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风电--扩大在全国的装机占有份额。1999年,通榆与吉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合作,在同发牧场境内建成了当时东北地区第一个规模较大的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为3.06万千瓦。近十年来,该风电场每年都为地方上缴税金500万元左右,成为通榆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力量。2004年,通榆县又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能源开发办公室,全面推进风电开发工作。与此同年,通榆获得了40万千瓦风电国家特许经营权项目,成为吉林省第一个获此项目的县份。该项目由华能、龙源两家实力雄厚的风电开发企业于2006年开始建设,2008年底可全部完成40万千瓦的建设任务并且完成并网发电,通榆县由此迎来了风电开发的第一个高潮。在此基础上,通榆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与吉林电力、西班牙歌美飒、西班牙ICS、浙江华仪、中广核、北京通泰、上海成瑞、香港协鑫等十几家风电开发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定了开发总量为600万千瓦的协议及备忘录,使通榆成为了吉林省最火热的风电开发市场。截至去年底,全县风电装机并网总容量已达31万千瓦,约占全省的55%、全国的二十分之一。预计到今年底,全县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63万千瓦,通榆将成为全国风电第一县。
强力推进--破解风电输出瓶颈。随着通榆县风电开发高潮迭起,现有的风电输出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风电开发需要,输出难日益成为制约通榆风电发展的瓶颈。为此,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将通榆50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作为"天字号"工程,成立500千伏变电站工作推进组,全力攻坚,争取到了省委、省政府对此项目的特殊关注。韩长赋省长在200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抓好华能九台电厂一期、通榆风电等电源项目建设……",并将其纳入了2008年省政府重点工作,成为了通榆破解风电发展难题的有力政策依据。在省发改委、省电力总公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榆50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从无到有,终于正式纳入了东北电网建设规划。目前,通过省发改委指定华能吉林分公司牵头,县内几家风电开发企业共同垫资建设变电站的办法,已解决了电力部门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项目规划选址工作已经完成,可研年底报国家发改委批复,预计明年4月份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为通榆新增230万千瓦的风电送出能力。通榆风电由此将进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的新时期。
产业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由于通榆县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又居于周边150公里半径内1550万千瓦的风电开发市场核心位置,具备风电设备最佳运输半径,设备维修养护也十分便捷。为此,通榆借助风电开发高潮迭起的良好势头,采取捆绑进入的理念,全力推进了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的引进速度,加快建设吉林省风电装备制造基地。2004年引进的投资4000万元的长春东宝风机塔筒厂现已实现订单生产,年生产能力200台(套),产品供不应求。今年7月15日,通榆又成功引进了投资6亿元的华仪电气风机制造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1.5兆瓦风机,近期可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厂房主体工程,明年5月初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年配套生产能力为50万千瓦,年可实现产值33亿元、税金2.65亿元。项目的成功引进也开创了吉林省落户风机制造项目的先河,对于吉林西部风电产业的加快崛起必将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通榆还与北京华锐、湖南湘电、上海玻璃钢研究院进行深入洽谈,加快引进叶片等相关零部件企业。另外,他们还创新思维,加强了与上海华丰、北京华时等公司在风电开发综合服务等领域的合作。至此,通榆县风电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科学规划--风电产业前景广阔。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继续发展壮大的众多优势,通榆的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可期,正是通榆县今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通榆县目前已签约的风电项目已达498万千瓦,现已建成并网发电31万千瓦,计划2008年风电装机总容量可达63万千瓦,"十一五"末期,将高达217万千瓦,预计到2011年,随着众多风电项目、电网建设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的相继建成,风电产业将为地方财政新增税收5亿元,加之全县现有的财政收入,通榆县财政收入将突破6个亿,为2007年的五倍。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定能将通榆经济发展向前推进几十年。
当前,通榆正全力加快全国最大的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与此同时,通榆在全县风电发展上的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绝不仅仅是搞好风电开发,而是要形成大的风电产业,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通榆将重点抓好风电配套产业建设,加大风电配套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积极争取更多的大型风电机组制造企业落户通榆,通过引进风机总装企业,带动风机、叶片、塔筒及其它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的风电产业发展链条。
乘着这样的发展基础和强劲势头,通榆县乘势而上,在全社会培育弘扬风电文化,以独具魅力的风电文化,助推风电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风电文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