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技术特征及产业链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水平与技术特点


          根据并网方式的不同,太阳能光伏电站一般分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离网式光伏电站。目前在我国 为广泛应用的是集中式光伏电站,其特点为发出的电能直接升压并入电网,由电网公司收购并统一调度分配。目前在我国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一般在 10MW 以上,而 100MW 的超大规模光伏电站也在日益增多。而在德国等技术先进、但土地资源紧缺的欧洲发达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更多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形式出现。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相对于集中式光伏电站较小,多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屋顶电站为主,其特点为用户侧低压并网,自发自用,并可以实现余量上网。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一般在 1MW 以上,10MW 以下。离网式光伏电站的特点为用电系统不并入电网,而通过蓄电池储能等技术来实现局部场所的太阳能电力自发自用,太阳能路灯是其常见的应用方式,此外,在部分电网尚未覆盖的偏远地区,离网式光伏电站也有用武之地。

          二、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行业周期性

          由于光伏产业链的下游光伏发电市场繁荣程度直接影响整个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兴衰,而在国家各项支持政策稳定的情况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规模、上网价格均有稳定的预期和保障,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没有明显的周期性。从长远来看,光伏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

          2、行业区域性

          光伏行业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仍然是最主要的光伏发电市场,而中国、日本、美国的发电市场近年来增长迅速。在中国,目前大部分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大型地面集中式电站的形式分布在光照资源充足、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地区。随着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力度的加大,东部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在不断拓展。

          3、行业季节性

          对于已建成光伏电站的发电情况来说,由于季节更替带来的太阳能辐射变化和温度变化,一般来说在太阳辐射能量较小的冬季,太阳能光伏电站发出的电力较少;而在另外三个季节,发电量明显增多。

          三、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图表:太阳能发电产业链流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1、行业上游

          对于太阳能光伏电站投资运营来说,其上游行业主要为太阳能组件、配件生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核心部分为太阳能组件,而太阳能光伏电站配件主要为逆变器、太阳能组件支架、线缆等。

          太阳能组件的核心部分为太阳能电池,目前,市场仍然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为主流。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为多晶硅片。多晶硅片的价格则取决于多晶硅料的价格。因此,上游多晶硅行业的波动将 终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直至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

          根据工信部 2017 年 3 月 2 日发布的《2016 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2016年多晶硅产量 19.4 万吨,同比增长 17.5%;硅片产量约 63GW,同比增长 31.2%,光伏电池产量约为 49GW,同比增长 19.5%,光伏组件产量约为 53GW,同比增长 20.7%。国内前五家多晶硅企业平均毛利率超 20%,前 10 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 15%,部分生产辅材企业毛利甚至超过 25%,进入规范条件的组件企业平均利润率同比增加 3 个百分点,31 家上市光伏企业中,有 9 家增幅超过 100%。多晶硅平均生产能耗继续下降,骨干企业生产能耗已下降至 80 度电/千克的国际先进水平。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双轮驱动下,我国先进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已下降至 70 元/千克以下,晶体硅组件生产成本下降至 2.5 元/瓦以下,资源较好地区的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至 0.65 元/度水平,不断逼近平价上网。

图表:国内组件价格走势(元/W)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是组件产量大国,从全球格局来看,占绝对优势。2016 年全球前十大组件厂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九个位置。全年总产能达到 44.2GW,总产量达到34.6GW。

图表:2016 年全球十大组件厂商产量排名(GW)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下游

          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下游主要为电网公司,以及企业和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标杆上网电价和补贴政策由政府制定,稳定性较强。因此,国家对太阳能标杆上网电价的补贴政策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和繁荣程度。

          我国光伏发电的标杆上网电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电网公司对太阳能电力应全部收购,行业下游比较稳定。从近两年来的政策导向可以看出,国家目前产业发展方向重点为东部分布式电站,因此,分布式发电会逐渐成为今后行业下游发展的重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组件行业:下游需求旺盛 市场竞争格局完全尚未定型

我国光伏组件行业:下游需求旺盛 市场竞争格局完全尚未定型

近年来,受益于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我国光伏组件市场需求旺盛,带动出货量持续增长,且增速逐渐加快。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出货量达到499GW,同比增长72.84%。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近年来其出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由2018年的71.42%增长至2022年的83.1%。

2024年05月15日
我国火电灵活性改造行业分析:政策多维度助推 “十四五”市场空间超百亿

我国火电灵活性改造行业分析:政策多维度助推 “十四五”市场空间超百亿

按照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完成灵活性改造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4000万千瓦,促进新能源消纳,实现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1.5亿千瓦,其中重点对“三北”地区30万千瓦级和部分60万千级燃煤机组进行灵活性。

2024年04月28日
我国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且分布集中 政策支持下行业未来可期

我国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且分布集中 政策支持下行业未来可期

分散式风电和陆上集中式风电、海上风电被称为作拉动国内风电规模化发展的“三驾马车”。经过行业抢装后,陆上集中式风电成为主力,海上风电发展热火朝天,而分散式风电虽累计装机容量高增,但其已投产项目的装机容量仍不足全部风电并网容量的1%,远低于欧洲的建设规模。

2024年04月02日
我国水电行业:发电量充足 持续推动小型水电站绿色发展

我国水电行业:发电量充足 持续推动小型水电站绿色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水电行业得到快速增长,装机容量稳定增长。到目前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位居全球前列。数据显示,截至到2023年,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2154万千瓦,同比增长1.8%,在我国能源装机结构中的比重约为14.43%。

2024年03月14日
全球电动船舶行业分析 欧洲规模最大 中国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全球电动船舶行业分析 欧洲规模最大 中国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2023年在全球电动船舶行业市场中占比约37.9%;亚洲地区受益于中国、日本的电动船舶行业发展,目前在全球电动船舶市场中占比29.22%;北美地区目前电动船舶市场主要集中于湖泊用小型电动船,在全球占比21.80%。

2024年02月19日
装机规模南迁 隔墙售电、虚拟电厂为分布式光伏行业并网消纳提供解决方案

装机规模南迁 隔墙售电、虚拟电厂为分布式光伏行业并网消纳提供解决方案

而具体从区域装机容量规模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分布式光伏行业呈现由北及南的变化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我国分布式装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浙江、江苏、河北等华东及华北省份,前五大省份合计装机占比超过60%。

2024年02月19日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装机规模高增确定性走强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装机规模高增确定性走强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风电市场新增装机容量约77.6GW,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68.8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8.77GW;2023年,预计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15GW。增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地区陆风新增装机容量由2021年的12.75GW下滑至2022年的8.6GW;

2024年02月06日
我国充电桩行业现状分析:私人充电桩配建迎来快速增长 市场向头部企业倾斜

我国充电桩行业现状分析:私人充电桩配建迎来快速增长 市场向头部企业倾斜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发展推动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渗透,保有量高速增长,国内充电桩供给端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由91.3万辆增长784.0万辆。2022年、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暴增,分别超1000万辆、2000万辆。

2024年01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