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非化石能源电站将逐步替代传统火电站 而核电特有优势助其脱颖而出。核电是稳定的电力来源,可减小电网调峰压力。在每天的不同时刻,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是不同的,存在波峰与波谷。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电力系统的供电也要随着做出调整,因此可以将电力来源分为基础电源和调峰电源。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核能发电产业深度调查与十三五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非化石能源电站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火电站。而核电凭借其独有的多重优势,将在非化石能源中脱颖而出。
核电是稳定的电力来源,可减小电网调峰压力。在每天的不同时刻,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是不同的,存在波峰与波谷。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电力系统的供电也要随着做出调整,因此可以将电力来源分为基础电源和调峰电源。若基础电源供电不稳定,特别是在波峰时段供电不稳定,势必增大电网调峰的压力,因此基础电源必须由可以持续稳定供电的电力来源提供。火电输出稳定,且具有一定的调峰功能,从满足电力需求的角度考虑,是一个理想的电力来源。核电输出稳定,可持续高负荷运转 12-18 个月,直至更换核燃料,因此是理想的基础电源,可在将来大量替代火电中的基础电源部分。水电在波谷时可以抽水蓄能,波峰时可以用水力发电,是理想的调峰电源。
2015 年,抽水蓄能仅占水力发电的 1.4%,由于我国电网调峰压力逐年增大,未来抽水蓄能将成为水电的重点发展方向。太阳能发电会受到节气、纬度、甚至是雾霾的影响,十分不稳定;风能则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而且夜间用电量低的时候往往风力更大,与用电量曲线相反。因此,如果太阳能和风能等不稳定电源发电占比过高,将极大的增加电力系统的调峰压力和成本(5%左右的尖峰负荷,虽然在全年只持续 100 小时左右,但需要额外 4500 万千瓦左右的装机容量,使得调峰成本提高25%-35%)。因此在将来理想的电力结构中,核电可以大规模的替代火电成为稳定的基础电源。
电站分布与用电量分布一致,大大减少电力输送成本。我国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以及沿河沿海地区,用电量分布与人口分布趋于一致。然而,风能的分布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太阳能的分布集中在西部,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这恰恰与用电量的地域分布相反。
因此,风能与太阳能的大规模利用将导致电力输送的增加,而电力远距离的大量输送成本较高,这必将提高我国电力的整体成本,从而提高人民的用电成本。水电的分布集中在沿河地区,而且主要存在于河流的中上游,沿海地区则无法覆盖。同时,水电站的建设还要受到地形地势的限制,因此分布地域有限。而核电站可以沿海,也可以沿河、湖、水库建设,与人口分布一致,分布地域可以覆盖绝大部分的用电集中地区。因此,核电与其它非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可以采用更合理的分布,从而减少对电力输送的压力和成本。
核电拥有最高的平均利用小时数。虽然近三年来核电设备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在用电量消费增长放缓的压力下逐年下滑,但是核电在国家电力政策(电网优先保证核电开工率,很少让核电站参与调峰)的支持下,设备利用率远高于其它主流发电方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