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非织造布产业链日趋成熟 产量占全球四成以上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口罩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一次性非织造布口罩、手术服、隔离服、创口敷料……6月21日~23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非织造材料展览会暨高端论坛”(2017CINE)上,各类非织造布医用卫生产品纷纷亮相。展会同期公布了“2016/2017中国非织造布行业10强企业”榜单,其中浙江金三发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均为医用非织造材料生产企业。可见,非织造布已成为医用卫生产品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材料。

  “我国非织造布产量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40%以上。2016年,国内产量达到535.4万吨,同比增长10.4%。其中,医疗卫生消耗量占比达到27.3%,是非织造布最大的应用领域,也是推动纺粘和水刺非织造布产量增长的主要领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介绍。

  产业链日趋成熟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只将短纤维、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的材料。

  记者了解到,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产品生产国、贸易国和消费国。在医用卫生产品中,非织造布用量快速增长。由于其具有柔软,无尘屑、短绒脱落,过滤性高,易与其他材料复合等优点,大有取代普通纺织品、针织品、编织物、复合材料等传统材料之势。

  李陵申介绍说,作为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我国已具备完整的非织造布产业链,规模以上非织造布企业近千家。2016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535.4万吨,同比增长10.4%。山东、浙江、江苏、湖北和福建是主要产地,占总产量的67%。而医疗卫生用品是非织造布最大的应用领域。2016年,我国出口的口罩、医用洞单、过滤介质等,估计消耗非织造布20万吨。

  在2017CINE展会一进门的显著位置,是佛山市南海区的企业团体展区。记者了解到,南海区已经形成涵盖原料、机械、卷材、胶粘、医用卫生产品的非织造布产业链,该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超过100家,年产值近2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该区正在调整产业结构,打造高端非织造医用卫生产品产业聚集地。

  “医用卫生产品产业已成为南海区西樵镇产值的新增长极。2016年,金三发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大型企业落户,使得西樵镇非织造布医用品产业根基更加牢固,对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带动效应。”南海区西樵镇副镇长陈敬英如是说。

  “随着国内个人护理用品消费市场加速扩大,非织造医用产品市场迎来利好。”南海区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冯肖华告诉记者。

  产品需求多元化

  在展会同期举办的“医卫用非织造布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论坛上,来自产业、医疗供需双方的专业人士,就非织造布医用卫生产品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

  煤炭总医院钟秀玲教授表示,手术衣、手术铺单应满足防止微生物在无菌区域-非无菌区域转移,并在潮湿时依然有效的需求。而结构疏松的棉质材料易被微生物穿透,并存在棉絮、棉尘污染,有导致伤口感染的隐患。结构致密的手术衣、手术铺单的术后感染率则明显降低。其中,复合非织造布产品具有良好的微生物阻隔能力、抗渗能力,且牢固度、垂顺性好,适合蒸汽、环氧乙烷、等离子灭菌方式。但是,就目前临床使用情况来看,一次性使用非织造材料的成本仍然较高,且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使用量仍较小。非织造布行业需要在产品经济性、环保性、可降解性等方面继续创新。

  德国海恩斯坦研究院中国区业务发展顾问李亚培介绍,20世纪40年代,藻酸盐纤维作为止血敷料开始在临床应用。藻酸盐纤维分为细菌质、海藻质两种,具有抑菌、止血、滋润伤口、透气性好等特点,并可减少粘连、异味和疼痛。相比海藻质藻酸盐纤维,细菌质藻酸盐纤维具有更好的凝胶效果和吸收液体的能力,在创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全球林产品工业资讯供应商RISI公司的非织造布版块主编DavidAllan分析,全球非织造布市场青睐于能够满足用户需求、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产品。医用卫生材料正朝着更柔软、更轻薄、更呵护皮肤的方向发展,可降解纤维材料将成为市场热点,产品开发则聚焦于一次性手术洞单、手术衣、高效消毒湿巾等领域。

  转型升级助发展

  DavidAllan还介绍,2004~2014年,全球非织造布产量年均增长7.1%,预计近4年将年均增长5.7%。如今,全球非织造布产能正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特别是向原材料成本低、市场容量大且发展速度快的地区转移。生产企业在建立工厂的同时,也在延伸价值链,以便向更广的范围供货。一些企业通过代工生产(OEM)方式进入增长中的市场,在出口市场上寻找机会。

  李陵申指出,目前我国非织造布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表现在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主要通过规模获取优势,出口多,直接投资少,对高端制造装备主要依赖于进口,部分生产工艺还处于研究阶段,全球布局和跨国经营欠缺,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少。“产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走出去,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加优质的全球资源,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

  “技术创新是非织造布产业永恒的主题,是产业转型升级,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当前,应加强非织造布基础理论、产品应用评价和功能检测技术研究。同时,推进智能制造、责任制造,以便向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产品,降低生产过程和废弃品对环境的影响,维护守法经营和诚信有序的行业环境,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李陵申强调。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租房人群驱动需求+睡眠经济崛起 我国蚊帐行业市场稳步扩张 预计2029年将超百亿

租房人群驱动需求+睡眠经济崛起 我国蚊帐行业市场稳步扩张 预计2029年将超百亿

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升,蚊帐作为健康、环保的家居用品,能够在夏季提供舒适睡眠环境,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同时,全球气候变化使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增加,蚊帐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得到重视,也推动了蚊帐市场的发展。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蚊帐行业市场规模由60.3亿元增至80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

2025年07月25日
出口正逐渐成为我国涤纶短纤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市场价格呈“先扬后抑”走势

出口正逐渐成为我国涤纶短纤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市场价格呈“先扬后抑”走势

近年来,我国涤纶短纤行业总体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目前行业已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2024年对外依存度仅0.85%。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涤纶短纤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快速增长,正逐渐成为行业重要增长引擎。此外,由于下游需求增速不及供给增速,2024年国内涤纶短纤市场供需矛盾凸显,行业加工费均值同比

2025年07月24日
家纺行业规模稳增但利润承压 龙头加速布局线上赛道 市场向健康化、差异化转型

家纺行业规模稳增但利润承压 龙头加速布局线上赛道 市场向健康化、差异化转型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家纺行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024年我国家纺市场规模为 2516.8 亿元,2019-2024 年 CAGR 为 1.1%。近三年国内规模以上家纺企业营业收入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行业综合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根据数据,2024年1-11月,国内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出口额再次突破三千亿美元大关 市场正聚焦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出口额再次突破三千亿美元大关 市场正聚焦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从上游的棉花种植、化纤生产,到中游的纺纱、织布、印染,再到下游的服装制造、家纺生产,一应俱全。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高端供给不足 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新增量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高端供给不足 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新增量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壁垒高,目前全球仅有荷兰、美国、日本和中国4个国家实现规模化生产。虽然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时间晚,但发展快速,已成为全球最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国。2020至2023年间,行业产量从2.1万吨快速增长至3.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8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值得一提的是,我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 头部家纺品牌相继布局 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 头部家纺品牌相继布局 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与普通枕头相比,记忆枕功能性较强、价格较高。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睡眠经济增长、悦己消费兴起和内容平台加速培育市场下,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记忆枕行业技术准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较分散,但在头部家纺品牌的持续参与布局下,我国记忆枕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2025年06月05日
锦纶纤维行业:防晒衣等热度攀升带动消费 国内产能扩大且竞争力提升 出口增势良好

锦纶纤维行业:防晒衣等热度攀升带动消费 国内产能扩大且竞争力提升 出口增势良好

民用领域应用主导我国锦纶纤维市场,随着防晒衣、瑜伽服、女性内衣等下游新兴市场热度攀升,我国锦纶纤维表观消费量日益增多,拉动国内产能、产量稳步扩张。

2025年05月17日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分析:大规模投产已结束 消费量及出口双增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分析:大规模投产已结束 消费量及出口双增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涤纶工业丝生产国,产能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近年来,我国涤纶工业丝产能快速增加,截至2023年达到343万吨,2019-2023年期间产能增加107万吨,新增产能主要来自恒力石化等公司。

2025年05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