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实现“十一五”计划,那么在2005年数量基础上,蚕茧产量预计还要增长25%~32%,平均每年增长5%~6.4%,丝产量预计要增长30%~46%,平均每年增长5%~9.2%,丝绸产品收入则要增长100%,平均每年增长20%,真丝绸产品出口要增长33%~47%,平均每年增长6.6%~9.4%,根据今年形势来判断,这无疑是个任重道远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端。但是在2006年中,丝绸行业运行跌宕起伏,中间不乏过山车起落行情,给整个丝绸行业健康发展蒙上阴影:首先是茧丝价格的大起大落造成了国外需求减少。其次,秋季川渝大旱,使川渝产量秋茧大幅度减少,最后,印度反倾销和出口退税改革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更对丝绸出口产生了长期影响。在10月份以后,丝绸行业进入低谷期,价格泡沫破裂,库存压力涌现,价格急速下跌又加剧了国内外采购商的观望态势,而现货流通的停滞又使价格遏止不住下滑的趋势,自12月份以后,国家调控措施逐渐增加,这对行情稳定,扭转市面上恐慌性抛售局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实事求是的说,在当前市场颓势下,这些调控措施的作用并不显著。蚕茧产业属于周期性波动的农产业,在经过前几年高速发展期后,它已经进入一个平稳期。所以要完成丝绸产业结构转换,达到“十一五”计划的目标,预计行业发展方向也应该会有变化:
首先,2007年国家调控措施将会增强,抑制价格大起大落,使行业能平稳发展。随着东桑移工程深入,农民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蚕茧产量将会有提高,而供给扩大,无疑意味着价格将会有所变动,国家如果不完善相关的辅助性政策,也许将会重演以往“谷贱伤农”情况,那无疑也不利于“东桑西移”工程的推进;而分析现在价格波动过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缫丝企业产能过剩,所以国家在以后可能会提高产业进入门槛,如对环保措施的要求,对节能节水的要求等等;
其次,产业链转移会向高附加值下游产业侧重,品牌建造将会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内销市场拓展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要实现丝绸产品产值番翻的目标,还仅仅靠出口原料打天下是不现实的,其中孕育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从2006年教训中可以看到:由于丝绸产业太倾向于外贸,特别是对印度厂商的依赖,一旦国外厂商压缩需求量,联手限制价格或设置贸易障碍如反倾销,那么我国企业将会处于很被动的地位,那么提高成品绸缎,丝绸服装技术含量,营造丝绸国际性品牌,捉住2008奥运时机打开内销市场,才符合长远发展利益。
再次,茧丝绸电子交易市场在行业运行和行业调控中将会起到更大作用,蚕茧生丝原料标准化方案将会出台,区域性市场会加速融合,仓储物流等服务措施都将更加完善。《发展规划》中提到:完善现代茧丝绸交易市场体系,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职能,各类茧丝绸交易市场应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更好地运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流通手段,开展金融、质检、信息引导、法律咨询等配套服务,防止市场盲目炒作行为,提供正确的市场信息,更好地引导生产发展。国家将综合市场和各方面贸易信息,建立并适时推出“中国茧丝价格指数”。
最后,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可能会加大,茧丝绸一体化企业将会增加。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抵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才更有利于产业发展,而规模效益明显,资金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发展完善“企业+农户”的企业模式,实现企业和农户双盈。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