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电解铝行业市场供求及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分析(图)

         一、行业宏观影响因素

         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有色金属,是机电、电力、航空、航天、造船、汽车制造、包装、建筑、交通运输、日用百货、房地产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最重要的六种金属中,铝与经济的相关程度最高。在经济衰退和工业生产下降时,对铝产品消费下降的速度往往超过工业生产下降的速度;而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对铝产品的消费增长则远高于工业增长的水平。随着全球的技术进步,铝及铝合金已可以取代木材、钢铁、塑料等多种材料,其应用范围的拓展使现代生活的各个侧面均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根据各自条件,积极发展本国的铝工业。

         二、市场供求及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1、电解铝供给

         2009年全球共生产电解铝3,636万吨,同比减少9.01%,其中,中国电解铝产量约占同期全球电解铝产量的35.64%。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电解铝下游需求大幅减少,电解铝企业纷纷减产。2009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四万亿刺激计划、收储、直购电以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计划》等一系列经济扶植政策,加之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引导下,有色金属下游需求缓慢回升,二季度以来电解铝产能逐步恢复,2009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1,298万吨,同比减少1.5%。2010年以来,铝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回升,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提高,电解铝产能在企业陆续复产与国家政策调控并行下继续增长。2010年5月,国家取消对电解铝企业的优惠电价,受到限电以及电价上升的影响,电解铝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国内节能减排亦限制了电解铝产量的大幅增长,2010年四季度起国内电解铝产量增速开始显现下滑态势。

         2010年全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1,695.25万吨,同比增长30.55%。2011年下半年国家限电政策力度逐步加强,电解铝成本增长压力较大,同时铝价在欧债危机深化的影响下大幅下跌,致使大部分冶炼厂陷入亏损,下游铝材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我国电解铝产量增速呈现下滑态势。2011年我国累计生产电解铝1,806.17万吨,同比增长11.53%。2012年全国电解铝产量达到1,988.33万吨,较上年增长10.09%。2013年全国电解铝产量达到2,204.61万吨,同比增长9.65%。

         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电解铝消费增长步伐有所放缓,同时近年来我国电解铝产能的快速增长也使得行业开工率逐年下降,在减产及新增产能投放滞后影响下,2015年我国电解铝产量增速有所回落。根据Wind资讯数据,全年电解铝产量为3,141万吨,同比增长8.4%。2016年电解铝产量增速持续下滑,全年电解铝产量为3,187万吨,同比增长1.28%。

         2、电解铝需求

         从消费结构看,国内铝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依次为建筑业、交通运输和电力,三个行业占国内电解铝需求的2/3。201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同时汽车产销情况以及空调、电冰箱等家电增速优于2012年同期水平,我国铝消费增速同比有所回升,但由于我国铝行业产能过剩显著,下游需求小幅回升不足以拉动电解铝行业整体回暖。2014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下依旧延续低迷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下滑;汽车行业在经历连续两年增长后,2014年产量增速也明显回落;空调、电冰箱等家电产销量增速放缓;发电设备产量维持较快增长态势。一方面,受上述下游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影响,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复苏、消费回暖使得我国铝材出口延续增长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铝消费,2015年我国铝消费延续较为平稳增长态势,增速同比小幅回落。长远来看,市场的刚性需求将逐步成为拉动铝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3、供需总体情况

         2012年,全球原铝产量约4,706万吨,同比增长3.20%;全球原铝消费量约4,661 万吨,同比增长3.35%;中国原铝产量约2,130万吨,同比增长9.51%;中国原铝消费量约2,145万吨,同比增长10.00%。2013年,全球原铝产量约为5,057万吨,同比增长7.46%;全球原铝消费量约为5,090万吨,同比增长9.20%;中国原铝产量2,490万吨,同比增长16.90%;中国原铝消费量约为2,480万吨,同比增长15.62%。截至2013年末,全球原铝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8.46%,其中我国原铝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9.81%。2014年我国电解铝新建产能达到474万吨/年,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青海、山东、内蒙古等电解铝生产大省,同时关停及淘汰速度不及新增速度。截至2015年末我国电解铝产能约为3,720万吨/年,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依旧突出,但产能增速同比有所放缓。同时,由于铝价低迷、成本高企,部分电解铝企业面临经营亏损压力,开工意愿不足。2016年,受电解铝供给侧改革对新建产能投放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我国电解铝产能增速继续放缓,全年产能约4,200万吨,运行产能约3,600万吨。

         4、电解铝价格

         电解铝价格方面,一方面,国内电解铝价格跟随国际价格的走势;另一方面,受经济增长、成本变动及国内市场供需变化影响较大。2013年,全球流动性萎缩以及中国经济缓慢增长等因素均对铝价形成一定打压,国际铝价继续维持下行态势。根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2013年末LME3月期货价格为1,811美元/吨,全年均价为 1,888美元/吨,较2012年下跌约8%。国内方面,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给压力较大仍是制约我国铝价上升的主要因素,2013年SHFE期铝平均价格为14,592元/吨,同比下跌7.6%。2014年,国际铝行业呈现相对紧缺的供需关系,对LME铝价形成一定支撑,全年LME3月期货平均价格为1,894美元/吨,同比小幅上涨0.38%,同时现货升水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末,LME3月期铝价格为1,542美元/吨,较2014年价格下挫明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电解铝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及原有停产产能的复产,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大幅改善,铝价仍将维持低迷态势。2013年-2015年度,原铝平均价格分别为14,491元/吨、13,474元/吨和12,063元/ 吨,同比下降分别为7.2%、7.0%和10.47%。原铝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电解铝行业利润水平不断下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4年,铝冶炼行业亏损额分别为23.0亿元和79.7亿元。

         2015年铝价跌至历史较低水准,电解铝行业亏损严重,迫使行业发起减产、去库存的保价行动。受此影响,整个2016年铝价自1月13日跌至10500元/吨后开始复苏,年内最高涨幅达41.43%,截止到2016年末涨幅也达21.48%。在国内经济重工业化特征背景下,中国对电解铝的需求增长空间依然十分广阔。但不可忽视的是,短期内,受前两年大幅扩产的影响,国内市场继续保持供过于求的局面;同时影响电解铝行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未来供求变化、上游氧化铝、电价的波动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都可能对电解铝的价格和企业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三、行业利润水平

         受2016年电解铝价格复苏的影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改善。根据申银万国三级行业分类,沪深两市共计有18家铝业上市公司,上述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000.08亿元;净利润达19.17亿元。中国铝业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7.05亿元,位居行业第一;*ST神火和中孚实业分别以77.96亿元和71.33亿元,分列二三位。2016年上半年铝业的16家上市公司盈利,2家亏损。其中,*ST神火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达6.46亿元,位居行业第一;利源精制和南山铝业分别以2.76亿元和2.45亿元,分列二三位。

         四、行业政策

         2012年1月30日,工业和信息产业部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是“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铜90%、电解铝90%、铅60%、锌60%;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主要有色金属资源保障程度进一步增强。

         2013年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铝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质量、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防治、准入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氧化铝企业获得准入的起步规模必须是年生产能力80万吨及以上,配套建设的铝土矿矿山比例应达到85%以上,配套资源的保障年限应在30年以上。而新建再生铝项目,规模应在10万吨/年及以上。

         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提出2015年末前淘汰16万安培以下预焙槽,对吨铝液电解交流电耗大于13700千瓦时,以及2015年末后达不到规范条件的产能,用电价格在标准价格基础上上浮10%。严禁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采取综合措施推动缺乏电价优势的产能逐步退出,有序向具有能源竞争优势特别是水电丰富地区转移。支持电解铝企业与电力企业签订直购电长期合同。

         2016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指出在电解铝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及其他行业准入制度,按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

         2016年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严控新增产能。确有必要的电解铝新(改、扩)建项目要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并在网上公示,严厉查处违规新建电解铝项目;以环保、能耗为手段,依法依规对产能实施整改或关停退出,引导不具备竞争力的产能转移退出,以此推动铝铜等重点品种基本实现供需平衡。意见还提出要将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