空单持有量增加, 说明市场对后市不乐观。

      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波幅较小,整体较为稳定,中间环节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双节” 需求旺季, 仍呈旺季不旺特点,豆油库存仍向油厂集中。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方向不明, 国内外央行虽然给出货币政策调控由紧向松转变信号,但并无后续较有力度政策出台, 且市场利空因素仍未消化殆尽, 市场参与者较为谨慎。

      在刚性需求和市场交投谨慎的共同作用下, 预计未来国内一级豆油现货价格仍将在8500~9100 元/吨之间震荡, 除节前小包装备货这一刚性需求外, 市场仍多观望, 继续呈旺季不旺状态, 现货市场仍以观望为主, 主要表现为:

      一是省内现有库存菜油, 因资金占用、银行利息等因素, 成本只会向上, 成本支撑因素将长期存在。

      二是目前菜油与豆油、棕榈油之间的价差扩大至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菜油在主要植物油品种比价关系中处于劣势, 需求受抑。

      三是2011 年12 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可达520万吨, 根据有关监测显示, 今年1 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但到港大豆成本明显下降, 且按当前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计算, 油厂压榨利润仍为负值, 这将使进口大豆需求受抑,而使进口大豆港口库存环比上升。

      四是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在未来几个月环比快速下降, 可能会跌到3600 元/吨附近, 原料成本对国内豆油价格的支撑作用也将下降。

      五是美国大豆出口进度缓于历史同期水平,南美大豆播种进展顺利, 天气状况有利于大豆出苗和早期生长, 全球豆类市场总体呈现偏空状况。

      六是欧债危机、美债危机阴云持续笼罩, 全球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 系统风险仍随时可能爆发并造成包括豆类商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动荡。

      七是虽然市场处于节前小包装油备货高峰期,刚性需求有利于消化油厂库存, 但是贸易商多观望, 中间环节需求难以放大, 不支持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持续向上或行情反转。

      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大体稳定, 两湖、安徽及江苏等地四级菜油实际成交价多在9600~9850 元/吨, 西南、西北地区多在9800~10000 元/吨。在进口菜籽所压榨的菜油冲击下, 川内菜油压榨企业多信心不足, 看淡后市。

      在进口油菜籽的冲击下,需方观望情绪浓厚, 产区出货依然清淡, 在非产区菜油流向产区的过程中, 国内主产区菜油实际成交价格将集中在9500-9850 元/吨、省内价格在10000-10200 元∕吨之间弱势震荡。

      一是由于最近两年沿海非油菜籽主产区大量建设或改建菜籽压榨厂, 菜籽压榨能力快速提高, 而当地几乎不吃菜油;

      二是据海关统计, 去年四季度进口油菜籽达65 万吨, 占全年进口量的50%以上, 且进口成本环比大幅下降, 后期与国产菜油成本比、具有较大竞价优势的进口菜籽压榨的菜油将大量上市,并从沿海非主产区流向国内菜油的主要消费地和菜籽主产区———四川等地。

      国内菜籽收购价格稳定,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数油厂已经停收, 市场有价无市, 江苏、安徽及云南等地价格区间在2.1-2.3 元/斤, 内蒙古、青海秋收油菜籽价格区间在2.3-2.4 元/斤。

      主要是国内菜油、菜粕行情萎靡, 且产区货源不足, 令油厂收购力度难以提升, 除省内仍有部分企业零星收购外, 多数企业已停收。预计在进口油菜籽到港数量持续上升及国内菜油、菜粕价格持续萎靡的共同作用下, 未来国产菜籽收购价格将继续呈有价无市状态运行。

      2012 年的到来, 展望油脂走势, 前途危机四伏。发达国家开始了资本回收之旅, 痛苦的去杠杆化正在进行, 资本收缩和美元上涨将成为2012年国内及四川油脂走势最大威胁。

      同时南美大豆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全球经济增长和中国需求放缓, 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波动, 将影响植物油的价格走势, 油脂库存上升都将成为2012 年川内油脂企业面临的压力。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的方针, 将给市场带来一线曙光, 特别值得大家关注的是, 粮油托市收购政策、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 都将给我们油脂企业带来机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氯碱工业的“调节阀” 我国二氯丙烷行业需求稳中有进 精细化与绿色化成趋势

氯碱工业的“调节阀” 我国二氯丙烷行业需求稳中有进 精细化与绿色化成趋势

二氯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命运与上游的氯碱工业深度“捆绑”。它的市场供应与价格,并非仅由自身需求决定,更关键地是扮演着消化副产氯气、平衡氯碱装置的“调节阀”角色,这使得其成本与盈利性极为脆弱。尽管下游在农药、溶剂等领域的刚性需求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基本盘,但行业正面临环保政策收紧与替代品竞争的双重挤压。展望未来

2025年11月27日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丙烯酸异辛酯作为合成胶粘剂与涂料的关键原料,其产业链与宏观经济紧密联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行业呈现出产能集中、供需重塑的鲜明特征:上游原料与油价挂钩,成本波动显著;中游由少数具备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主导,产能持续向华东等产业集群地集中;下游需求则从传统的包装、建筑,正快速向新能源锂电池封装、电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丁辛醇是一种丁醇和辛醇合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能与水及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均有中等毒性的性质。近年来,在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下游行业需求提振带动辛醇产业高景气运行,以及我国丁辛醇市场长期存在高进口依存度的双重驱动下,国内丁辛醇产能进入持续扩张周期。目前,我国已确立全球丁辛醇生产大国地位。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SIS作为工业生产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油气等多个行业。2020-2023年国内SIS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3%。SIS市场竞争格局已由本土企业主导,龙头中控技术表现突出,2024年以31.2%的市占率实现国内市场“三连冠”。展望未来,在安全生产政策强制要求、现有工厂技术升

2025年11月25日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叠加塑料、橡胶等下游行业对材料耐候性、安全性的要求同步提升,我国光稳定剂行业不断向高效、绿色等方向转型。

2025年11月25日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近十年来全球绿氢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投资热潮。2023、2024年全球对绿氢的投资分别增长了约33%和25%,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2024年全球氢能新增产能 315 万吨,其中绿氢新增 7 万吨,同比增长约 42%。

2025年11月25日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核心组成部分,受益于润滑油消费支撑与性能、环保升级需求,行业持续发展。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分散剂等三类单剂构成消费主力。当前,国产和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国内产能主要集中于单剂产品,而外资在华产能则更多布局于复合剂领域。尽管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呈现“量额齐升”且已实现净出口,但因

2025年11月24日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DCS下游多点开花,已覆盖化工、电力、石化、市政及公共设施、造纸、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2024年其市场规模微降但细分领域分化,其中电力、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逆势增长。尽管行业经历短期波动,但在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下,其长期发展潜力依然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马太效应持续显现,DCS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3从202

2025年11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