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风电龙头企业现状分析与前景战略

  导读:国内风电龙头企业现状分析与前景战略,我们发现,中国风电制造企业“出海”是以机组出口为突破口的。2010年12月,东方电气以166台1.5兆瓦直驱型风电机组的订单宣告中国风电整机设备首次大批量走出国门。

  国家能源局将牵头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风电企业“出海”或加速

  日前,召开了一个关于中国风电“走出去”问题的会议。国家能源局将牵头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联合相关企业和协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支持风电企业出海发展。  

  据了解,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始于2007年,这一年底,中国先后有多家企业实现风电设备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在融入国际市场进程中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2011年,受产能严重过剩的影响,国内风电龙头企业加大了海外投资的力度。

  而今,几年已过,中国风电企业出海成绩究竟如何?企业能否承受住海外环境变化的考验?

  风电企业的海外“家底”

  我们发现,中国风电制造企业“出海”是以机组出口为突破口的。2010年12月,东方电气以166台1.5兆瓦直驱型风电机组的订单宣告中国风电整机设备首次大批量走出国门。

  据统计,2012年,华锐、金风等7家风电机组制造商向国外出口风电机组,已发运的数量达225台,容量为430.45MW。

  “与2012 年全年出口225 台相比,2013年我国风电机组出口总量有望超过同期水平,初步估算2013年全年出口装机容量将在700-800MW之间。”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告诉记者。

  以金风为例,金风2013半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际项目累计发运量创历史新高,共计发运77台1.5MW及2.5MW风力发电机组,约合装机容量162.50MW,分别发往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地区。”

  与风机制造企业的雄心相比,风电运营商相对谨慎很多。截至目前,风电开发商在海外投资的风电项目屈指可数。龙源电力在海外项目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该集团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100MW风电项目获得项目开工所需的全部许可,正式具备开工条件。

  风机制造企业出口增长

  “中国风机制造企业出口开始进入规模性增长阶段。”秦海岩说。

   目前许多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都成立了海外市场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未来3-5年,公司国际销售收入要争取占到公司总收入的30%以上。”金风执行副总 裁吴凯告诉记者,“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走国际化路线,依照国际的技术和质量要求生产产品,学习国际惯例和思维模式,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积累资本和经验。”

  “每家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的出海蓝图。”一位不愿具名的风机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至于怎么走,能走多远,这些都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但能持续走下去的企业可能并不多。”

   的确,风机出口遍地开花并不意味着中国风电企业的海外经营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建明曾在谈及中国企业出海问题时表示,如果一家公司 的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30%,意味着该公司初步具备一定的海外规模,当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超过50%,才能说这家公司海外资产运营不错。

  开发商“触礁”

  三一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官司已进入持久论战期。美国禁止三一集团收购的Butter Creek风电场动工的理由是项目靠近一军事基地,被指“涉嫌威胁国家安全”,并勒令其无条件退出。

  虽然三一在美国市场的遭遇是近几年风电企业“走出去”中的个案,但其对风电企业特别是风电开发商的触动很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企业出海的统筹规划以及明确的开发策略”这一点被风电开发商提及的次数最多。龙源电力的一位负责人明确地告诉记者,龙源在开拓海外 业务时始终遵循着两大原则:一是效益优先,内部收益率低于12%的一律不涉足;二是环境稳定,特别是政治稳定,同时要求法律健全、市场化程度高。

  “在这两大原则的指导之下,龙源电力海外业务发展主要考虑四大区域:首先是欧洲,特别是市场正在起步的东欧;第二是北美地区,即美国和加拿大;第三是南非;第四是大洋洲板块,即澳大利亚、新西兰。”上述负责人表示。

  尽管龙源电力开展了大量工作,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也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海外市场要达到100万千瓦。但龙源电力目前真正下手,并取得实质突破的,也仅有加拿大安大略省的100MW风电项目一个。

  由此看来,中国风电开发商出海道路似乎走得更为艰辛。“整个行业的出海是2010年高调启动,2013年陷入低谷。”一位风电开发商自嘲道。

  如何“一帆风顺”?

  面对海外的巨大诱惑,中国的风电企业表示远期看好海外投资市场。然而,如何让企业出海的路走得更顺畅,这仍需要时间来摸索。

  秦海岩认为,在风电企业出海方面,企业首先应摸清游戏规则,不要贸然入场;其次,企业应尽量规避恶性竞争。“风电企业要熟悉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避免在知识产权、劳动就业、经贸合作等方面出现摩擦。尤其是在法制不健全的国家,企业承担的法律风险更大。”

  业内人士当前最担心的是,风电企业出海后,企业之间会出现恶性竞争。“互相降价、互相诋毁等不正当竞争带来的是中国风电整体信誉的受损,国内企业之间应保持合理竞争,维护中国风电企业的整体利益。”秦海岩说。
  目前,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加快海外投资的,政策助推中国企业海外扩张,金融机构也为风电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融资支持。

  一位风电企业人士表示,“政策环境虽好,但对于准备出海的企业而言,如实进行自我评估,清醒制定海外战略,或许才是当下最需要做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当时 中国持续引领全球 未来深远海将成市场开发主战场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当时 中国持续引领全球 未来深远海将成市场开发主战场

得益于“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稳步增长,已形成能够支撑每年新增千万千瓦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体系。虽然2021年在经历抢装潮后陷入低谷,海上风电项目延期现象普遍,招标量与装机量呈现明显的背离。但进入2024年以来,受益于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技术快速进步带动经济性不断提升,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持续迅猛发展。尤其是下半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回温 行业正告别“跑马圈地” 步入高效运营和成本优化阶段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回温 行业正告别“跑马圈地” 步入高效运营和成本优化阶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垃圾焚烧处理成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创造清洁电力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2021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随着相关政策出台,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将逐渐回温。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风电狂飙”席卷全球 海上风电成新蓝海 行业迎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期

我国“风电狂飙”席卷全球 海上风电成新蓝海 行业迎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期

当下,碳中和、碳达峰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全球风电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需求迎高景气周期,装机量保持较快增长。

2025年04月10日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带动智能用电行业扩容 技术演进及商业模式创新下应用场景将拓展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带动智能用电行业扩容 技术演进及商业模式创新下应用场景将拓展

近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我国智能用电市场持续扩容。智能用电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设备层由智能电表与专变终端/采集器和集采器共同构成。智能用电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可靠的用电服务,实现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负荷优化、商业建筑节能、居民智能家居。

2025年04月05日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9%。估计在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188.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

2025年03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