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现状分析


        锂动力电池行业快速生长,产能迅速增加 

        2016 年中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合计达到 30.5Gwh,同比大幅度增长 79.4%。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爆,带动锂动力电池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2017 年底动力电池规划总产能将达 230.1GWh,同比增长 127.8%,我们预判年底有效总产能约为 170-180GWh,动力电池的供给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过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公司层面,预计 2017 年底产能超 8GWh 的公司可达 10 家以上,龙头企业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沃特玛(20.4GWh)、CATL(18GWh)、比亚迪(16GWh)继续位列前三。

        2016 年锂电池前十家企业合计出货量达到 23.8Gwh,占全部出货量的比重高达 78%,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日益提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正极材料举足轻重,相关产能扩张迅速 
        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占电芯成本的比例在 30%左右。常用的正极材料有磷酸铁锂、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四种材料,钴酸锂主要应用于电子领域,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和锰酸锂材料应用于动力电池。 

        GBII 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 16.16 万吨,其中磷酸铁锂的产量 5.7 万吨,同比增长 75%;三元材料产量 5.43 万吨,同比增长 49%。产能方面,湖南杉杉有 3.3 万吨正极材料产能,位居第一;2017 年以来,厦门钨业、当升科技、科恒股份、天赐材料等多家企业在国内投扩建正极材料,产能规划近 36 万吨,未来市场上将出现中低端正极材料的产能过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元材料是正极材料未来方向,占比迅速爬升 
        2017 年 3 月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 年动力电池的系统比能量要达到 260Wh/Kg,较现有水平翻一倍;2025 年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 500Wh/Kg;现有体系中,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超过 200Wh/kg,磷酸铁锂为 160Wh/kg,而且三元的成本、售价与磷酸铁锂电池基本相当。行业内普遍认为三元电池是实现 2020 年目标最可行的技术路线。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7 年底磷酸铁锂电池新增产能 53.2GWh,扩产后产能达 124.91GWh,占总产能比例为 54%,同比下滑 8 个百分点;三元电池新增产能 57.5GWh,扩产后 94.69GWh,同比增加 9 个百分点;其他类型(主要是钴酸锂、锰酸锂)电池新增产能约 2.1GWh,扩产后约为 10.5GWh,占比降至 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锂电车龙头与下游车企深度绑定构筑护城河,马太效应让强者更强 
        龙头动力锂电池企业加具备产能规模与资本方面的竞争优势,通过建立联盟、参股
        整车厂、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深度绑定产业链条下游车企,构建稳定的供应链条,实现市场卡位。 
        (1)联盟推广。沃特玛建立创新联盟,通过多环节供应商之间配套互补建立护城河。

        (2)参股车企。国轩高科参股北汽新能源,取得 EC180 等车型供应权。 

        (3)合资建厂。CATL 联手上汽集团新设动力电池公司和电池 PACK 公司,深度绑定上汽。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铺路,示范先行 我国漂浮式风电行业迎来规模化破局前夜

政策铺路,示范先行 我国漂浮式风电行业迎来规模化破局前夜

我国漂浮式风电行业正迎来从“技术示范”迈向“规模化开发”的关键转折点。这一进程的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于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政策的突破,该政策从制度上厘清了深远海风电用海与其他海洋活动的权属关系,为项目开发扫清了根本性障碍。在此基础上,沿海各省份已积极展开布局,广西、上海、广东等地密集启动了大批国管海域项目的前期工作,预示着

2025年10月22日
从“强制配储”到“盈利驱动” 我国共享储能电站行业将开启商业化新纪元

从“强制配储”到“盈利驱动” 我国共享储能电站行业将开启商业化新纪元

当前,我国储能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行业发展动力正从“政策强制配储”转向“市场化盈利驱动”。早期为保障新能源消纳而推行的强制配储政策,虽成效显著,却也暴露出项目利用率低、经济性差等结构性困境。在此背景下,共享储能电站作为一种创新的业态应运而生,它通过第三方投资、集中建设、开放共享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分散式储能的痛

2025年10月22日
深海“风起” 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行业高歌猛进 三足鼎立竞争格局或解构

深海“风起” 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行业高歌猛进 三足鼎立竞争格局或解构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呈现风机容量跨越式增长、风电场址向深海拓展两大显著特点。我国海上风电在2019年9月底实现累计并网容量超9GW,提前15个月完成”十三五“装机目标,2020年我国已成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第二多的国家,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全球海上总装机的一半;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量达到41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为315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6%。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当前,我国光热发电行业正站在从示范走向规模化的门槛上,短期发展依然高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明晰和扶持,但如果通过多能互补模式和市场化机制破解成本和盈利难题,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08月25日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随着雅江水电站工程的正式启动,中国能源发展规划逐渐清晰,电力供应和需求都近乎无限的未来。不过,2025年“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覆盖汽车、光伏、钢铁、水泥、电池、塑料、煤炭等重点行业,其中不缺乏高用电量行业。根据相关资料预测,此次“反内卷”政策预计对相关高耗能行业年用电量合计减少约12

2025年08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