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我国化工市场展望

       内容提示;国外农药新产品在国内的推行工作更为迅速,2012年进入我国的新有效成分将达10个左右。进口农药销售价格较同类国产品牌高30%~50%,预计2012年进口农药价格将普遍上涨5%~15%。

       2011年国内农药市场仍然供大于求,农药产量在250万吨(折百)左右,需求总量30.8万吨,出口量125万吨左右。农药外贸依存度达50%,出口数量大、价格低、定位于低端市场。2012年,国家发布的《农药产业政策》和《“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将开始实施,在外贸形势严峻的同时,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物价上涨形势仍然严峻,预计2012年国内农药市场将会呈现下述特点:


        ——成本压力仍将很大   2012年畅销品种、优质品牌产品价格将有所上升。原油和电价上涨推动农药主要大宗基础原材料液氯、烧碱、甲醇、苯、合成氨、黄磷、酒精、硫酸、硫黄、甲醛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由于有机磷农药的基础原料黄磷价格稳中有升,毒死蜱、丙溴磷、敌百虫、敌敌畏等品种有10%以上的涨幅。同时天然气价格大幅提高,使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甘氨酸和亚氨基二乙腈的生产成本上升。据浙江新安化工公司反映,甘氨酸路线草甘膦的原料成本2012年将由2万元/吨上涨到2.3万元/吨,而售价仅在2.4万元/吨左右,多数生产企业在高成本面前将亏损。另外,环保、人力、物流等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国内原药价格上涨幅度不大,有的品种甚至有所下降,给农药生产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出口品种延续量增价跌   2012年出口量增加的因素有三:一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种植面积扩大,对我国除草剂和杀菌剂的需求增加;二是东南亚诸国因粮价上涨刺激种植业,而且农户青睐中国的农药产品;三是原油价格上涨后,国外农药企业产量会有较大幅度下滑,有利于中国农药的出口。出口产品价跌的因素也有三:一是欧美经济2012年前景黯淡,经济低潮会使跨国公司对中国农药出口企业大肆压价,没有“定价权”的中国农药企业利润将越来越少;二是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出口退税降低或取消,客观上增加出口的难度,也可能使企业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跌;三是出口企业因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产能大,为了拿到跨国公司的出口定单,大打价格战,使出口价格跌得离谱。在原料成本高企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大环境下,价格战使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大幅下滑。


        ——盲目发展势头将有所减缓   种种迹象表明,2012年农药行业投资额和施工项目同比将会下降,盲目发展的势头将有所遏制。原因一是2012年企业流动资金将趋紧,企业大都把钱用在刀刃上,不会跟风上马热点品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对企业产生较大压力,一些高污染、高毒产品发展空间日渐狭小,迫使不少厂家降低或关闭高污染、高毒品种产能;三是食品安全要求提高,将大幅增加高效、低毒、低残留产品的需求,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逐渐展开。2012年,预计毒死蜱、吡虫啉、多菌灵、乙草胺等大品种的产能都有下降趋势。


        ——进口产品抢滩国内市场   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培训、控制物流、给经销商高额回报等方式占领市场,进口农药数量每年都有10%的增长。由于进口农药拥有专利和销售渠道,抢滩国内市场的份额每年都以10%~20%的速度攀升。预计2012年全国水稻杀虫剂市场国外产品的份额将占30%以上,在苏浙等省的直播田要占到60%~65%。有专家估计,“四大天王”2012年进入我国市场的销量:杜邦康宽为600吨左右,先正达福戈300吨左右,加拿大龙灯公司经销的垄歌200多吨,拜耳稻腾500多吨。另外,先正达杀菌剂金雷、爱苗和拜耳的泰生市场销量将攀升20%。国外农药新产品在国内的推行工作更为迅速,2012年进入我国的新有效成分将达10个左右。进口农药销售价格较同类国产品牌高30%~50%,预计2012年进口农药价格将普遍上涨5%~15%。


        ——大洗牌时代到来   2011年全国已经有十几家遭遇困境的中小农药企业公开挂牌卖厂,有近百家农药企业主动与知名外企接洽,愿意以供应商的角色投入跨国公司的怀抱,另有山东大成、福建三农等上市企业将主营业务从农药转向铁矿石和氟化工领域,江苏克胜等大中型企业则开辟了房地产、酒店、餐饮等业务。2012年,农药行业将呈现大洗牌的局面,一些产品老化的农药企业将面临困境。首先,在国家稳健货币政策下,设备老化、库存量大的企业融资困难,会因资金短缺而生存困难。其次,2012年国家对农药行业加强了监管和淘汰的力度,国家对农药企业环保要求非常严格,企业用于污染物排放的治理费用将大幅增加。最后,农药市场低迷使生产低端产品的农药企业销售不畅,而成本和劳动力费用上涨又给这些农药企业致命一击,倒闭企业数量将不断增加。2012年国家将从政策上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目前,上市公司中的诺普信、利尔化学、新安股份、扬农化工等都在对中小型农药企业进行整合,力求将自身锻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SIS作为工业生产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油气等多个行业。2020-2023年国内SIS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3%。SIS市场竞争格局已由本土企业主导,龙头中控技术表现突出,2024年以31.2%的市占率实现国内市场“三连冠”。展望未来,在安全生产政策强制要求、现有工厂技术升

2025年11月25日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叠加塑料、橡胶等下游行业对材料耐候性、安全性的要求同步提升,我国光稳定剂行业不断向高效、绿色等方向转型。

2025年11月25日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近十年来全球绿氢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投资热潮。2023、2024年全球对绿氢的投资分别增长了约33%和25%,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2024年全球氢能新增产能 315 万吨,其中绿氢新增 7 万吨,同比增长约 42%。

2025年11月25日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核心组成部分,受益于润滑油消费支撑与性能、环保升级需求,行业持续发展。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分散剂等三类单剂构成消费主力。当前,国产和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国内产能主要集中于单剂产品,而外资在华产能则更多布局于复合剂领域。尽管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呈现“量额齐升”且已实现净出口,但因

2025年11月24日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DCS下游多点开花,已覆盖化工、电力、石化、市政及公共设施、造纸、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2024年其市场规模微降但细分领域分化,其中电力、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逆势增长。尽管行业经历短期波动,但在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下,其长期发展潜力依然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马太效应持续显现,DCS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3从202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已构建完整产业链,市场呈现消费分化特征:2024年行业消费小幅下滑,工业用润滑油逆势增长,交通用需求则有所收缩。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持续进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行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净进口量与贸易逆差额均呈收窄态势,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2025年发布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两项强制性新国标,将于20

2025年11月21日
我国甲酸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价格走出先抑后扬态势

我国甲酸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价格走出先抑后扬态势

前言: 甲酸作为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我国已稳居全球最大生产国地位,2024年产能占全球超五成,并呈现鲁西化工主导的寡头格局。行业已实现自给自足,出口成为重要发展支撑。2025年1-10月出口显著回暖、均价降幅收窄。价格走势呈现先抑后扬,2024年受供需与成本影响震荡下行,2025年因供应偏紧与出口回暖实现波动上涨

2025年11月21日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 万华化学主导市场 产品价格短期或将阶段性上涨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 万华化学主导市场 产品价格短期或将阶段性上涨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近年来其产能不断扩张,全球占比也随之提升。目前,我国MDI市场呈现万华化学主导的寡头垄断格局,2024年其产能占比超过70%。2025 年11-12月,多套核心装置集中检修叠加下游需求支撑,市场或将迎来短期价格上涨。此外,我国已稳居MDI净出口国地位,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态势。不过,20

2025年11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