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铅酸蓄电池的比较优势和不足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铅酸蓄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铅酸蓄电池是工业化最早的二次电池,自1859 年发明至今已经有150 多年的历史,但是该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

 

       铅酸蓄电池是化学电池中市场份额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电池,特别是在起动和大型储能等应用领域,在较长时间尚难以被其他新型电池替代。铅酸蓄电池价格较低,具有技术成熟、高低温性能优异、稳定可靠、安全性高、资源再利用性好等比较优势,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相对于其他电池金属材料,铅资源比较丰富,铅储量和再生铅保证铅酸蓄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年限相对较长,铅酸蓄电池大量应用,较长时间内不会造成铅资源短缺。

       铅酸蓄电池不足之处在于:能量密度偏低、循环寿命偏短,主要原材料铅是一类有毒物质,电池生产和再生铅加工过程中存在铅污染风险,管理不善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新结构的应用,铅碳电池、双极性电池、非铅板栅电池等先进铅酸蓄电池的不断问世,改变了质量能量比偏低、循环寿命较短等不足,并且随着法规制度的逐步健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铅污染的风险也可防可控。为铅酸蓄电池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铅酸蓄电池仍将在备用电源、储能、起动、动力等应用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1)铅酸蓄电池的比较优势

       ①性能比较优势

       目前,大规模产业化的二次电池主要有铅酸蓄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镉镍电池含有剧毒元素镉,已逐步被其他电池所替代。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这三类电池性能比较如下表所示:

 

       相较于其他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主要有以下性能比较优势:

       A、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时间最长、技术最成熟的电池,性能稳定、可靠,适用性好;

       B、采用稀硫酸作电解液,无可燃性,电池采用常压或低压设计,安全性好;

       C、工作电压较高、工作温度范围较宽,适用于混合电动车(HEV)等高倍率放电应用;

       D、能浮充电使用,浅充浅放电性能优异,适用于不间断电源(UPS)、新能源储能、电网削峰填谷等领域;

       E、大容量电池技术成熟,能制成数千安时的电池,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便利。

       ②成本比较优势

       铅酸蓄电池是最廉价的二次电池,单位能量的价格是锂离子电池或氢镍电池的1/3 左右。此外,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成分为铅和铅的化合物,铅含量高达电池总质量的60%以上,废旧电池的残值较高,回收价格超过新电池的30%,因此铅酸蓄电池的综合成本更低。

       ③再生利用比较优势

       铅酸蓄电池组成简单,再生技术成熟,回收价值高,是最容易实现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电池。全球再生铅产量已经超过原生铅产量,美国废铅酸蓄电池铅的再利用率已超过98.5%,我国废铅酸蓄电池的再利用率也达到90%以上。

       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多为小型电池,且组成复杂,再生成本高,回收难度大,再生产业难以实现市场化运营。目前,前述电池全球的平均回收比例不足20%,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多数国家尚未实现有效回收和再生。

       (2)铅酸蓄电池的不足

       ①能量密度偏低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偏低,能量密度只有为锂离子电池的1/3 左右,氢镍电池的1/2 左右,并且体积较大,不适宜在质量轻、体积小的场合使用。

       未来,铅酸蓄电池能量密度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泡沫碳等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铅酸蓄电池。

       ②循环寿命偏短

       传统铅酸蓄电池循环寿命较短,理论循环次数为锂离子电池1/3 左右。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的空间仍然比较大,特别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如双极性铅酸蓄电池、铅碳电池等。

       ③产业链存在铅污染风险

       铅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铅占电池质量的60%以上,全球铅酸蓄电池的用铅量占总用铅量的80%以上。铅为重金属,铅酸蓄电池制造产业链(包括原生铅冶炼、电池制造、电池回收、再生铅冶炼)存在较高的铅污染风险,管理不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为315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6%。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当前,我国光热发电行业正站在从示范走向规模化的门槛上,短期发展依然高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明晰和扶持,但如果通过多能互补模式和市场化机制破解成本和盈利难题,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08月25日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随着雅江水电站工程的正式启动,中国能源发展规划逐渐清晰,电力供应和需求都近乎无限的未来。不过,2025年“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覆盖汽车、光伏、钢铁、水泥、电池、塑料、煤炭等重点行业,其中不缺乏高用电量行业。根据相关资料预测,此次“反内卷”政策预计对相关高耗能行业年用电量合计减少约12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自2023年以来,受益煤炭价格下行及用电旺季催化,我国火电行业进入了业绩修复与战略转型的机遇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达656亿元,同比增长31%;2025年一季度,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8%。

2025年07月19日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部分区域有20kV),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充分支持、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等趋势推动下,国内电网投资维持高位和稳步发展,拉动配电网市场需求。

2025年06月26日
重资产包袱或将弱化 我国换电站行业保有量过千座 2026年蔚来或实现盈亏平衡

重资产包袱或将弱化 我国换电站行业保有量过千座 2026年蔚来或实现盈亏平衡

在“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延续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为换电站行业带来强劲动力。然而,换电模式的本质属于重资产,主要体现效率和成本。不过,近几年来,国内车企通过各种方法提升用户提升充电频次和打通产业链等方式,以求其换电站达到盈利点。长远来看,规模的扩大可以弱化换电站重资产的包袱,

2025年06月17日
全球AIDC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HVDC行业将不断渗透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 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全球AIDC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HVDC行业将不断渗透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 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伴随着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及云厂加大资本开支投入,AIDC(AI数据中心)建设提速,根据预测,2023-2027年全球AI算力中心装机容量将由2GW增长至21GW。这种爆发式增长给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需求,而HVDC完美适配AIDC需求,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6月10日
技术突破、投资额增多 我国核电行业建设进入高峰期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技术突破、投资额增多 我国核电行业建设进入高峰期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核能发电具有高效稳定、低碳清洁等优势,随着核电技术成熟,安全性大幅提升,2019年以来我国核电核准提速,目前我国在建机组装机容量已连续 18 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建设进入高峰期,资本开支处于高位,发电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