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从我国核电技术演进看我国核电技术创新与核电机组建设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核电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我国在引进吸收国外技术基础上逐步形成了CPR1000、“华龙一号”和CAP1400自主化核电技术 
        我国坚持“三步走”+大型压水堆核电技术+三代核电技术统一堆型的核电技术路线。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我国核电技术发展可以概括为三条发展路径:(1)在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上,统一 “核电发展技术路线”;(2)在核电发展战略上,坚持热堆-快堆-聚变堆的“三步走”路线,坚持发展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3)在规划实施的核电发展技术路线上,在引进消化吸收的第三代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技术完全掌握前,适当自主建设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 

        根据刘兵等人2013年发表在《南华大学学报》上的《我国核电技术的能力演进与追赶路径》一文,我国核电技术演进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90年代前
        CNP300结束我国大陆无核电历史。1983年国务院发布的《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要点》明确了我国发展压水堆机组的技术路线;1991年12 月,应用了中核集团研发的CNP300压水堆技术的秦山一期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从此我国具有了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成套设备生产能力。 
        2、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
        引进M310、AES91技术并形成自主CNP600 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引进+国产”为主的核电发展技术路线。 1987年我国从法国引进了M310型二代压水堆技术,并应用于1993年并网发电的大亚湾核电站;在M310技术基础上,我国形成了60万千瓦级二代压水堆技术CNP600,并成功应用于2002年并网发电的秦山二期核电站和我国援建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1998年6月我国引进了加拿大重水堆CANDU6技术兵应用于2003年并网发电的秦山三期核电站;1999年10月我国引进俄罗斯先进压水堆AES91技术并应用于2007 年并网发电的田湾核电站。通过对多种核电技术的应用和比选,我国核电技术明确为以二代改进型过渡、发展第三代核电的发展路线。 
        3、2003年至今

        自主创新形成二代CPR1000和三代“华龙一号”、CAP1400 核电技术。2010年中核集团在消化吸收法国M310核电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 CNP1000技术形成了CPR1000技术,主要设备国产化率达80%以上,并成功应用于 2011年并网发电的岭澳二期核电站;2003年10月,全国核电建设工作会议作出了“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统一核电发展路线”的决定。2004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并主导了国际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招标引进,美国AP1000中标浙江三门核电站,欧洲 EPR先进压水堆技术中标台山核电站;在消化吸收美国AP1000等国外三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中核集团和国家核电分别形成了“华龙一号”和CAP1400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并将分别应用于在建的福清5号机组和石岛湾核电站。

我国核电发展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行的发展道路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我国已建和在建压水堆数量占比超90%,自主核电技术CPR1000和华龙一号在已投运和在建核电机组中数量占比分别达49%和45% 
        从核电机组类型看,截止2017年7月16日,已投运和在建核电机组中压水堆分别占92%和95%。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数据,截止2017年7月16日,我国已投运核电机组37座,其中压水堆34座,重水堆2座,快中子反应堆1座,压水堆数量占比高达91.89%;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0座,其中压水堆19座,高温气冷堆1 座,压水堆数量占比达95%。

截止2017年7月16日,压水堆数量在我国已投运核电机组中占比达9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截止2017年7月16日,压水堆数量在我国在建核电机组中占比达9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核电机组技术路线看,截止2017年7月16日,自主核电技术CPR1000、华龙一号在已投运和在建核电机组中数量占比分别达49%和45%。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数据,截止2017年7月16日,我国已投运的37座核电机组中,自主化第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CPR1000达18座,占比为49%;国产化核电机组(包括CPR1000、 CNP1000、CNP600和CNP300)达28座,国产化率为75.68%;我国在建的20座核电机组中,自主化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达9座,占比为45%;第三代核电机组(包括华龙一号、AP1000、EPR1750)数量为15座,占比高达75%。 

截止2017年7月16日,自主核电技术CPR1000在已投运核电机组中占比达4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截止2017年7月16日,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在建核电机组中占比达4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为315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6%。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当前,我国光热发电行业正站在从示范走向规模化的门槛上,短期发展依然高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明晰和扶持,但如果通过多能互补模式和市场化机制破解成本和盈利难题,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08月25日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随着雅江水电站工程的正式启动,中国能源发展规划逐渐清晰,电力供应和需求都近乎无限的未来。不过,2025年“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覆盖汽车、光伏、钢铁、水泥、电池、塑料、煤炭等重点行业,其中不缺乏高用电量行业。根据相关资料预测,此次“反内卷”政策预计对相关高耗能行业年用电量合计减少约12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自2023年以来,受益煤炭价格下行及用电旺季催化,我国火电行业进入了业绩修复与战略转型的机遇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达656亿元,同比增长31%;2025年一季度,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8%。

2025年07月19日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部分区域有20kV),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充分支持、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等趋势推动下,国内电网投资维持高位和稳步发展,拉动配电网市场需求。

2025年06月26日
重资产包袱或将弱化 我国换电站行业保有量过千座 2026年蔚来或实现盈亏平衡

重资产包袱或将弱化 我国换电站行业保有量过千座 2026年蔚来或实现盈亏平衡

在“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延续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为换电站行业带来强劲动力。然而,换电模式的本质属于重资产,主要体现效率和成本。不过,近几年来,国内车企通过各种方法提升用户提升充电频次和打通产业链等方式,以求其换电站达到盈利点。长远来看,规模的扩大可以弱化换电站重资产的包袱,

2025年06月17日
全球AIDC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HVDC行业将不断渗透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 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全球AIDC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HVDC行业将不断渗透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 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伴随着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及云厂加大资本开支投入,AIDC(AI数据中心)建设提速,根据预测,2023-2027年全球AI算力中心装机容量将由2GW增长至21GW。这种爆发式增长给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需求,而HVDC完美适配AIDC需求,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6月10日
技术突破、投资额增多 我国核电行业建设进入高峰期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技术突破、投资额增多 我国核电行业建设进入高峰期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核能发电具有高效稳定、低碳清洁等优势,随着核电技术成熟,安全性大幅提升,2019年以来我国核电核准提速,目前我国在建机组装机容量已连续 18 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建设进入高峰期,资本开支处于高位,发电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