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中国甲醇市场价格预测分析

       内容提示:   国际甲醇目前大型装置生产成本在150美元/吨,而国内煤制单醇20万吨/年左右的装置生产成本在365美元/吨附近,中国甲醇的生产成本已明显大于国际成本。笔者认为,国内电价及水价、原油促使的交通运输价位的上涨,或将在未来3~5年内使得甲醇国内成本依旧处于震荡上行的趋势。

       2011年,国内甲醇市场无序出牌,乱象难解。2012年,新兴下游主导行情,成本走高导致价格有所提高。

  
       2011年的国内甲醇市场无序套路出牌,可谓乱象纷纷。年初起始,国内甲醇人民币价格走势一直维持箱式运动直年中时期,价格波动空间甚是有限。而后市场受预期金九银十以及美金盘走高、电价上调以及节能减排的政策面导向出台影响,甲醇行情7月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9至10月甲醇价格出现震荡上涨及缓慢下跌的格局,国内供应水平延续充足状态。不同于往年的是,国内甲醇传统的冬季行情好转冲高现象并未在今年凸显出来,一反常规的跌势不断。其原料煤及天然气的供应萎缩以及雨雪天气的外在因素影响,均未能提振甲醇行情,究竟影响因素在哪?
   
       2011,甲醇乱象析因
   
       供需格局持续失衡
   
       2011年,国内甲醇产量达到2000万吨略高,进口量大致在550万吨左右,出口量仅在4.5万吨上下。综合测算,国内甲醇的表观消费量在2500万吨上下,较2010年有明显增长。尽管如此,下游二甲醚以及甲醇、冰醋酸的投产速度始终远远不及甲醇产能的扩充。年内新兴下游甲醇制烯烃投放四大厂家的装置,对西北一带甲醇货源构成一定影响,其波及面并不广泛。
   
       此外,2011年国内甲醇企业整体开工负荷在58%左右,较2010年提升了7%。2007年时候,曾有人预计甲醇会跌到1000元/吨以下,但后来并没下滑至此价位。原因在国内成品油经常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导致甲醇被大量用于掺混成品油以降低成本每年有近1000万吨甲醇不知去向,算是行业半公开的秘密。其次传统下游甲醛对原料甲醇也能够起到明显支撑作用。2011年甲醇汽油推广明显提速,但依旧受到国家政策及市场弊端的认可度限制发展速度。
   
       成本因素支撑脆弱行情
   
       2011年,煤炭价格持续保持高位,电价年内两次上调,在很大程度上对甲醇企业生产成本起到拉动作用。目前内地甲醇企业完全生产成本在2300元~2500元/吨,原料煤炭需外采的为主。按2011年甲醇的市场价格,绝大多数生产企业能够保证利润。其盈利时间段长达7-8个月之久。而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成本在2000元/吨附近,焦炉气略低。2011年2月开始,美金盘倒挂国内市场价格的现象尤为严重持久,倒挂200元~300元/吨实属正常。多数商家寄希望于深冬季节到来后的原料供应萎缩刺激行情上涨。但下游需求持续的偏淡状态,根本无力提涨庞大的甲醇市场。
   
       2012年新兴下游突起
   
       产能依旧过剩
   
       中国甲醇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2006-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平均利用率在51%左右。2008年四季度以来,受进口甲醇冲击影响,中国甲醇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2009年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仅30%左右,利用率下降到近几年来的最低点。2009年6月24日,甲醇反倾销立案后,甲醇产能利用率回升。2010年甲醇产能利用率达到51%。2011年,产能利用率小幅上升至58.1%。2012年,隆众资讯统计,甲醇制烯烃项目或将有较大突破的投产。2012年甲醇国内新增装置产能将在500万吨上下,其中包含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和中科院、嘉兴市政府两个18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广汇120万吨/年甲醇装置,并且广汇2期120万吨甲醇装置目前在建。但预期投产的甲醇装置多顺带下游烯烃项目,以配套装置为主。此外,甲醇传统下游装置的增加已无力支撑目前现有的甲醇产能,现有的开工负荷有足够的上升空间,2012年国内甲醇企业整体平均开工负荷依旧不会上冲至6.5成以上,多维持在6成左右震荡。
   
 
       新兴下游主导行情方向
   
       中原石化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是中石化具有完全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工艺。这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从反应再生系统到压缩分离的整套工程技术是可实施的。这个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参数将侧面决定中石化未来多个煤化工项目的核准。发改委曾在2011年年初时收紧了煤化工项目的核准建设标准,表示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以下项目: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
   
       经测算,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所需投资180亿~190亿元,煤炭资源315万吨,耗水2700万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330万吨;甲醇制烯烃是略有盈利,而石油化工则会略有亏损。故2012年甲醇烯烃项目是否能够宽幅明显比例的攀升,以此来消耗甲醇较为庞大的产量,诸多阻挠和市场平衡点的寻取,仍需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另一新兴的下游甲醇制汽油也在缓慢发展中得到市场一定的关注度。
   
       传统下游份额增高
   
       2011年国内传统下游方面,要数二甲醚相对向好。目前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全国液化气整体均价在5960元/吨,而二甲醚的均价为4365元/吨,差价在1595元/吨左右。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整体上行,促使作为下游产品的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导致居民成活成本不断增加,从而使得价格较为低廉的二甲醚有了市场前景。
   
       价格低廉、清洁型的燃气产品不止只有二甲醚,还有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天然气。而二甲醚的另一优势使其在市场更具备竞争力。近几年来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不断实施,天然气越来越被民众接受和认可。但心细的人不难发现,天然气的输送成了制约其发展的绊脚石。目前国内天然气的输送方式基本依赖于管输,欲要大范围普及需要大量的施工,还有后续的维护。而我国目前农村比重仍较大,完全施工困难不小,只能局限于目前的大中城市。而乡镇民用仍以罐装燃气为主,所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依然适用于二甲醚在国内燃气市场发展方针。
   
       综上所述,比液化石油气更低廉,比天然气输送面更广泛,使得二甲醚在国内燃气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潜力。笔者认为,到2015年二甲醚将占据我国燃气市场35%~40%的份额。由此可以看出,传统下游方面中,二甲醚的后期发展步伐依旧能够对甲醇行业形成有力支撑。
   
       国内自给率同步上升
   
       2010年,国内甲醇自给率上升至74%,国内产能及产量于2012年或将持续呈现走高趋势。尽管2008年起,甲醇进口已处于稳定状态,尽管2011年甲醇倒挂现象2月开始延续至今。从目前的甲醇局势及后期发展方向来看,进口的巩固格局并未有减弱迹象。但从近两年的国内甲醇产能以及进口依存度、国内需求量来看,中国甲醇进口量增加的同时,国内自给率将同步上升。笔者预计,2012年中国甲醇自给率或将上升至76%左右。
   
 
       成本走高支撑价格上涨
   
       从原料天然气方面来看,2010年3月,作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日本核事故后对天然气需求量暴增,由此引发全球抢购热潮,刺激价格一路狂飙至年内最高点,也使持续低迷的LNG船舶市场前景大好。“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15年国内表观消费量将达2600亿~3000亿立方米,因此,我国的煤制天然气和页岩气将有更好的开发及利用。届时,保守估计我国天然气的产量将达到1500亿立方米左右,但为了满足持续放大的需求,进口量也将呈现较大增速。“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望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价改,逐步与世界接轨,以目前的出厂均价来看,2012年仍有上调空间。那么这对国内甲醇在后期的成本方面将起到明显强有力的支撑。
   
       另一大甲醇原料煤炭,不得不说的是,2012年,笔者看好无烟煤。从资源角度,无烟煤仅占全国煤炭资源的12%,其中优质无烟煤仅占无烟煤储量的1/6,非常稀少。2011年以来,一方面受国际化肥价格上涨影响,无烟煤下游尿素行业盈利改善,另一方面,国内优质无烟煤供给增速非常缓慢,预计2012年化工用优质无烟煤供需缺口仍将存在,煤价仍有望上涨。四季度和一季度也是尿素储备旺季,而无烟煤也不受发改委动力煤限价影响,值得长期看好。
   
       鉴于两大原料的后期看好格局,笔者认为,后期或将依旧对国内甲醇成本形成不可忽视的强大后盾。整体平均价格或比2011年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国际甲醇目前大型装置生产成本在150美元/吨,而国内煤制单醇20万吨/年左右的装置生产成本在365美元/吨附近,中国甲醇的生产成本已明显大于国际成本。笔者认为,国内电价及水价、原油促使的交通运输价位的上涨,或将在未来3~5年内使得甲醇国内成本依旧处于震荡上行的趋势。
   
        综合来看,中国甲醇的价格后期长达三四年的时间内,或将成为亚洲甲醇的风向标之一,且整体长线走势呈现上浮趋势。大环境的压制或将导致甲醇后期的投产处于僵持且空挡阶段,且投产装置多逐步转移为大型装置化。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热熔胶市场“量额齐升”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强劲的新动能

我国热熔胶市场“量额齐升”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强劲的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热熔胶行业带来了强劲的新动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12.21GW,同比增长107.07%。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100GW,已达到2019年规模(204.2GW)的5倍以上。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塑料助剂产品结构多元化 再生塑料正逐渐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我国塑料助剂产品结构多元化 再生塑料正逐渐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近年来,在塑料产业稳健发展和改性化率持续提升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塑料助剂消费量不断提升。当前,行业已形成以增塑剂为主导的多元产品格局,同时再生塑料的兴起正成为新的增长点。然而,国内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领域存在进口依赖。未来,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无毒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电镀液行业:下游快速发展+政策利好助推市场不断扩大 铜电镀液仍为主流

我国电镀液行业:下游快速发展+政策利好助推市场不断扩大 铜电镀液仍为主流

近年来我国电镀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镀液市场规模为37.79亿元,同比增长9.16%。预计到2026年,其市场规模为46.11亿元,同比增长10.79%。而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于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与政策利好两大方面推动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磷化铟行业:AI算力革命下需求爆发 6英寸国产化突破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磷化铟行业:AI算力革命下需求爆发 6英寸国产化突破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在全球A1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通信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迭代。而在AI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半导体材料作为关键支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其中,磷化铟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AI产业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行业:出口需求减少 利润空间收窄

我国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行业:出口需求减少 利润空间收窄

近年来,随着MMA生产技术进步和下游需求增长,我国MMA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从2020年的145.5万吨迅速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0.5万吨,实现近两倍扩张;产量则由2020年的88.9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53.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63%。

2025年08月26日
反“内卷式”政策加速落实 落后产能出清下我国老旧炼厂改造行业发展空间较广阔

反“内卷式”政策加速落实 落后产能出清下我国老旧炼厂改造行业发展空间较广阔

当前,我国中小型地方炼厂规模庞大。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我国地方炼厂平均单厂炼能仅为231万吨,我国200吨及以下炼油产能合计2090万吨,200-500万吨炼油产能合计1.4亿吨,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炼厂。随着炼油行业“反内卷”加速,200万吨及以下炼油产能有望加速出清,老旧炼油厂拆除改造项目空间广阔。

2025年08月26日
市场分析 AI助力研发降本增效 全球农药创新药行业迎拐点 中国企业持续突破或重塑格局

市场分析 AI助力研发降本增效 全球农药创新药行业迎拐点 中国企业持续突破或重塑格局

近年来全球各国对农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持续领先。数据显示,2003-2023 年全球农药行业 PCT 申请TOP3分别为美国、德国和日本。

2025年08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