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应用领域及供需情况分析(图)

         一、聚乳酸的特性和生产方式

         聚乳酸系乳酸所形成的聚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合成类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由于其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易于加工成形等优点,在生物医用高分子、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包装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表:聚乳酸自降解循环

         聚乳酸的自降解以水解为主要形式,通常不需要特殊水解酶,降解产物可参加体内循环, 终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体外,对环境不产生污染。聚乳酸属脂肪族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力学性能主要受其结晶度的影响,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等相当,可有效替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热塑、挤出成型、吹膜成型、发泡成型等方式加工。

         由乳酸单体聚合生产聚乳酸的技术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其工业化生产技术已经日益成熟。聚乳酸的生产方法可分为以乳酸单体直接脱水缩聚的一步法,以及先将乳酸脱水生成丙交酯、再开环聚合制得聚乳酸的二步法。

         二、聚乳酸的主要应用

         1、聚乳酸在塑料行业的应用

         利用聚乳酸成型的生物基塑料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家电及电子产品外壳,可生物降解的医疗植入物,罐、杯、瓶和包装材料等。聚乳酸塑料的力学特点类似于传统的塑料材料,如聚乙烯塑料(PE)、聚丙烯(PP)和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乳酸塑料可以利用已有的石化塑料工厂生产,而不需要进一步的工业投资。

         传统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然而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塑料填埋后破坏了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导致植物发育不良,减产,如在新疆、甘肃一些地方,长期累积的废旧地膜每亩高达 20 公斤,相当于在土地中铺了 5 层塑料膜,土壤地膜残留使农作物减产10%~20%(中国科学报,2013 年)。一些塑料本身的聚酯成分和其中辅助材料的存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剧毒物质二恶英就是其中一种。我国塑料垃圾主要来自农用地膜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包装材料,回收利用难度大、成本高,塑料回收利用的工业化发展也有较大不足。

         聚乳酸为可生物降解材料,降解的 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分解的中间产物乳酸对人体无害,且其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为可再生资源,因此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引起广泛关注和支持,并已较大规模投产与投放市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聚乳酸市场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2、聚乳酸在纤维行业的运用

         聚乳酸纤维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比PET亲水性好、悬垂性、舒适性和手感好、回弹性好、较好的卷曲性和卷曲持久性、收缩率可以控制;强度高、抗紫外稳定性好、比PET密度小、可以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成型加工性好、热粘结温度可以控制、结晶熔融温度可以在120~170℃范围内变化、可燃性低、发烟量小等。这些特性刺激了聚乳酸纤维在纤维和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并且聚乳酸纤维可以制成圆截面的单丝或复丝、三叶形截面的丙纶膨体长丝(BCF,可用于织造地毯和毛毡)、卷曲或非卷曲的短纤维、双组份纤维、纺粘非织造布和熔喷非织造布等,这使聚乳酸纤维在服装市场、家用及装饰市场、非织造布市场、双组份纤维领域有重要的用途。

         3、聚乳酸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和抑菌性能。近年来聚乳酸应用于医药工业比例增加,尤其是 L-聚乳酸对人体有高度安全性,并可被组织吸收。在植入生物体后,不但有足够的初始力学强度,而且在降解过程中,降解速率还应与组织细胞的生长速率相适应,以保持合适的力学强度。所以,需要根据医学上不同的要求制备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因为聚乳酸的结晶度和其分子量有直接的关系。此外,还可通过自增强技术改善聚乳酸高分子的晶体结构,以提高聚乳酸材料的力学性能。聚乳酸作为医用生物材料,无毒性是其应用中优先考虑的因素:聚乳酸材料植入生物体后,对生物体无毒副作用,而且具有防粘连、诱导骨生长及逐步降解、吸收等优良特性。

         目前国内外聚乳酸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方兴未艾,新的用途不断被开发出来,聚乳酸已经成为目前医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

         三、聚乳酸的市场概况

         1、聚乳酸生产情况

         目前,国外 PLA 年生产能力约 15.06 万吨,产量约 12 万吨,生产企业主要包括美国嘉吉 NatureWorks 公司、美国生物塑料 Cereplast 公司、格拉特与道达尔合资的 Futerro 公司等。随着聚乳酸作为生物新材料应用前景的日益看好,近年国内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和生物化工企业开始投资进入聚乳酸行业,2015 年 9 月,江苏允友成生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5 万吨 PLA 生产线投产,预计目前国内 PLA 年生产能力近 10 万吨。但受制于技术因素,目前国内企业用于生产聚乳酸的原材料——丙交酯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生产成本较高,已成为制约国内聚乳酸产业发展的瓶颈。

         2、聚乳酸需求情况

         根据甄光明教授在《乳酸及聚乳酸的工业发展及市场前景》中的数据,2014年全球聚乳酸市场需求量约为 11-12 万吨,预计未来将以 20%-30%的速度增长,至 2020 年聚乳酸市场将达到 30-50 万吨。目前,PLA 的主要消费领域是包装材料,占总消费量的 65%左右;其次为生物医学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 26%。欧洲和北美是 PLA最大的市场,而亚太地区是增长 快的市场之一。日本、印度、中国和泰国对 PLA 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从而推动 PLA 在亚太市场的增长。

         2007年以来,我国聚乳酸的进口数量在国内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攀升,2010-2016 年聚乳酸进口量年平均增长率达 34.11%,2016 年进口量再创新高,达 8,109.10 吨,金额为 2,189.10 万美元。随着国内聚乳酸共混改性及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其机械和耐热耐久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促使我国的聚乳酸能够进军性能更加卓越的高端市场,出口价格也在逐渐上升并与进口价格基本持平。


图表:2007-2016 年我国聚乳酸进出口情况
 

图表:2007-2016 年我国聚乳酸进出口单价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有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丙烷磺酸内酯(PS)等。其中VC和FEC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添加剂,二者合计占据添加剂市场65%的份额,应用占比位居行业前列。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苯产能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且集中 进口量仍高速增长

我国纯苯产能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且集中 进口量仍高速增长

纯苯作为石油化工核心基础原料之一,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原料端、生产端、应用端的完善产业链。行业呈现产能产量双升、全球占比持续提升的态势,且区域与企业集中度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纯苯下游需求受多领域驱动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增速领先产能与产量增长,且叠加多重因素推动,进口量快速增长,而出口市场尚未有效打开。

2025年11月14日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我国是全球三氯蔗糖生产与销售大国。从产能来看,目前全球三氯蔗糖名义产能已超 3.05万吨,其中约9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约2.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7.5%。从内销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约为‌4527吨‌‌,占比全球比重‌26%‌,仅次于美国。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苯乙烯价格下行 自给率提升驱动进口收缩、贸易格局优化显成效

我国苯乙烯价格下行 自给率提升驱动进口收缩、贸易格局优化显成效

我国苯乙烯已构建完整高效产业链,上游依赖纯苯等原料,中游以乙苯脱氢法为主导工艺,下游应用多元。行业经历产能快速扩张后,2023年末进入过剩阶段,2025年计划扩能或加剧压力,且产能集中于华东等区域。2025年纯苯降价削弱成本支撑,叠加产能过剩压力,苯乙烯价格整体下行。同时,自给率提升推动苯乙烯进口规模快速收缩,贸易格局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 供给格局优化与价格回归可期

我国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 供给格局优化与价格回归可期

近年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下游电子、电力、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需求量保持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从106.2万吨提升至181.6万吨,CAGR为11.3%。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162万吨,同比增长5.5%。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金属萃取剂行业:锂电池回收将构筑增长新动能 康普化学为龙头

我国金属萃取剂行业:锂电池回收将构筑增长新动能 康普化学为龙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为143.0GWh,2024年已增至1214.6GWh,2020-2024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锂电池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正极主要成分为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锰酸锂电池等。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全球产能占比提升 出口量增但放缓 进口依赖下逆差犹存

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全球产能占比提升 出口量增但放缓 进口依赖下逆差犹存

我国丁基橡胶自1999年实现工业化突破后,产能不断扩张,2024年达65万吨,其产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随之提升。丁基橡胶下游消费高度集中于轮胎领域,子午线轮胎产量增长与轮胎子午化率提升,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工程塑料凭借优异性能及突出金属替代潜力,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叠加产业持续扩张,为行业带来显著机遇。我国工程塑料供给能力提升,部分产品进口替代成效突出,但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此外,聚醚醚酮等工程塑料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精密部件需求,应用前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