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注重节能环保技术 我国船舶业走进“移动”时代

        导读:注重节能环保技术 我国船舶业走进“移动”时代。然而,我国船配业却面临着船用设备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造船需求、船用设备自主研发能力仍然薄弱、自主品牌优质船用设备没有全球维修服务网等问题。

        在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的路上,我国船舶配套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配套业具有涉及领域广、拉动经济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是推动造船业稳步发展强有力的引擎。

 

  然而,我国船配业却面临着船用设备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造船需求、船用设备自主研发能力仍然薄弱、自主品牌优质船用设备没有全球维修服务网等问题。

 

  呈现“出”降“进”升格局

 

  今年以来,由于全国新造船订单暴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国产船配业呈现出口走低、进口攀升”的格局。

 

  据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船舶配套设备进出口总额为15.08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船舶设备出口金额为6.07亿美元,同比下降7.1%,进口金额为9.01亿美元,同比增长5.3%。

 

  出口方面,一季度,我国有三类船配设备出口金额占比超过10%。其中,出口额最大的是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金额为1.6亿美元,占比26.5%,同比下降3.3%。

 

  进口方面,一季度,我国船配设备进口额超过2000万美元的有7大类,排在第一位的是船用柴油机,进口额为2.51亿美元,占比27.9%,同比增长3.3%。其次分别为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船用推进器及桨叶、船用柴油机零件。

 

  亚洲和欧洲是我国船配设备进口最主要的市场,占比超过九成。一季度,我国从6大洲5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船舶设备。其中,从亚洲进口额为4.6亿美元,占比51.1%,同比增长15.8%;从欧洲进口额为3.62亿美元,占比40.1%,同比增长5.5%。

 

  注重节能环保技术

 

  面对困境,船配业主动谋变革促转型。日前,在中国船舶工业2014年度船舶配套产品洽谈会上,中国船协副会长杨乾坤强调,造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要从长远着眼,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新一代节能环保船舶物资配套的技术储备工作。

 

  他指出,我国船舶配套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产品大多以低端为主,与日本和韩国同行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在研发能力、关键技术水平方面差距明显,整个产业的集中度也比较低。同时,航运业结构性运力过剩的矛盾仍很突出,造船企业正在深入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工作,这对船舶配套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柱石指出,当前,国际海事组织和航运业对船舶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世界重要造船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开发出质量更优、能效更高、安全环保的船舶,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新一轮造船业复苏将是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船型的开发为前提。船配企业要利用当前造船业调整的时机,抓紧做好为新一代节能环保船舶物资配套的技术储备工作,为我国造船业实现由大到强的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走进“移动”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船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突破口。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船配行业也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日前,“船舶配件”移动APP平台应运而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影响已经深入各行各业,发展3G移动互联网道路必然将是各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船舶配件行业的移动线上发展模式标志着我国传统行业已经开始迈步发展移动互联网。在传统行业联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流趋势下,船配行业的移动互联网之行必然是前途无限。”“船舶配件”APP平台负责人孙启俊如是说。

 

  据介绍,目前国内市场造船和配套产品之间的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引发了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船用设备领域的热潮,也吸引众多地方及行业外企业的进入,这两股力量的加入,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以军工配套企业为主体的、封闭的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

 

  信息社会时代需要更广泛的信息来源、更便捷的交易平台、更经济的运营成本,“船舶配件”移动APP平台助跑船配业,必将为整个船舶行业带来全新营销的时代变革,也必然推动传统行业快速走进“移动”时代。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在服装、家纺等下游行业发展以及使用范围不断拓宽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涤纶长丝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目前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2024年对外依存度仅有0.15%,不依赖进口补充。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涤纶长丝生产国,产量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有部分盈余用于出口。从产能来看,近年来我国涤纶长丝行

2025年04月02日
“谷子经济”市场火热 我国棉花娃娃行业百花齐放 企业仍有诸多发展机会

“谷子经济”市场火热 我国棉花娃娃行业百花齐放 企业仍有诸多发展机会

在“谷子经济”催化下,棉花娃娃、娃衣等成为潮玩市场中不断增长的热门品类。同时,随着棉花娃娃流行,明星粉丝会拼团定制棉花娃娃,以二次元、影视剧角色为原型的棉花娃娃备受消费者喜爱。因此,近年来,我国棉花娃娃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商家盈利仍然较为困难,好在对于热爱棉花娃娃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产品具备独特的创意、可靠的品质以及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风电纱行业分析:叶片大型化将提升市场需求量 新增产能短期影响有限

我国风电纱行业分析:叶片大型化将提升市场需求量 新增产能短期影响有限

最近几年来,我国陆上风机、海上风机逐渐大型化的趋势,风电叶片的叶轮直径也在不断增长,同时叶片的叶型、结构、材料也在随之不断进行迭代和更新。从技术上看,风电叶片尺寸越大,可增大风机的扫风面积,从而捕获更多的风能,提升风机机组的发电效率,同时增加机组的竞争力,降低风电度电成本。风机叶片自问世以来,风机叶片的尺寸在不断提升。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供给格局高度集中态势或将延续

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供给格局高度集中态势或将延续

在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不断整合洗牌,落后产能被逐渐清退,新增产能较少且集中在头部企业。受此影响,我国粘胶长丝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目前供给格局高度集中。其中,新乡化纤和吉林化纤的粘胶长丝产能均位居国内首位,2024年均为9万吨,占比36.73%。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上升 赛得利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上升 赛得利龙头地位稳固

随着技术进步和利好政策推动,近年来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发展快速,产能和产量迅速上升。同时,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表观消费量也在快速上升。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之前,我国莱赛尔纤维大量依赖进口。但随着生产企业积极扩能扩产,其进口替代进程不断推进,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下降,但仍维持净进口局面。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发展现状:产能接连下滑 集中度持续上升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发展现状:产能接连下滑 集中度持续上升

在政策推动下,国内老旧落后粘胶短纤产能相继被淘汰,再加上近3年来新增产能少,因此自20222年起其产能处于下降周期,产能逐渐减少。随着市场需求回暖,2023年我国粘胶短纤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双双回升。进入2024年,其价格整体先是呈现上涨态势,后价格平稳运行。此外,近年来我国粘胶短纤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不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上升 产品价格不断下跌且短期内或将继续低位震荡

我国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上升 产品价格不断下跌且短期内或将继续低位震荡

近年来,我国氨纶行业仍处于扩能阶段,产能逐年递增,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则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同时其产能占全球的比重及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进入2024年,由于氨纶供需过剩,加剧了市场竞争和内卷现象,进而也导致其价格不断下跌。2025 年我国氨纶产能预计将超过150万吨。短期内,新增产能的投入或将加重我国氨纶市场供需矛盾,预

2025年02月24日
防疫需求减少后无纺布行业产量持续下降 出口竞争力强劲 未来市场趋向集中

防疫需求减少后无纺布行业产量持续下降 出口竞争力强劲 未来市场趋向集中

在2020年疫情期间,无纺布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量达878.8万吨。然而,进入2021年,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市场的逐渐稳定,无纺布产量及企业利润总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2025年02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