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疆布局棉纺、化纤等11个纺织服装产业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导读:新疆布局棉纺、化纤等11个纺织服装产业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自2016年8月1日后,在疆新注册投资的企业项目,必须按照产业属性在相应产业布局内进行投资,可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相关政策,已经开工建设或已投产的纺织服装企业扩建项目除外。


  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获悉,新疆已出台《关于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为强化产业布局和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布局棉纺织产业、化纤产业、织造产业(含棉织、针织)、服装产业等11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

  自2016年8月1日后,在疆新注册投资的企业项目,必须按照产业属性在相应产业布局内进行投资,可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相关政策,已经开工建设或已投产的纺织服装企业扩建项目除外。

  按照《意见》制定的产业布局,11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

  棉纺织产业:仅限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奎屯—独山子经济开发区、玛纳斯—呼图壁工业园、沙湾工业园、精河工业园、巴楚工业园、图木舒克—草湖工业园。

  化纤产业:仅限库尔勒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奎屯—独山子经济开发区、沙湾工业园、玛纳斯工业园、乌苏市化工园区。

  织造产业(含棉织、针织):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沙湾工业园和图木舒克—草湖工业园为主。

  服装产业: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和南疆四地州人口集中区域为主,根据实际自主发展。自治区重点建设喀什(含兵团第三师)、伊犁(含兵团第四师、第七师)和吐鲁番三大服装基地。

  针织产业: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玛纳斯—呼图壁工业园、尉犁针织产业园、英吉沙工业园为主。

  家用纺织品产业: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沙湾工业园为主。

  产业用纺织品产业: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奎屯—独山子经济开发区、精河工业园为主。

  地毯、刺绣等特色纺织品产业:以南疆四地州为主,其他地州可选择有产业基础和条件的1~2个县市重点发展。

  毛纺织、麻纺织等其他项目:重点在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和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发展。

  含有印染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项目或单独印染项目仅限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草湖产业园在服装等下游产业项目形成较大规模后,可建配套印染污水处理设施。和田地区可集中、适度发展地毯毛纱染色和艾德莱斯染色。

  纺织品服装商贸:以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商贸中心建设为重点,在喀什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纺织品服装出口商贸基地和加工基地。

  此外,南疆地区是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点,在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县乡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总部+卫星工厂”模式,方便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在大力推进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服装总部基地建设方面,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重点,提高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中下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努力打造带动南疆乃至全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综合性生产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南疆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体系化建设。以喀什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建立南疆服装总部基地和纺织品服装物流基地,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服装企业投资设厂,鼓励落户服装总部基地的企业在南疆四地州县乡建立分厂或卫星工厂,为纺织品服装运输和出口提供便利。在加快县市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发挥特色纺织服装产业或龙头企业对乡镇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总结推广“总部+卫星工厂”生产经营模式。在喀什地区,重点建设巴楚、莎车、英吉沙、麦盖提、伽师等县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园。在和田地区,重点建设皮山、洛浦、和田、墨玉、策勒、于田等县民族服装、地毯、艾德莱斯产业园。在克州,重点支持阿图什市纺织服装产业园、阿克陶县纺织服装产业园、乌恰县驼绒产业园等建设。

  在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方面,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培育民族服装、地毯、刺绣、艾德莱斯绸等产业集群,扩大民族服装服饰产品发展空间,重点支持和田市吉亚乡艾德莱斯绸产业集群、和田县、洛浦县地毯产业集群、英吉沙县手套产业集群、阿克陶柯尔克孜民族刺绣产业集群、乌恰驼绒产品产业集群等建设。积极支持人口众多的莎车县、墨玉县、于田县等建立民族服装服饰产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立民族服装服饰街区,开展“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纺织服装市场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生物质纤维素长丝行业现状:国风服饰兴起带动需求增长 新乡化纤为龙头

我国生物质纤维素长丝行业现状:国风服饰兴起带动需求增长 新乡化纤为龙头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质纤维素长丝(粘胶长丝)生产国。有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全球生物质纤维素长丝(粘胶长丝)总产能约为28万吨。其中中国生物质纤维素长丝(粘胶长丝)产能为21万吨‌‌,占比达75%;其次为印度,占比24%左右。到2023年国内生物质纤维素长丝总产能约为23.5万吨,产量为20.7万吨。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涤纶短纤维行业产量呈现波动上涨走势 下游应用广泛 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我国涤纶短纤维行业产量呈现波动上涨走势 下游应用广泛 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我国是全球涤纶短纤维的主要供应国,其产量占比在61%左右。近年来我国涤纶短纤维产量呈现波动上涨走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涤纶短纤维产量为1193万吨,同比增长11.8%。2022年我国涤纶短纤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达到61.62%。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再生涤纶行业现状:政策助力发展 终端市场需求恢复带动产量回升

我国再生涤纶行业现状:政策助力发展 终端市场需求恢复带动产量回升

我国是涤纶纤维及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废旧涤纶纺织品数量巨大,为再生涤纶纤维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2022 年我国涤纶在全球涤纶产量中占比达到 78.16%。近年来,我国涤纶产量规模在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我国涤纶产量整体增长至 5702万吨,同比增长6.72%;销量为5343万吨‌。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粘胶纤维行业现状分析:短纤市场集中度上升 长丝市场消费量或大涨

我国粘胶纤维行业现状分析:短纤市场集中度上升 长丝市场消费量或大涨

由于粘胶短纤使用范围更广泛、价格也相对便宜,其也成为粘胶纤维市场中的主流产品。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粘胶短纤产量在粘胶纤维总产量中的占比超过90%,2023年达到95.49%;粘胶长丝较为高端,产量占比相对较少,始终不超过5%,2023年达到4.51%。

2024年11月04日
我国染料行业:产量回升但基本面呈现“寒意” 多数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我国染料行业:产量回升但基本面呈现“寒意” 多数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进入2023年,受下游印染需求不振,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染料行业发展低迷,供过于求现象明显,产品售价进一步下探。受此影响,国内多数染料上市企业业绩承压,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羽绒羽毛生产加工行业:产业链地位突出 市场逐渐进入全面规范化提升阶段

我国羽绒羽毛生产加工行业:产业链地位突出 市场逐渐进入全面规范化提升阶段

我国鸭出栏量正在逐步恢复并保持稳定增长。受2018年猪瘟疫情的影响,2019年鸭出栏量急速增加至48.78亿只,但随后在2020年和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出栏量增速放缓并有所下降。但到了2023年,出栏量恢复到42.18亿只,同比增长5.40%,显示出行业正在逐步恢复并保持稳定增长。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涤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涤纶长丝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涤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涤纶长丝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近年来我国涤纶行业稳步发展,产量和表观需求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5702万吨和5192.6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2%和5.46%。

2024年09月30日
我国锦纶行业发展现状:产量整体保持增长 户外运动盛行带来更多市场需求

我国锦纶行业发展现状:产量整体保持增长 户外运动盛行带来更多市场需求

锦纶具有轻便、耐低温、耐磨性好、吸湿性强、强度高、耐化学品性能和耐水性良好等优势,在冲锋衣、滑雪服、运动服、运动内衣、速干衣、户外帐篷、睡袋、登山包等户外用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户外运动盛行和户外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锦纶市场活力,为其带来更多需求。根据预测,2023年我国锦纶表观需求量达到397 万吨

2024年09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