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更新换代,环保成为主题
制冷剂是制冷装置中的工作介质,主要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从1830年至1930年,以用NH3、CO2、H2O为主,效率低、毒性高;第二代,从1930年至2010年,采用氯氟烃CFCs和含氢氯氟烃HCFCs等传统制冷剂,制冷效果显著提高,但对臭氧层的破坏力度也成倍增加;第三代,从1990年至今,提出环保制冷剂概念,关注臭氧层的破坏,开发低ODP制冷剂;第四代,从2000年开始,开发一些零ODP,低GWP的制冷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制冷剂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图:制冷剂代际更替及主要产品
淘汰R22,发达国家走在前列。根据2007年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大会的最新规定,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在2013年将R22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分别冻结在2009年和2010年的水平,到2015年削减10%,到2020年削减35%,到2025年削减67.5%,直到2030-2040年除允许年平均2.5%的维修使用量外实现全面淘汰。依照上述约定,2014年为我国履约之后的第一年。而对于发达国家,上述进程要求普遍比发展中国家提前十年。
表:《蒙特利尔议定书》R22淘汰进程安排
众多发达国家提前完成替代。此外,尽管《蒙特利尔议定书》对各国淘汰R22的日程进行了最低限度规定,事实上,众多发达国家早已远远走在前面。其中,欧盟是最早提出禁用HCFCs的地区,2001年起便开始全面禁止R22在新设备中的使用,而到2010年用于维修的R22生产也被严禁,2015年即可实现R22的全面禁用。而日本也走在淘汰R22的前列,2004年已基本实现对R22的完全替代。同样的,美国也从2010年起全面停产R22和新制造设备,并计划于2020年全面禁用R22。
表: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R22淘汰实施进程
根据我国环保部出台的《含氢氯氟烃生产行业准入标准》,我国在2013年必须全面停批新建R22制冷剂项目,这将意味着R22产品的供应逐步减少。但供应减少对应的却是依旧旺盛的需求。截止今年,我国R22占制冷剂用量比例仍超过85%。市场上大部分空调、冰箱依旧采用的是R22作为制冷剂。此外,由于我国真正环境友好型替代产品的技术尚不成熟,而开发新型替代品及其技术不仅难度大,还需要相当的时间。目前R407C、R410A等新一代环保制冷剂的生产技术也依然掌握在杜邦、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手中,壁垒较高。其中,除去很高的温室效应值,R410A在我国的价格约为R22的1.5倍,其较高的价格以及压缩机换热器重新设计和零件更换,将形成过高的替代成本,这会极大的影响到R410A在中国的大面积应用。而R407C虽然可用于家用空调和容量不大的单元式空调,但由于其较大的滑移温度,它并不适合满液式蒸发器,也不适合多联机。因此,无论从替代品的推广速度还是从原产品的市场需求角度出发,我们均可预测至少在未来3-5年内,R22依然会是我国制冷剂市场的主流。
在发达国家,目前正处在从第三代制冷剂稳步向第四代环保制冷剂过度的过程中;而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部分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度的时期。由于气候协定导致海外逐步淘汰二、三代含氟制冷剂,海外供应商逐步退出市场,配套的含氟橡塑材料和空调维修市场面临原料供应缺口,只能增加从中国采购。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