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期间我国芳烃产业增速或将回落

  作为世界纺织大国,2015年我国涤纶消费量高达3704万吨,然而在这一庞大市场的上游——芳烃对二甲苯(PX)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6%,产业链“前抑后扬”,利润在进口过程中流失。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芳烃产业链增速将明显回落,但PX对外依存度将在目前56%的基础上大幅攀升,PX仍是整个产业链上利润最大的产品。”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在8月10日召开的2016年中国芳烃产业链发展大会上指出。

  国务院办公厅8月3日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显著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的保障能力作为发展目标之一。芳烃产能不足的矛盾急需缓解。

  进口56%凸显供需失衡

  PX主要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PTA再进一步被用于聚酯纤维(涤纶)、非纤维聚酯产品如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等产品的生产。

  作为芳烃产业链的核心,我国PX产量存在巨大缺口。中国工程院钱旭红院士表示,2015年我国PX表观消费量2081万吨,其中进口量1165万吨,比2014年增长16.8%,对外依存度高达56%。今年1~6月,我国PX进口622万吨。

  尽管如此,但国内“邻避效应”的僵局一时难以打破,我国PX产能建设受到制约。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优化咨询中心副主任骆红静指出,未来中国仍将大量进口PX,预计到2020年中国仍有600万吨以上的进口量。

  中国的脚步放缓,周边国家的产能却在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全球PX产能保持较快增长,其中3/4的产能集中在亚洲。“这些产能的目标正是整个中国市场。”钱旭红院士说。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已成为我国PX的主要进口国(地区),占总进口量的90%。

  供需关系的失衡,让我国企业在PX的进口中无法拥有话语权。由于PX消费量和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长,国际市场上PX价格不断上涨。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PX价格近60天累计上涨5.89%。

  “PX生产的下游产品关系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如果长期依赖进口,高企的原料成本最终会转嫁为消费者的生活成本。”钱旭红院士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芳烃市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评估报告

  成套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钱旭红院士所提到的生活成本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衣服、床单、窗帘、矿泉水瓶等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其源头都是PX。

  中国工程院曹湘洪院士曾经算过一笔账:1吨PX相当于12亩地所产的纤维,100万吨PX项目相当于1200万亩地。在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靠土地来解决人民的用度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纤维加工量5300万吨,其中涤纶纤维消费量3704万吨,已经占总量的70%。

  由于PX的不可替代性,我国相关企业多年来坚持对安全、环保、高效技术的研发。“PX是低毒化学品,安全性和汽油相当,而且生产工艺成熟,安全可控。”钱旭红院士说。

  目前,我国PX生产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015年,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吴巍介绍,该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芳烃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也“近零排放”。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设备平稳运行。多项单元技术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并已推广到东南亚和东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破僵局需要政企联动

  PX的低毒性近两年已经在各种媒体上多有宣传,现在容易遭遇质疑的已不是产品本身的化学性质,而是进入生产环节后,生产流程是否可靠,企业的管理是否值得信赖。

  “PX项目无法落地,问题不在于PX本身,而在于政府信息不透明,在于民众对化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信任。”钱旭红院士认为,要想消除这种不信任感,需要政府和企业更多的努力,要从产业布局入手,改进石化项目的规划管理,把项目的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衔接,并且公开透明。

  在这一任务中,政府的角色主要是统筹规划、舆论引导。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指出,近年来,国内陆续发生多起因PX等项目建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不仅严重损伤了政府公信力,而且损害了石化产业声誉,对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该方案要求,各级部门要加强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及时发布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回应舆情热点和公众合理关切。

  根据该方案,新建对二甲苯项目应布局在产业基地内,按照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的要求建设。对二甲苯装置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及以上,氢气和重整抽余油等副产品实现综合利用。

  消除不信任感,打破僵局,需要政府和企业长期联动努力。对企业而言,加强科普宣传,主动接受政府和民众监督是主要的途径。中国石化等多家子公司实现重要设备、地点的实时环保数据监测,并且将监测数据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同时,中国石化提倡子公司开门办企业,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日、走进当地社区等活动加强与周围居民的沟通,普及石化知识,征求意见和建议,并欢迎监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近些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注重基础研究,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投入加大,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在传统的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燃气、供热及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在新兴通讯、交通、化工、核电等应用领域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2025年07月26日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高度分散。根据数据,国内龙头企业—金发科技市占率仅为7.86%。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改性塑料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改性塑料出口规模波动增长。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量约11.1万吨,同比增长25.3%;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额约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2%

2025年07月26日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全球草甘膦主要由中国和拜耳(孟山都)供应,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 118 万吨/年,其中美国拜耳(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产能为37 万吨/年产能,占比 31.4%;其余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兴发集团、福华化学、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等公司,总产能达81 万吨/年,占比68.6%。全球前四大企业草甘膦总产能达到 83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多菌灵是我国杀菌剂主要出口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杀菌剂市场向好以及巴西地区对多菌灵的禁令受到禁止,多菌灵需求及出口回暖,带动市场价格回升。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阻燃剂行业: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缆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阻燃性、耐热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这直接带动了电线电缆专用阻燃剂的需求增长。此外,从车载零配件到充电桩外壳,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部件都需要添加阻燃剂,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需求。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阻燃剂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

2025年07月23日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新增点 产能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2020-2024年期间,我国SBS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下滑。但同期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实现45.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从2.24%显著提升至12.07%,表明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SBS行业重要的新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SBS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