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环境(P)
为推广和促进户外运动行业的有效发展,国家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细则。2019年国家发改委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了修订,鼓励类中包括:旅游装备设备,以及休闲、登山、滑雪、潜水、探险等各类户外用品开发与营销服务。
产业政策 |
主要内容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鼓励类中包括:旅游装备设备,以及休闲、登山、滑雪、潜水、探险等各类户外用品开发与营销服务。 |
《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
大力推动山地户外运动装备制造向研发、设计、销售等高端环节发展,提高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健身休闲装备知名品牌。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 |
推广登山、攀岩、徒步、露营、拓展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体系建设,形成“三纵三横”(太行山及京杭大运河、西安至成都、青藏公路,丝绸之路、318国道、长江沿线)山地户外运动布局,完善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活动组织体系,加强户外运动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山地户外运动安全和应急救援体系。 |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国纺织工业在生产制造和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和地位,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品牌效应明显、国际合作加强的纺织工业发展格局,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初步建成纺织强国。 |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推动礼仪休闲用品工业向新颖、时尚方向发展,加强新材料研发和在户外、庭院、运动休闲等行业应用,重点发展文化内涵丰富、品质优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附加值礼仪休闲用品。加快产业集群区品牌培育、文化推广、创意设计等公共服务建设,做好非遗、节庆、民俗、民族等文化特色产品推广。 |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体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
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有条件的地方制定专项规划,引导发展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航空飞行营地、船艇码头等设施。 |
二、经济环境(E)
目前我国户外用品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根据数据显示,自2010年来,中国户外用品零售额持续上升,增速逐渐放缓。到2019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额达到250.2亿元,同比增长0.16%,增幅较上年减少1.97个百分点。

三、社会环境(S)
在我国户外用品行业消费市场中,目前整体呈现金字塔的分布形式,行业顶级市场中基本为国外一线品牌,代表品牌有始祖鸟、猛犸象、巴塔哥尼亚等;中高端品牌则以北极狐、哥伦比亚为代表;我国本土品牌目前主要定位于低端领域,拓展下沉市场,品牌代表有探路者等。

四、技术环境(T)
我国户外用品行业种类繁多,产品经过了无数次的更新换代,由于户外用品在专业性、功能性与安全性上要求极高,因此技术方面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对户外用品行业的技术主要投入主要理念为绿色环保与新型材料,具体包括轻量、太阳能、再生性材料等,新技术的变革或将称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焦点。(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现状与前景评估预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