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增幅放缓,产业进入调整阶段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植物提取市场运营格局现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近年来,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迅速,在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应用广泛,是我国中药类产品的重要出口品种。然而,与2015年相比,2016年植物提取物行业出口增幅放缓,产业进入调整阶段。

  贸易规模呈现收缩

  2016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贸易规模呈现收缩现象:贸易额为24.5亿美元,同比下跌4.77%。其中出口额19.3亿美元,同比下滑10.93%;与之相反的是,进口额达5.2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27.84%。考虑到与2015年相比,2016年的汇率波动较大,影响了对进出口贸易趋势的判断,现将美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计算(下文统计数据均以人民币为单位),换算后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提取物贸易额161.7亿元,同比上升1.27%,但增幅下跌2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27.2亿元,下降5.28%;进口额34.5亿元,大幅上涨35.95%。

  提取物出口下滑主要是由精油类产品的断崖式下跌导致,由于市场需求的调整和海关监管的日趋规范,精油类产品出口额35.8亿元,大幅下跌26.79%。而传统提取物,即非精油类产品则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出口额91.3亿元,同比上升7.03%。由此可知,提取物出口的根基相对稳固。

  2016年,我国共向1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提取物产品。亚洲、欧洲和美洲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口占比近九成。亚洲是提取物出口的最大市场,2016年我国对亚洲的出口金额达58.1亿元,占总出口额的45.7%,受东盟市场精油类产品大幅下跌拖累,我国对亚洲的出口额同比减少13.63%。而对欧洲和北美洲的出口由于以非精油类产品为主,则较为平稳,波动较小,出口额分别为27.2亿元和28.8亿元。

  从单一国家层面来看,美国自2011年起,便取代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提取物出口国。在美提取物主要用于膳食补充剂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美国自1994年发布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DSHEA)后,膳食补充剂产业高速发展,对原料需求急剧增长,提取物出口呈现刚性特征。2016年,我国对美共出口27.7亿元的提取物,出口金额占比高达21.76%,同比增长5.88%。

  日本、韩国紧随其后。我国对日出口额为14.4亿元,同比上升1.16%。除普通提取物的出口外,汉方药的原料出口是对日出口的一大特点。日本汉方药产业对原料需求量极大,汉方药提取物如芍药甘草汤、麦门冬汤、五苓散、加味逍遥散等,出口额达到5.4亿元。我国对韩出口规模虽不及美日两国,但由于韩国保健品和化妆品产业的繁荣而表现亮眼,出口额达6.4亿元,同比增长33.24%。

  其余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对西班牙、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的提取物出口均较平稳,同比增长分别为20.95%、13.77%和9.15%。我国香港地区由于其转口贸易港地位的下降,对港出口同比下跌2.04%。其余东南亚等国家,由于精油类产品的下滑,出口额跌幅明显。

  出口产业集中度低

  2016年,我国提取物出口排名前十的品种包括:甜菊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甘草提取物、万寿菊提取物、辣椒色素、越橘提取物、芸香苷及其衍生物、橙皮苷、桂油等。

  甜菊提取物。2016年,甜菊提取物继续稳居提取物出口榜首,全年出口额高达14.5亿元。甜菊的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和马来西亚。美国是我国最大的甜菊出口市场,出口金额为5.3亿元,出口额占甜菊总出口的36.76%。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出口额为3.9亿元,占甜菊总出口的26.74%。甜菊市场十分集中,位于美国和马来西亚之后的韩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出口额分别仅为1.2亿元、0.7亿元和0.6亿元,而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出口额占比则高达60%以上。

  甘草提取物。由于外贸环境的不利,而国际市场又由于往年出口量增长过快而导致市场饱和,近3年来,甘草市场增长乏力。2016年出口额5.29亿元,同比增长0.06%。日本和美国是甘草提取物的主要出口市场,对二者的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额的62.07%。2016年,我国对日本出口额为1.7亿元,同比下跌16.53%,对美国出口额为1.6亿元,同比增长37.08%。甘草出口以进料加工形式较多,2016年甘草进口额为3.1亿元,由于出口市场的疲软,导致甘草的进口贸易也出现下降,同比下跌1.55%。

  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在2013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后,出口始终保持着小幅增长的态势。虽然2015年国内银杏叶提取物行业经历了重大调整,但总体来说对外贸影响较小,2016年银杏叶出口额上升幅度增大,出口额达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7%,银杏叶提取物行业的规范化在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国银杏叶提取物主要出口到北美洲、欧洲及亚洲的日韩等地,美国是最大的出口市场,2016年出口美国的金额占全球出口额的37.51%,美国的银杏叶市场较为稳定,我国对美出口额为8392.8万元,同比增长7.46%。韩国市场从2015年开始超越德国,成为银杏叶提取物的第二大市场,对韩出口额达2551.4万元,同比增长41.64%,市场活力十足。德国也是提取物出口的传统市场,2016年对德出口额为1988.5万元,同比增长22.27%。

  由于国内政策趋严,国际市场整体外贸环境的低迷,竞争压力的增大,2016年提取物出口企业减少。我国提取物出口企业共2120家,较2015年减少129家,其中民营企业中的私人企业减少124家。

  我国提取物出口产业集中度低,出口主体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占有比例较少,但由于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实力雄厚、具有规模优势,出口金额同比分别上升12.23%和7.75%,而民营企业则稍显弱势,出口金额同比下跌11.79%。前十强企业出口额占提取物总出口额的23.77%。

  多方发力行业回稳可期

  为积极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政府和行业等多方都付出了努力。

  政府方面积极发挥其在搭建平台和政策导向中的作用。2015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发展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引导行业“培育发转团体标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7年1月,《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力求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的加强,势必带动沿线的提取物市场发展。

  行业方面提取物标准与认证助力行业发展。在中国医保商会的牵头主持下,国内提取物企业积极参与《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的制定,至今已完成了两批标准的制定,第三批标准也即将出台,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同时商会还积极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对接,在2016年,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共同筛选了人参、虎杖、银杏叶等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申请成为国家食品标准。另外,商会联合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为企业打造“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认证(GEP认证)。该认证满足美国FSMA法案要求,在工厂审核认证之上更添加诚信评价认证,填补了国内GMP认证空白,为进入FDA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打好基础,为中国提取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打造“新名片”。

  国家政策和法规为提取物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而行业标准和认证则为企业提供了抓住机遇提供良方。虽然现今提取物行业处于调整阶段,但是随着行业规范化步入正轨,国际口碑日渐形成,提取物行业的回稳与再次腾飞值得期待。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自2022年起,我国顺丁橡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202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大关,其中镍系产品以约71%的产能占比稳居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顺丁橡胶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整体震荡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表现亮眼,“量额齐升”态势推动我国在2025年1-9月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历史性转变,贸易差额也由逆转

2025年11月03日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升至57%。到2025年2月,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进一步升至66%。

2025年11月01日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