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力行业推动节能减排为治理雾霾出力

      导读:电力行业推动节能减排为治理雾霾出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表示,虽然电力行业是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电力行业更是集中开展污染物治理、促进空气质量好转的重要行业。

      中电联发布的《电力减排研究2013》表明,在雾霾比较严重的京津冀地区,燃煤为主要污染源,约占排放总量的34%。鉴于电力燃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电力行业污染控制将从单一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在防霾治霾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力行业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断下降

      报告指出,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分为直接排出的一次污染源以及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源。由于煤炭燃烧带来大量污染源,所以煤炭消费被指为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表示,虽然电力行业是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电力行业更是集中开展污染物治理、促进空气质量好转的重要行业。

      据中电联统计,近年来,燃煤电厂普遍采用了高效除尘和脱硫设施,除尘器效率普遍高达99.6%。报告对火电厂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进行分析,烟气中颗粒物几乎都是PM10,其中PM2.5的比例为五分之一,据此,以2012年为例,对燃煤电厂所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进行估算,2012年电力行业全年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80万吨。

      报告同样分析了二次细颗粒物排放。燃煤电厂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水溶性粒子气溶胶,是形成二次细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为了达到减排效果,火电厂大规模安装脱硫脱硝装置,脱除效率大幅度提升,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2012年,全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883万吨,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6克/千瓦时,好于美国2011年水平。同时,新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约为4500万千瓦,截至2012年底,累计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约为6.8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0%,比美国2011年高30个百分点。氮氧化物排放948万吨,比上年下降5.5%,2012年新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为0.9亿千瓦,总容量超过2.3亿千瓦。

      中国电力工程学会发布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相关政策建议》预计到2015年,我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约为795万吨,比2010年下降19.2%;氮氧化物排放约为735万吨,比2010年可下降23.0%。

      总体而言,电力行业在发展中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断下降,从烟尘控制看,对PM2.5的平均综合去除率可达97%以上,同时对PM2.5源的控制方面达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排放绩效继续下降,有效控制了由电力生产带来的二次生成的细颗粒物污染。且由于燃煤电厂布局远离城市,除供热电厂外,新建燃煤电厂已不在城市建设,原有的老厂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压小”、“替代供热小锅炉”等措施,对减少PM2.5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同控制电力减排的重要方向

      电力行业虽然在大气污染物控制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我国雾霾进入高发期的大环境下,形势依然严峻。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国火力发电节能减排水平持续提高,平均供电煤耗、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并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几乎完成了全国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其他行业是增排的。而“十二五”对火电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放标准限值比发达国家还严得多。

      王志轩称,目前,电力行业在有效控制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正大规模开展烟气脱硝,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绩效逐年下降。

      由于严于其他行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要求,电力行业在单一污染物的控制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而且单一污染物的控制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形式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协同控制成为推动污染物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在结构源头上,减少煤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可再生能源装机,截至201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已占总容量的28.52%。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燃煤电厂的煤炭利用程度,对烟气系统协同设计,联合控制。

      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博士对此表示,绿色发展、绿色发电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这些污染物必须要被共同控制才能解决包含PM2.5和臭氧的污染问题,同时这也体现了协同控制的重要性。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日趋完善,电力行业污染控制将从单一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将在未来的防霾治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市场竞争调研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13-2017)》由中国报告网节能减排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节能减排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节能减排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节能减排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节能减排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投资热情高涨 输电长度及输送电量增加 欧美市场带来出海机遇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投资热情高涨 输电长度及输送电量增加 欧美市场带来出海机遇

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特高压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由34563公里增长至45324公里,预计2024年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达46872公里,较上年同比增长3.4%。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风电运营行业分析:政策支持及下游需求上升 双因素促进市场降本增效

我国风电运营行业分析:政策支持及下游需求上升 双因素促进市场降本增效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为1410万千瓦;全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6671万千瓦,同比增长19.9%。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43690万千瓦,占全部累计装机容量的92.1%;海上累计装机容量3770万千瓦,占全部累计装机容量的7.9%。

2024年11月01日
我国核电设备行业现状:三代堆基本实现自主可控 “双龙出海”格局正在形成

我国核电设备行业现状:三代堆基本实现自主可控 “双龙出海”格局正在形成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清洁电源,其中核电是电源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近五年来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从而带动了我国核电设备行业规模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由于项目审批开工提速,我国新开工核电机组5台,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949亿元,创近5年最高水平。

2024年10月30日
我国小水电行业:清理整改下数量规模趋于稳定 未来绿色发展是趋势

我国小水电行业:清理整改下数量规模趋于稳定 未来绿色发展是趋势

小水电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商业、居民等用电需求。近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用电总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用电总量从68449亿千瓦时上升至92241亿千瓦时。可见目前市场下游需求强劲,为小水电行业发展来带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4年10月08日
我国水电站行业:水电蓬勃发展下建设加快 目前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我国水电站行业:水电蓬勃发展下建设加快 目前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水电站由水力系统、机械系统和电能产生装置等组成,是实现水能到电能转换的水利枢纽工程。通过水电站水库系统的建设,人为地调节和改变水力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实现对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电站按水源分类,可分为常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潮汐电站;按规模分类,可分为小型水电站、中型水电站、大型水电站。

2024年10月05日
我国不间断电源(UPS)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产品趋向大功率化 行业相对集中

我国不间断电源(UPS)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产品趋向大功率化 行业相对集中

在下游需求的持续释放下,我国不间断电源市场规模迎来稳步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不间断电源市场规模达69.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7%;2023年我国不间断电源市场规模达74.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8%。

2024年09月25日
风口来了? 我国换电行业规模达千亿级 但高成本、标准乱等难题亟待解决

风口来了? 我国换电行业规模达千亿级 但高成本、标准乱等难题亟待解决

根据数据,截止2024年1-8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99.9万台,同比增加52.6%,其中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40.3万台,同比增长20.3%,其中公共充电桩累计保有量326.3万台,同比增长43.6%。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充电行业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2024年09月19日
我国充电桩行业:新能源汽车高景气下建设速度加快 超充成发展新方向

我国充电桩行业:新能源汽车高景气下建设速度加快 超充成发展新方向

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8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99.9万台,同比增加52.6%。其中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40.3万台,同比上升20.3%。

2024年09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