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烧碱行业集中度及装置分类分析(图)

        一、新产能投放速度下降,老装置有序退出

        2013 年以来,国内烧碱产能一直维持 4%以内的增速,落后烧碱产能也在逐步退出市场,2015 国内烧碱产能更是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与此同时烧碱行业产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单位企业平均产能逐步扩大。2017 年国内烧碱新增产能 188 万吨,退出产能约 38 万吨,净增加产能约为 150 万吨。据百川资讯跟踪了解,2018 年国内目前计划增产的企业共计 12 家,共计划增加产能 196 万吨;另有 2 家企业的部分装置产能有退出计划,共计划退出产能 27 万吨。共计划净增加产能 168.5 万吨,新产能增速约为 4.1%,部分项目实际开工的可能性不足,我们预计 2018 年中国烧碱共计划增加产能约 80-100 万吨,带来的产量增速约为 2.4%。

图表:落后烧碱产能有序退出,新产能增速较低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010 年以来国内烧碱产能向大型化发展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耗氯品利润不佳,烧碱产量难以被动提升

        从烧碱装置的耗配套比例来看,其中 PVC 配套比例最高达到 42%,其次是部分配套,其他氟化物、PO、氟化工及液氯外卖。从烧碱产能的区域分布来看,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产能较为集中,占全国总产能超过 80%。华东、华北地区氯碱企业配套耗氯产品品种较多,有一定的消耗氯气的能力,地理位置的优势也使得出口外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西北地区主要依托资源优势,配套 PVC 发展,成本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烧碱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我们模拟测算了山东烧碱装置配套 PVC 和液氯外卖的生产利润情况,2016 年下半年以来烧碱生产利润开始大幅扩张,而 PVC 的利润波动较大,液氯外卖一般要倒贴 500-800 元/吨运费,一般液氯外卖利润为负值。因此一定占比的烧碱装置的耗氯产品基本只是拖累生产综合利润,烧碱产量难以因耗氯产品利润扩张带来产量的被动提升。

图表:烧碱装置中多以配套 PVC 和氟化物为主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烧碱开工率主要受自身利润因素影响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全氟醚橡胶密封圈行业分析:半导体领域需求释放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我国全氟醚橡胶密封圈行业分析:半导体领域需求释放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全氟醚橡胶密封圈因其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液晶面板、光伏、航空航天、油气开采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全氟醚橡胶密封圈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全氟醚橡胶密封圈市场规模达到313.90亿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增至489.80亿元。其中,中国全氟醚橡胶密封圈市场在下游需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PVC行业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下行 绿色转型趋势下乙烯法渗透、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

我国PVC行业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下行 绿色转型趋势下乙烯法渗透、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

我国是PVC主产国,且近年来产能产量保持增长,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建筑行业为PVC核心下游,近年来,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国内PVC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导致我国PVC库存不断走高,价格、毛利润持续下降。从行业发展趋势看,随着双碳目标驱动PVC行业绿色转型,污染少、耗能小的乙烯法占比有望提升,市场也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苯胺下游消费以MDI为主 行业已实现自给自足 出口均价持续增长

我国苯胺下游消费以MDI为主 行业已实现自给自足 出口均价持续增长

我国苯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于MDI生产,2024年占比约80%。供给侧改革及环保趋严致2017-2020年产能缩减,后随MDI生产商配套新装置投产,产能止跌回升,2023年达450万吨,2024年维持该水平。值得一提是,行业门槛较高,呈寡头格局,由具备一体化配套、规模及技术资金优势的大型化工集团主导。

2025年06月10日
我国光引发剂行业格局向头部企业集中 新能源、半导体等或成未来需求新增量

我国光引发剂行业格局向头部企业集中 新能源、半导体等或成未来需求新增量

而光引发剂每个品种的生产工艺都涉及多步有机化学反应,相对复杂,存在一定技术壁垒。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光引发剂行业产能不断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集中。例如,久日新材收购常州华钛,强力新材收购长沙新宇等。目前,我国光引发剂头部企业久日新材、强力新材、沃凯珑、IGM、扬帆新材、固润科技,2024年产能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间苯二甲酸行业正处产能平稳阶段 市场高度集中 对外依存度下滑

我国间苯二甲酸行业正处产能平稳阶段 市场高度集中 对外依存度下滑

聚酯瓶片作为我国间苯二甲酸下游最大的需求市场,2024年占比超过四成,远高于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其他下游。2020至2021年,我国间苯二甲酸行业进入扩能周期,恒逸石化与宁波台化新增产能投放。此后行业进入产能平稳阶段,产能稳定维持在55万吨规模。

2025年06月06日
我国PTA行业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出口量快速增长 价格震荡下行

我国PTA行业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出口量快速增长 价格震荡下行

PTA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几乎全部用于聚酯生产。自2018年起,我国PTA行业迎来新一轮扩能周期,在下游聚酯行业发展带动下,其产能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与此同时,其产量也在逐年递增。

2025年06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