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0月行业出口再跌 纺织出口开始“冬季长跑”?

   导读:进入11月,尽管初冬刚至,但有纺织企业感慨出口市场的“深冬”已提前到来。

  进入11月,尽管初冬刚至,但有纺织企业感慨出口市场的“深冬”已提前到来。

 

  在国内、国外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需求复苏缓慢、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大幅升值的不利条件下,今年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没有出现业内期待的反弹,而是继续下跌,1~10月累积出口额降幅达5.4%。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出口企业普遍感觉受欧美与东南亚国家互惠贸易协定的影响,订单“东南飞”的情况愈演愈烈。虽尚值四季度中期,但一些企业已作出全年出口负增长的判断,他们用“熬”来形容当前的经营状态。

 

  全年形势不容乐观

 

  不久前,第11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落下帷幕。作为外贸形势的风向标,广交会的各项数据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本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达177544人,同比减少4.6%;累计出口成交1712.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从数据上来看,采购商和成交额呈现双降,这般萧条的境况与参展企业的感受相一致。

 

  北京宏碧特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英表示,今年是公司首次亮相广交会,总体感觉展会的客流量较少,尤其是到了后期,到会客商更是寥寥无几。“这可能与我们的展位位置欠佳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肯定还是全球经济形势低迷。”除了客流量减少外,意向订单的下降也让企业感到阵阵寒意。有企业坦言,大多数采购商在展会上不会签单,只是来看看款式、比比价格,如有意向合作再留下联系方式。

 

  安徽省六安市海洋羽毛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佟鑫表示,今年企业的出口降幅可能要比去年还要大。他认为,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劳动力成本攀高导致了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增速也一直在低位徘徊,主销市场的订单始终不见起色。“目前,日本市场稍有改善,但总体来看,出口市场的环境还是不容乐观。”佟鑫认为,现在正值市场洗牌的加速期,因此,企业必须花大力气攻克“转型”的课题。

 

  据海关统计,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下降,且按美元计降幅再次扩大至两位数。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36.6亿美元,同比下降10.9%,其中纺织品出口92.1亿美元,下降5.5%,服装出口144.5亿美元,下降13.9%。1~10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349.8亿美元,下降5.4%,其中纺织品出口910.6亿美元,下降1.9%,服装出口1439.2亿美元,下降7.5%。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去年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基数较大,所以10月单月出口降幅再次扩大至两位数。此外,受汇率波动及产业转移的影响,除美国外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均未恢复。国内方面,企业面临的问题如融资难等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

 

  目光转向新兴市场

 

  天津田歌纺织有限公司的主营商品是中高档色织面料及服装,其中近9成的产品销往欧美市场。公司营销总监张慧雪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低端色织面料生产基地。目前,欧美与东南亚国家签订了一些贸易协定,其关税利好使东南亚国家从生产成本上更具优势,导致低端产品订单大量向这些国家转移。所以,我们必须在中端产品上稳固自身优势,并且向高端转型。”张慧雪坦言,受制于棉花配额限制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企业已无法和东南亚业者在成本上抗衡。“现在,我们能拼的就是性价比,将有设计感、质量好、价格实惠的产品提供给客户,同时跟进后续服务。让客户对我们建立起高度信任和依赖。”张慧雪预估,今年公司全年的出口额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降幅能控制在5%以内。

 

  据介绍,从两年前开始,天津田歌纺织公司就已加大产品研发人员的扩充力度,希望以此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现在感觉市场的变化速度要比企业‘转型’的速度更快,因此我们只能是加快步伐。目前看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压力很难在短时期内有所缓解。”

 

  而马英的做法则不同,她在本届广交会上除了积极与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的采购商沟通外,还结识了不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商,希望展后继续沟通并进行合作。

 

  事实上,在一片跌声中,部分新兴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出口中不多的亮点。前三季度,我国对非洲出口纺织品服装保持了6.8%的增长,对中东地区增长5.5%,对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幅都达到一成以上。

 

  有专家指出,出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除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力开发新兴市场也应成为必修课。今年,我国与澳大利亚、韩国分别签署了自贸协定。由此,我国部分出口商品的关税将在短时期内降为零,相信未来,我国还将与更多国家签署贸易协定。在传统出口市场竞争加剧的当前时期,企业应对已与我国开展自由贸易的市场给予高度关注。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纺织行业商业模式专项分析与企业投资环境研究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租房人群驱动需求+睡眠经济崛起 我国蚊帐行业市场稳步扩张 预计2029年将超百亿

租房人群驱动需求+睡眠经济崛起 我国蚊帐行业市场稳步扩张 预计2029年将超百亿

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升,蚊帐作为健康、环保的家居用品,能够在夏季提供舒适睡眠环境,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同时,全球气候变化使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增加,蚊帐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得到重视,也推动了蚊帐市场的发展。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蚊帐行业市场规模由60.3亿元增至80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

2025年07月25日
出口正逐渐成为我国涤纶短纤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市场价格呈“先扬后抑”走势

出口正逐渐成为我国涤纶短纤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市场价格呈“先扬后抑”走势

近年来,我国涤纶短纤行业总体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目前行业已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2024年对外依存度仅0.85%。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涤纶短纤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快速增长,正逐渐成为行业重要增长引擎。此外,由于下游需求增速不及供给增速,2024年国内涤纶短纤市场供需矛盾凸显,行业加工费均值同比

2025年07月24日
家纺行业规模稳增但利润承压 龙头加速布局线上赛道 市场向健康化、差异化转型

家纺行业规模稳增但利润承压 龙头加速布局线上赛道 市场向健康化、差异化转型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家纺行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024年我国家纺市场规模为 2516.8 亿元,2019-2024 年 CAGR 为 1.1%。近三年国内规模以上家纺企业营业收入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行业综合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根据数据,2024年1-11月,国内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出口额再次突破三千亿美元大关 市场正聚焦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出口额再次突破三千亿美元大关 市场正聚焦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从上游的棉花种植、化纤生产,到中游的纺纱、织布、印染,再到下游的服装制造、家纺生产,一应俱全。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高端供给不足 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新增量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高端供给不足 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新增量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壁垒高,目前全球仅有荷兰、美国、日本和中国4个国家实现规模化生产。虽然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时间晚,但发展快速,已成为全球最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国。2020至2023年间,行业产量从2.1万吨快速增长至3.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8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值得一提的是,我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 头部家纺品牌相继布局 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 头部家纺品牌相继布局 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与普通枕头相比,记忆枕功能性较强、价格较高。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睡眠经济增长、悦己消费兴起和内容平台加速培育市场下,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记忆枕行业技术准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较分散,但在头部家纺品牌的持续参与布局下,我国记忆枕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2025年06月05日
锦纶纤维行业:防晒衣等热度攀升带动消费 国内产能扩大且竞争力提升 出口增势良好

锦纶纤维行业:防晒衣等热度攀升带动消费 国内产能扩大且竞争力提升 出口增势良好

民用领域应用主导我国锦纶纤维市场,随着防晒衣、瑜伽服、女性内衣等下游新兴市场热度攀升,我国锦纶纤维表观消费量日益增多,拉动国内产能、产量稳步扩张。

2025年05月17日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分析:大规模投产已结束 消费量及出口双增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分析:大规模投产已结束 消费量及出口双增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涤纶工业丝生产国,产能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近年来,我国涤纶工业丝产能快速增加,截至2023年达到343万吨,2019-2023年期间产能增加107万吨,新增产能主要来自恒力石化等公司。

2025年05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