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行业技术发展特点及经营模式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大型化的需求越来越大,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也将带动 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行业技术快速发展。
          
          未来 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技术的发展特点如下:

          1、玻璃薄化技术发展特点

          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设计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往往只有 0.4~0.6mm 的厚度,而传统的显示屏玻璃基板一般在0.5mm左右,加上中间填充液晶形成的液晶面板一般达到1.0mm 至 1.4mm,目前,液晶面板经过减薄厚度减少 50%以上达到 0.4mm 至 0.5mm 左右,而且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未来,在高质量及轻薄化的需求下,需将液晶面板进一步由 0.4mm(或以上)厚度薄化至 0.3mm 以下。

          2、镀膜技术发展特点

          (1)低电阻 ITO 镀膜技术

          ITO 导电玻璃产品由普通 TN/STN 型向中高档 TN/STN 型发展,高档 STN 型产品主要为低电阻 ITO 导电玻璃,方电阻值通常低于 10 欧姆/cm2,对 ITO 膜层厚度和表面缺陷的要求高,技术难度大。

          (2)触摸屏用 ITO 镀膜技术

          用于触摸屏的 ITO 导电膜玻璃要求高电阻、高电阻均匀性、高透过率,其中方电阻值为 500 欧姆/cm2左右,电阻均匀性达到±10%以内,制作难度大。此外,触摸屏还部分使用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等材料,在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等材料上镀膜则需要采用卷绕镀膜技术,技术要求也非常高。

          (3)低温 ITO 镀膜技术

          通常 ITO 镀膜是在玻璃温度为 35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对于 TFT-LCD,因为液晶耐受温度有限,需要采用低温 ITO 镀膜技术,行业内低温 ITO 镀膜时温度通常在 100℃以下,同时为了确保彩色滤光片玻璃的 ITO 膜层的电阻率、透过率和耐化学性等技术性能,彩色滤光片上镀 ITO 膜必须采取专用的低温 ITO 镀膜技术。

          (4)On-Cell 镀膜

          技术原理与 ITO 镀膜基本相同,但 On-Cell 驱动要求高,电阻 25-30 欧姆,在镀膜过程中使用多阴极工艺,为防止触控线路短路与侧蚀,膜层厚度 1300±200 埃,技术实现难度较普通 ITO 镀膜大。

          (5)In-Cell 抗干扰高阻镀膜

          In-Cell 抗干扰高阻镀膜,是一种替代偏光片式抗干扰防静电的新技术,特点在于直接在液晶显示器内部玻璃基板的表面镀膜形成,具体为在镀膜前先使用真空等离子清洗,将 In-Cell 基板表面在真空中清洗干净,去除杂质,然后利用镀膜方法,使用特殊镀膜材料,在过程中加入氮气、氧气等多种反应气体形成一种既具有防触控信号干扰又具有防静电的功能薄膜,电阻达到 10^8 欧姆,透过率98%,抗静电能力达到 8KV 以上,一般可分为 In-Cell 超高组磁控溅射法、In-Cell 超高组线棒溅射法、In-Cell 超高组激光蒸发镀膜法等。In-Cell 抗干扰高阻镀膜技术难度较高,目前业内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非常少。

          3、触控显示一体化技术发展特点

          随着智能手机越做越薄,传统屏幕将会被逐渐淘汰,而触摸显示一体化屏幕则会成为主流。实现触控显示一体化的方式中,全贴合技术是目前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贴合技术主要是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Cell和In-Cell技术方案。

          OGS(One Glass Solution):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ITO 导电膜及传感器的技术,直接将触控功能感应线路蚀刻于盖板玻璃之上,从而减少了一层玻璃基板和一次贴合,因其透光性、轻薄度在普通贴合技术之上,产线投资和产品良率又较内嵌式触摸屏存在一定优势。OGS的优点是技术成熟后可节省较多成本,且能减小触摸屏厚度和重量。目前,OGS各大厂商主要将研发方向往中大尺寸屏幕上转移。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玻璃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图表:传统贴合与基于 OGS 技术贴合对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On-Cell:是将感应线路搭载于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片玻璃上表面,通过在彩色滤光片和偏光片之间形成简单的透明电极图案嵌入触摸屏,不但工艺难度相比 In-Cell 技术有所降低,还可确保产品良率,并且有效显示区域面积不会减少,画质得到提高。On-Cell 技术 先在三星面板产品上得到使用,并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2014 年韩国三星公司发布搭载 On-Cell 技术的 Galaxy 盖世系列旗舰手机,显示分辨率达到 2560×1440。

图表:In-Cell(左)与 On-Cell(右)结构对比(以 TFT-LCD 显示屏结构为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In-Cell:是将触控感应线路搭载于显示面板内部,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片之间形成的盒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能有效减少光学胶等多种材料的使用,增加透光性的同时减少显示器件的厚度。In-Cell 技术首次大规模应用在 iPhone5 手机上,并获得成功。得益于该技术,iPhone5 与 iPhone4S 相比厚度下降 18%达到 7.6mm,重量则下降 20%达到 112g。随后国内大陆地区多家面板、手机厂商也大幅进军 In-Cell 领域,如华为和乐视的主打产品均搭载了 In-Cell 触控系统。In-Cell 技术未来将成为触摸屏企业争取下游客户资源的有利竞争力之一。

图表:iphone5(右)与 iphone4s(左)屏幕结构对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不管是基于 OGS、On-Cell 及 In-Cell 全贴合技术的触控显示产品,一般前期需要经过薄化、镀膜等精加工处理,与 OGS 触控屏相比,On-Cell 触控屏需要在镀膜基础上增加一道黄光加工过程,In-Cell 触控屏则需要进行特别的In-Cell 抗干扰高阻镀膜加工过程。

          二、行业经营模式

          在生产制造方面,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作为平板显示器件及组件制造商生产的重要配套环节,产品并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本行业企业经营模式主要是以销定产的订单型业务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需求,下游客户针对 FPD 光电玻璃不同的终端应用领域,对 FPD 光电玻璃需加工的规格、质量和性能有着特殊要求,企业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订单组织定制化生产。


          在采购方面,本行业主要采购氢氟酸、浓硫酸、抛光粉等基础原材料,这些产品均为常用材料,可直接向国内供应商采购,市场供应充足。企业的采购一般由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性能要求直接从原材料生产厂家或其代理、经销商处采购。

          在销售方面,本行业主要为液晶面板制造商、触摸屏制造商及其他需求方提供光电玻璃薄化、镀膜、黄光、切割等精加工服务,上游与下游行业均为液晶面板制造业、触摸屏制造业等。通常情况下,以中高端客户为主的成熟企业,其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销售的重点在于大客户维护和技术服务;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的压力较大,采用直销经销并存的销售模式。
三、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产品的应用范围广泛,终端应用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整个行业周期性与终端应用市场关联度很高,而终端应用市场的发展受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整体经济环境发展良好时,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市场销售量增加,带动 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行业业绩上升。相反,当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时,消费者购买量持续下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销售随之减少,使 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行业业绩下降。因此,本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息息相关,行业周期性同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基本一致。

          3、区域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平板显示行业生产地域性明显,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工业基础配套较好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地区,如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地方政策影响,同时为了降低运输时间与运输成本,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企业呈现往内地迁移的趋势,目前该类企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在设厂时会考虑运输半径,此类聚集地区通过完善的产业化经营及周边配套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形成了行业内几家骨干企业。

          4、季节性

          由于 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行业的生产具有“以需定产”的特点,因此行业的季节性同终端应用产品销售的季节性关联性较强。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消费电子产品般受重大节假日的影响较为显著,都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消费,一般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处于销售旺季。如果行业内公司不能很好的优化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将导致产能不能充分发挥,出现一定的季节性淡旺季波动特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为315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6%。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当前,我国光热发电行业正站在从示范走向规模化的门槛上,短期发展依然高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明晰和扶持,但如果通过多能互补模式和市场化机制破解成本和盈利难题,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08月25日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随着雅江水电站工程的正式启动,中国能源发展规划逐渐清晰,电力供应和需求都近乎无限的未来。不过,2025年“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覆盖汽车、光伏、钢铁、水泥、电池、塑料、煤炭等重点行业,其中不缺乏高用电量行业。根据相关资料预测,此次“反内卷”政策预计对相关高耗能行业年用电量合计减少约12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自2023年以来,受益煤炭价格下行及用电旺季催化,我国火电行业进入了业绩修复与战略转型的机遇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达656亿元,同比增长31%;2025年一季度,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8%。

2025年07月19日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部分区域有20kV),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充分支持、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等趋势推动下,国内电网投资维持高位和稳步发展,拉动配电网市场需求。

2025年06月26日
重资产包袱或将弱化 我国换电站行业保有量过千座 2026年蔚来或实现盈亏平衡

重资产包袱或将弱化 我国换电站行业保有量过千座 2026年蔚来或实现盈亏平衡

在“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延续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为换电站行业带来强劲动力。然而,换电模式的本质属于重资产,主要体现效率和成本。不过,近几年来,国内车企通过各种方法提升用户提升充电频次和打通产业链等方式,以求其换电站达到盈利点。长远来看,规模的扩大可以弱化换电站重资产的包袱,

2025年06月17日
全球AIDC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HVDC行业将不断渗透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 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全球AIDC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HVDC行业将不断渗透 头部企业差异化布局 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伴随着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及云厂加大资本开支投入,AIDC(AI数据中心)建设提速,根据预测,2023-2027年全球AI算力中心装机容量将由2GW增长至21GW。这种爆发式增长给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需求,而HVDC完美适配AIDC需求,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6月10日
技术突破、投资额增多 我国核电行业建设进入高峰期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技术突破、投资额增多 我国核电行业建设进入高峰期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核能发电具有高效稳定、低碳清洁等优势,随着核电技术成熟,安全性大幅提升,2019年以来我国核电核准提速,目前我国在建机组装机容量已连续 18 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建设进入高峰期,资本开支处于高位,发电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