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风电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空间分析(图)

      17年装机下滑系弃风限制与装机结构调整。2017年西北部风电大省因红色预警限制,新增规模大幅收缩,增量项目向中东部转移,又因低风速区项目建设周期拉长,致使2017年全国新增装机15.02GW,同比下滑36%。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风电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弃风限电与新增装机整体呈负相关关系。风电行业的历史情况显示,弃风限电高点之后两年会出现新增装机高点,而新增装机高点的出现意味着弃风限电率又会进入上行通道,两者互成反向增长,并不断反复循环。

图:过去十年风电行业一直出现限电率和装机量增速背离的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火电灵活性改造有望突破历史规律,实现中长期健康发展。根据能源局电力司相关负责人的公开发言,本次灵活性改造在2020年总量将达到2.1亿千瓦,实际火电调峰能力达20%。以弃风限电率5%,火电灵活性改造空间20%,改造装机2.1亿千瓦为2020年的假设前提,以当前三北地区火电利用小时数为基准,我们计算得到2017-20年火电可分别腾出72,432,936和1512亿千瓦时。假设全国风电弃风限电率2020年下降到5%,装机达到能源局规划的2.6亿千瓦,需要新增消纳风电空间4年合计数为1491亿千瓦时。可见火电灵活性改造腾出的空间足够覆盖新增风电消纳的需求,有望实现行业中长期稳健发展。

表:火电灵活性改造可以腾出足够的空间来消纳风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火电的灵活性改造是能够对三北区域弃风限电改善起到立杆见影和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电网工具箱中最具有确定性的选项,这是行业出现的新变化,能够帮助风电行业走出此前的产业循环,即便在其他边际条件不出现变化的情况下。

图:未来三年装机与限电率预测:限电缓慢下降,装机稳步上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海上风电规模、价格、储备三重优势利好行业龙头。1)海上风场由于无空间限制单体规模可达到200-300MW,处于理论最优区间,其经济效益远高于单体50MW的低风速项目。另一方面,海风湍流强度低,风场使用寿命延长。陆上设计寿命20年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运营25~30年。2)16年电价调整政策中,对光伏、陆上风电的标杆电价均做下调,但海上风电标杆电价未作调整。电价调整顾虑打消后,各大厂商积极性不断提振。3)14年发布的海上风电开发方案涉及44个项目,规模超过10GW。经过2年多的审批手续后,于16年起陆续开工建设。我们预计本批海上项目储备将在2020年前完成并网,未来持续高增长,复合增速可达57%。与此同时,海上风电项目对风机质量及大型化要求越来越严,产业链集中度将向龙头企业提升,利好拥有质量、品牌优势且能提供运维服务的风电制造商。

图:8省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合计超10GW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分散式风电从无到有,助力行业加速增长。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判断,我们预计2018年将有分散式鼓励政策出台,中国分散式风电建设将从2018年开启帷幕,2018年1月,中国首个分散式风电在辽宁落地,装机规模为7.5MW,而在此之前中国分散式风电装机规模为0。根据能源局的最新政策,分散式风电具备不占核准指标的优势。目前,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已规划2018-2020年分散式建设规模超过7GW,预计2020年前累计装机20GW。

图:2018-2020年风电行业复苏,装机规模恢复到25-45GW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西北限电情况下,项目向中东部转移,而中东部风资源富集区域多为山地,建设难度加大,建设周期拉长。作为在中东部地区集中式的有效补充,分散式风电成为重要选项。随着技术进步,扩大风资源利用范围,更多低风速+平坦+临近负荷中心的风资源可以被“分散式”的形式充分利用。政策密集加码,行业趋势结构性转变、技术进步叠加观念转变,分散式风电蓄势待发。且因不占指标、投资门槛低、具备经济性、政策扶持(简政+市场化交易)等,分散式风电的开发价值逐步体现。预计2018年在分散式的助力下,全年风电装机有望达到25GW。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Y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9%。估计在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188.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同时为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革新、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我国光伏发电已逐渐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装机容量得到大幅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77.17GW‌‌,同比增长2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5.7 GW,同比增长45.32%。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换电站行业发展现状:保有量不断上升 多方企业积极布局 蔚来数量领先

我国换电站行业发展现状:保有量不断上升 多方企业积极布局 蔚来数量领先

按企业性质不同,目前我国换电站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以蔚来、吉利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二是以奥动、伯坦科技等为代表的第三方运营商;三是以中石化、协鑫能科等为代表的能源企业;四是电池制造商,主要以宁德时代为代表。其中,蔚来凭借着换电技术和丰厚的经验积累等优势,换电站数量遥遥领先其他企业,领跑我国换电站市场。数据

2025年01月06日
特高压建设推进给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角钢塔占比最高 市场格局两极分化

特高压建设推进给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角钢塔占比最高 市场格局两极分化

近年来,我国输配电线路建设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带动了电力铁塔(输电线路铁塔)市场的持续繁荣。特高压放量为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我国特高压投资额不断扩大,特高压进入建设高峰期,拉动输电线路长度快速增长,使得电力铁塔需求高增。

2025年01月03日
我国沼气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累计装机容量稳升但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

我国沼气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累计装机容量稳升但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

近年来,随着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沼气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不断上升,由2015年的35万千瓦上升至2023年的149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99%。但由于沼气发电普及程度远不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因此其在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始终很小,不超过5%,2023年达到3.38%。

2024年12月31日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投资热情高涨 输电长度及输送电量增加 欧美市场带来出海机遇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投资热情高涨 输电长度及输送电量增加 欧美市场带来出海机遇

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特高压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由34563公里增长至45324公里,预计2024年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达46872公里,较上年同比增长3.4%。

2024年11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