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蜀绣在市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川蜀地区的蜀绣坊多是单独发展,散落分布,对于手工业来说,很不利于扩大发展;对于艺术品来说,闭门造车也不会带来好的作品;对于传承已久的蜀绣来说,更不利于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1.苏绣品目种类胜于蜀绣
据悉,苏绣品种更新速度每年为20%以上,而蜀绣品种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蜀绣风格、内容、样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市场进一步开拓发展。
由于苏绣讲究“精、细、雅、洁”的高标准风格,各个年龄段都有自己不同的分工。例如,45岁之前绣女主要绣屏风,摆件等高档饰品;45岁到65岁左右的绣女主要绣制衣服制品,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的绣工视力开始下降,但是技艺却很娴熟;65岁以上的绣工基本绣制杂品类。由此可发现,苏绣的种类至少有三大种类,一是精美工艺品、二是衣制品和生活用品、三是杂品。同时这三种类型也分出了各自的高中低档产品。例如大量的旅游纪念品,加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针法等,蜀绣与之相比显然相形见绌。
2.没有形成大规模聚集文化地
苏绣在2003—2006年最高年销售产值超过4亿元人民币,其中2003年鼎盛时期从业人员9000人,相关产业链带动就业2万人;各类工艺美术师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生产企业近100家。
如2002年,镇湖街道的绣品销售收入为1.8亿元,为镇湖农民创造了亿元收人。镇湖街道修建了长1670米的绣品街,280多家绣庄前店后坊。除此之外,镇湖绣品街上还有与刺绣配套的电脑辅助设计、丝线面料销售等等专业商店40余家。镇湖街道现已形成了集刺绣设计、制作、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刺绣专业市场。
然而,在川蜀地区的蜀绣坊多是单独发展,散落分布,对于手工业来说,很不利于扩大发展;对于艺术品来说,闭门造车也不会带来好的作品;对于传承已久的蜀绣来说,更不利于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蜀绣的中心地区成都,仅有的1家蜀绣厂也于2005年倒闭,剩下的零散的家庭作坊式绣坊,基本绣工年龄都在30岁以上,这样即使有市场经济需求,自身的发展也跟不上经济节奏。
3.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意识不强
到苏州地区旅游,几乎所有旅游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一些绣制品带回家乡,或送亲朋好友,或放置家中观赏品味,苏绣已经成为苏州旅游的代名词。然而,在川渝地区蜀绣发展最繁荣的地区,很少有游客会买些蜀绣制品。没有大规模的制作和管理,发展仅限于很小一部分区域,不利于持久性发展。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行业优势企业调研及市场发展预测报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