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丝绸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最近中央下达了2017年1号文件,明确要求促进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连同去年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无疑是给农村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扬起了风帆,也给我国丝绸产业带来了重大利好。
高端精品丝为何缺?
蚕桑生产是丝绸产业链的第一车间。我国生产了全世界75%以上的优质蚕茧,得天独厚的资源秉赋和传承创新的种养技术使得全球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争夺这个冠军。如此,我们本该在国际丝绸市场上独步天下,可是我国蚕农和我国丝绸的日子并不好过。
丝绸在与其他纤维的竞争中,市场份额在缩小,性价比在下降。除了时尚设计和品牌建设要跟上外,更要解决纤维的形成和获取这两块行业短板,就是要改变养蚕和缫丝低效的局面。
目前,我国的蚕茧原料主要依靠千家万户的蚕农散养而得,养蚕基本方法与百年之前并无大的改变。全国1250亩桑地,600多万蚕户,亩产茧量始终上不去,平均只有50公斤,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2,每户收入平均4000元左右,除去2000元左右的农资和劳动力成本,所得无几,蚕农积极性不高。我国蚕茧总量波动性很强,本世纪以来已经起落三次,高峰(80多万吨)与低谷(40多万吨)的产量几乎相差一半,茧价丝价像过山车、“打摆子”一般,忽上忽下、忽冷忽热,蚕桑农户与缫丝企业尽受折腾。茧多价贱,进而毁桑;茧少便抢,一轰而上。周而复始,信息扭曲。蚕茧质量也是明显衰退,茧丝纤维变粗,出丝率下降,毛脚茧成家常便饭。售茧只讲重量,不讲内在质量,质量主体缺位,我国目前能够缫制6A以上超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产地屈指可数,数量加起来不到1万吨,而在20年前,至少有10万吨优质原料可以随便挑选。我国高端精品丝出口数量逐年下降。
上世纪80年代,日本退出了茧丝制造业,把国内缫丝企业改成工业遗存的旅游景观,到国外扶持新型茧丝国家发展产业,巴西便是其中之一,其茧丝质量全球第一,生产方式非常先进,虽然其产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主要只供给几个大品牌,比如爱马仕。当然爱马仕也使用丝绸之路集团的高品位精品丝,但有时候却要我们绕道一下巴西去欧洲,甚至还要更换包装。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顶级品牌对我国生丝的原料品质和加工信誉有疑虑。这其中有我们自身要提升的巨大空间。
向“四化”要效益
凭心而论,与其他农副产品相比,30年来茧丝价格涨速并不快。以1988年“蚕茧大战”期间的价格为基准,去年茧价平均只增长了3.5倍,丝价增长1倍多,与大米增长15倍,猪肉增长10倍相比,茧丝明显“落后”了。江浙一带东部地区的蚕农一算账,认为养蚕不合算,便以每年15%~25%的速度减少养蚕比例。而西部地区的农业成本相对低一些,尚有获利空间,于是急风暴雨式地东桑西移,遏止住了我国茧丝产业大幅衰减的势头。但是我国人口红利渐消和农业成本上涨的总趋势接下来同样要影响到西部,西部蚕农总有一天也会“吃不消”。因此,要保证我国的蚕桑丝绸大国地位,只有一条路,那便是通过农业科技进步和经营模式创新,大幅降低茧丝生产的成本,向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要效益。
比如,眼下蚕桑产业仍延续小农经济方式,养的是小匾蚕、种的是三边桑、忙的是老俩口。今后一定是公司化、农场化、集约化、高新化养蚕。每亩桑地的综合效益可以提升到8000元~1万元。订单农业成为广泛模式,甚至是茧丝绸联合生产,价格就不会忽上忽下,产品优质高产,上机前扫一扫二维码,每个蚕宝宝前世今生的故事便会一目了然。
勇气比实力更重要
应该认识到,蚕桑农业与丝绸工业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典型问题,农业种养模式长期滞后与工业制造创新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其根本原因是低效农业和过剩产能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两个都不挣钱,叠加后越加困难。2017年1号文件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改革意见给我们指明了转型提升的方向途径。鼓励一产二产联动发展,鼓励先进制造业反哺农业,鼓励工商资本下农村、建立原料基地和工业农场,鼓励订单农业,建立原料与产能的契约关系及科学匹配等,我们应顺势而为抢占先机。
5年前,江西赣州来浙江湖州招商引资,希望丝绸之路集团去江西赣州种桑养蚕。几位县长说,他们是高产优质脐橙的地方,可是有一种可怕的黄龙病有时会对柑橘树造成突如其来的大面积伤害,他们不想只发展脐橙产业,希望能够同时开发产业化养蚕,让蚕桑与脐橙齐头并进。当时由于不了解农业,更不了解柑橘与蚕桑的关系,因此没有达成合作意向。前两天,一篇报道让我深受启发,就在那个地方,农夫山泉董事长钟衐衐一去就是10年。他去那里种脐橙,吃了不少苦,走了不少弯路,艰难时甚至设备废弃,生产停滞,亏损几亿元。但他们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不断创新攻克难关。他们把一种不可能榨汁的“纽荷尔”脐橙变成了可能,榨出了鲜美的17.50度橙汁,去年G20峰会上就是用的这种橙汁,现在正全面推广。他们为鲜果制定四大标准体系、34道作业流程、79类管控和148项监控细项。吃个鲜橙等于听了一个故事。计算一下,种植脐橙农民每亩年收入大约8000元~1万元,是我国蚕桑平均每亩收入的3~4倍。同样是经济作物,有了农工商合作新模式,效益就翻倍,差距如此之大。从这个故事里得出的启发是:企业要壮大,要有勇气也要实力,但是勇气比实力更重要。
全世界第一棵橙树在巴西发生基因突变开始嫁接,不到200年获得成功,引入我国不到40年,已经在中国形成巨大产业,效益可观。而我国种桑养蚕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研究蚕桑的科学家不比研究脐橙的科学家少,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研究成果非常成熟,虽然饲料育还有困难,短时间较难攻克,但是条桑育、大棚育、小蚕共育等已经在实践中推广。应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党中央给我们送来了这个东风,缺的是企业家的勇敢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的态度。
只要我国蚕桑业没有实现现代化,我国的丝绸业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150年来,自从有了机器缫丝,倒逼蚕桑种养的农艺方法不断改进,才有了洁白如玉的蚕茧和银光闪闪的蚕丝。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茧丝绸业有点落伍,居然种、养、缫、织每道环节都没有挣到钱,值得深思。中国制造2025,我们不能缺位。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我国会有许多丝绸企业家去建设一个个千亩万亩的蚕桑大园区大农场,同时把规模化智能化生产的丝厂、绸厂搬进去,组成茧丝绸生产联合体,建立科创文创的新基地,新工艺新产品带来多快好省优异新特,打造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挖掘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开发特色鲜明的产文旅贸、塑造国际丝绸的时尚品牌,我国丝绸才算进入创新发展的佳境。中央1号文件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立改革都在指向一个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模式,这个模式叫什么呢?已经有了一个称呼:丝绸小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