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PTA产业链去产能的困境与出路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PTA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面临反复曲折的去产能之路。未来的PTA市场,将以规模有限增长、市场集中度提高的结构性调整为主要特征。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支撑多方共赢的产业格局,潜在投资者要理性投资,科学决策,避免低竞争力装置重复建设。

  2014年以来,我国PTA(精对苯二甲酸)行业出现了一边大量产能关停闲置,另一边新装置不断投产上马的现象。一方面,由于产能过剩日趋突出,部分竞争力较差的PTA装置处于长期关停状态。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6月,我国处于关停状态的PTA装置产能超过总产能的1/3。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这些关停装置“死而不僵”,无法实现产能升级。另一方面,出于产业整合、提高竞争力、挤占市场份额等目的,行业参与者不断上马大型PTA项目,造成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PTA产业是联系石油化工和化纤纺织两大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枢纽,在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新世纪以来,受民资外资进入、技术进步、规模大型化、审批权限下放、下游需求带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我国PTA行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PTA产能从2000年的300万吨/年,增长到2016年的超过5000万吨/年。

  产能快速增长后,PTA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PTA上下游产业链形势也快速变化,下游聚酯行业增速放缓,对PTA需求的支撑减弱;上游PX行业由于产能增长受阻,长期供不应求,价格保持坚挺,原料在PTA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PTA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迅速下滑,2013年以来,我国PTA行业整体在微利甚至负利区间运行。

  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PTA市场价格不由最高边际成本决定,而是由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决定。技术水平高、区位条件好、上下游产业关联性强的PTA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综合竞争力处于第一集团的PTA产能约2200万吨/年,是决定PTA行业形势的主力。盈利和抗风险能力双低的PTA产能约780万吨/年,处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面临反复曲折的去产能之路。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长期关停16套PTA装置,总产能1408万吨/年;东北亚其他地区长期关停PTA装置11套,涉及总产能共338万吨/年。未来的PTA市场,将以规模有限增长、市场集中度提高的结构性调整为主要特征。

  这些闲置产能虽然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但短期内很难完全退出市场,成为我国PTA行业中的“堰塞湖”。一旦市场供需形势和盈利空间稍有改善,这些产能可能会很快重启进入市场,从而使市场又重新回到供过于求的状态,盈利空间又会收窄。闲置产能形成的“堰塞湖”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PTA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从PTA上下游产业链来看,上游PX基本全部用于生产PTA。然而由于PX行业产能增长受阻,我国国内市场PX供应不足,每年需要大量进口PX满足PTA生产的需要。以2016年为例,我国PX总产能1369万吨/年,产量970万吨,消费量2200万吨,净进口1230万吨。

  PTA下游产品PET的用途以纤维为主,是最重要的合成纤维品种。在人口众多、土地紧张的中国,合成纤维不可或缺。PET还用于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铁等材料。

  经过最近一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PET等聚酯行业技术工艺不断成熟,市场配套日趋完备,体量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随着聚酯市场进入成熟发展期,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显著下滑。在去年四季度市场行情的推动下,今年聚酯市场的热情似乎在恢复,行业收购重组或者装置投产的进度在加快。一些原来关停的聚酯装置,后续或重新复产。未来的市场,也将以规模有限增长、市场集中度提高的结构性调整为主要特征。

  由于我国聚酯行业起步早于PTA行业,行业发展脱节造成早年PTA供不应求,PTA企业曾经对下游聚酯企业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在PTA产能快速爆发之后,市场供需形势发生反转。聚酯企业采购PTA产品拥有较多的选择,也同时掌握了议价权。PTA企业为了保证开工率,减少库存积压,往往会通过降价手段争取下游客户,从而将一部分利润让渡到下游环节。

  未来PTA及聚酯龙头企业将呈现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是向上游延伸多层次发展,主要特征包括控制原料供应,避免受制于人;扩大影响,提高企业话语权;多级组合投资,进行风险规避;丰富投资工具,操作手段更灵活等。第二种是专注当下品种继续规模扩张,主要特征包括做大市场份额和产值,提高影响力;及时更新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发挥规模效益,降低运行成本等。第三种是产品开发品质化、差异化,主要特征包括专注产品开发,提升质量水平;注重品牌打造,提升市场美誉度;涉足更多的差异化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等。

  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推进PX等石化产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共提出了8项政策措施23项任务。这将有助于推动PX等石化产业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竞相新建大规模装置,盲目扩大产能,导致PTA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承受产能过剩的压力;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大幅下降,陷入非理性的恶性循环;企业出现分化,龙头企业掌控市场能力增强,老旧低水平装置边缘化;技术领先、区位优越、上下游关联度高的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未来,更应该审慎投资,协作共羸。特别是潜在投资者要理性投资,科学决策,避免低竞争力装置重复建设。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支撑多方共赢的产业格局,维持合理稳定的市场是市场参与者的共同责任,公平公正应该是市场参与者共同的诉求。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进口量整体下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产能集中于华峰化学、平煤神马等少数企业手中。其中,华峰化学为我国己二酸行业领军企业,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己二酸产品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其价格承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推动包括复合肥料在内的化肥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已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复合化率平稳提高。氮磷钾三大基础肥料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重大,2021年以来国内复合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全球有机颜料产业链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有机颜料最大生产地,其中中国是全球有机颜料主产国。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领域,经典有机颜料为消费市场主流,但随着环保要求提高,高性能有机颜料未来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竞争与整合,全球有机颜料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高。在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我国磷肥行业供给端分析:产能止跌回升 生产集中度较高

2017-2022年我国磷肥产能持续下降,2023年起止跌回升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同时其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同比增长9.99%。从细分产品来看,2024年我国高浓度磷肥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为主要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磷肥生产集中度较高。一方面,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肥生产区域高度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氦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大幅扩张 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我国氦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大幅扩张 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我国氦气资源贫乏,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2.1%,且资源品位相对较差,以氦含量为0.01% -0.10%的贫氦资源为主体。长期以来,受氦气资源先天不足、提取成本高等因素限制,其自产供应量远不能满足下游市场消费,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不过,随着我国氦气产能大幅扩张,其自产供应量也在快速增长,带动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由2018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NMP行业发展现状: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NMP行业发展现状: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目前,我国NMP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2022年占比达到94%。终端应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为NMP市场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在下游旺盛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国NMP产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NMP企业纷纷扩能扩产,使得行业迎来扩能潮,总产能不断扩张。但随着新增NMP产能大量投放,其市场供需矛盾也在逐

2025年03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