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的芳烃产业链增速将明显回落,但PX对外依存度将在目前56%的基础上大幅攀升,PX仍是整个产业链上利润最大的产品。”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在8月10日召开的2016年中国芳烃产业链发展大会上指出。
国务院办公厅8月3日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显著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的保障能力作为发展目标之一。芳烃产能不足的矛盾急需缓解。
进口56%凸显供需失衡
PX主要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PTA再进一步被用于聚酯纤维(涤纶)、非纤维聚酯产品如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等产品的生产。
作为芳烃产业链的核心,我国PX产量存在巨大缺口。中国工程院钱旭红院士表示,2015年我国PX表观消费量2081万吨,其中进口量1165万吨,比2014年增长16.8%,对外依存度高达56%。今年1~6月,我国PX进口622万吨。
尽管如此,但国内“邻避效应”的僵局一时难以打破,我国PX产能建设受到制约。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优化咨询中心副主任骆红静指出,未来中国仍将大量进口PX,预计到2020年中国仍有600万吨以上的进口量。
中国的脚步放缓,周边国家的产能却在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全球PX产能保持较快增长,其中3/4的产能集中在亚洲。“这些产能的目标正是整个中国市场。”钱旭红院士说。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已成为我国PX的主要进口国(地区),占总进口量的90%。
供需关系的失衡,让我国企业在PX的进口中无法拥有话语权。由于PX消费量和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长,国际市场上PX价格不断上涨。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PX价格近60天累计上涨5.89%。
“PX生产的下游产品关系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如果长期依赖进口,高企的原料成本最终会转嫁为消费者的生活成本。”钱旭红院士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芳烃市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评估报告》
成套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钱旭红院士所提到的生活成本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衣服、床单、窗帘、矿泉水瓶等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其源头都是PX。
中国工程院曹湘洪院士曾经算过一笔账:1吨PX相当于12亩地所产的纤维,100万吨PX项目相当于1200万亩地。在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靠土地来解决人民的用度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纤维加工量5300万吨,其中涤纶纤维消费量3704万吨,已经占总量的70%。
由于PX的不可替代性,我国相关企业多年来坚持对安全、环保、高效技术的研发。“PX是低毒化学品,安全性和汽油相当,而且生产工艺成熟,安全可控。”钱旭红院士说。
目前,我国PX生产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015年,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吴巍介绍,该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芳烃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也“近零排放”。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设备平稳运行。多项单元技术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并已推广到东南亚和东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破僵局需要政企联动
PX的低毒性近两年已经在各种媒体上多有宣传,现在容易遭遇质疑的已不是产品本身的化学性质,而是进入生产环节后,生产流程是否可靠,企业的管理是否值得信赖。
“PX项目无法落地,问题不在于PX本身,而在于政府信息不透明,在于民众对化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信任。”钱旭红院士认为,要想消除这种不信任感,需要政府和企业更多的努力,要从产业布局入手,改进石化项目的规划管理,把项目的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衔接,并且公开透明。
在这一任务中,政府的角色主要是统筹规划、舆论引导。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指出,近年来,国内陆续发生多起因PX等项目建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不仅严重损伤了政府公信力,而且损害了石化产业声誉,对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该方案要求,各级部门要加强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及时发布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回应舆情热点和公众合理关切。
根据该方案,新建对二甲苯项目应布局在产业基地内,按照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的要求建设。对二甲苯装置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及以上,氢气和重整抽余油等副产品实现综合利用。
消除不信任感,打破僵局,需要政府和企业长期联动努力。对企业而言,加强科普宣传,主动接受政府和民众监督是主要的途径。中国石化等多家子公司实现重要设备、地点的实时环保数据监测,并且将监测数据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同时,中国石化提倡子公司开门办企业,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日、走进当地社区等活动加强与周围居民的沟通,普及石化知识,征求意见和建议,并欢迎监督。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