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7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进入壁垒分析。表面活性剂行业具有化工行业普遍具有的规模经济效益特征。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环保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生产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新型生产设备、环保安全设备上投入较大的资金。同时,如果生产达不到一定的规模经济,将导致单位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对于尝试进入表面活性剂行业的竞争者而言,主要面临以下障碍:
(1)规模壁垒
表面活性剂行业具有化工行业普遍具有的规模经济效益特征。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环保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生产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新型生产设备、环保安全设备上投入较大的资金。同时,如果生产达不到一定的规模经济,将导致单位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因此对企业规模的要求将日益构成进入本行业的壁垒。
(2)技术壁垒
近年来,表面活性剂下游行业需求呈现出温和、环保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下游客户对表面活性剂产品的泡沫、粘度等性能指标,产品杂质含量的限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客户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物料本身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能否保持不同批次质量的稳定一致,还进一步对物料在下游配方中的各项性能表现也提出了要求,包括性能指标随时间及物理环境变化能否保持稳定等。为满足上述要求,生产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精良的技术装备、先进的工艺水平。因此,相对较高的技术门槛决定了新进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3)客户资源壁垒
下游客户对表面活性剂产品供应商的研发水平、个性化订单的供应能力以及生产供应稳定性等综合实力的重视日益构成进入本行业的壁垒。
日化企业对市场的开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拥有强大的供应商体系。首先,洗涤用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体发生接触。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洗涤用品的要求日渐提高,既要安全环保,又要求使用方便且效果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决定了下游日化企业必须重视表面活性剂产品的性能,进而要求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表面活性剂产品,具备个性化订单的供应能力。其次,为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日化企业必须拥有具备持续稳定供货能力的供应商,否则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宝洁、蓝月亮、纳爱斯、安利、利洁时、强生等国内外大型日化洗涤用品企业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遴选机制,不仅对产品品质和规模化供应能力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而且十分重视表面活性剂产品供应商的研发水平、生产供应稳定性以及个性化订单的供应能力等综合实力,而新进入竞争者难以在短时期内进入这些企业的供应商名单,获得重要的客户资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