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集成电路产业链与两种主要业务模式分析

        导读:集成电路产业链与两种主要业务模式分析。集成电路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及测试三个主要环节。集成电路生产流程是以电路设计为主导,由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设计出集成电路,然后委托芯片制造厂生产晶圆,再委托封装厂进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最后销售给电子整机产品生产企业,其中制造与封装过程中,需要利用许多高精设备和高纯度材料。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集成电路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及测试三个主要环节。集成电路生产流程是以电路设计为主导,由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设计出集成电路,然后委托芯片制造厂生产晶圆,再委托封装厂进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最后销售给电子整机产品生产企业,其中制造与封装过程中,需要利用许多高精设备和高纯度材料。

 

        2015 年集成电路三大领域均呈增长的态势。设计业增速最快,销售额 21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55%;芯片制造业销售收额 14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54%;封装测试业销售额 22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19%。

 

        从产业链比重来看,我国目前设计业占比增长最快,封测比重有所下滑,制造大体保持稳定。2015 年我国设计所占比重达到 36.70%,制造比重为 24,95%,封装测试业所占比重则为 38.34%,结构逐步趋于优化。

 

        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指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从而要求集成电路尺寸不断变小。业内普遍认为 5nm 工艺将是极限,此时晶体管就只有10 个原子大小,接近物理极限了。目前,业界对半导体工艺的研究已经到了 10nm 以下,Intel 准备在 2017 年后开始使用 7nm 工艺,而这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半导体行业目前有了两种主要业务模式,一种是 IDM 整合元件制造商(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模式,即一家公司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另一种是垂直分工模式,即 Fabless+Foundry+封测厂商。

        一、IDM 就是指 Intel 和三星这种拥有自己的晶圆厂,能够一手包办 IC 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投向消费者市场五个环节的厂商。

        二、Fabless 则是指有能力设计芯片架构,但是却没有晶圆厂生产芯片,需要找代工厂代为生产的厂商,知名的有 Qualcomm、苹果和华为。

        三、代工厂(Foundry)则是无芯片设计能力,但有晶圆生产技术的厂商,代表公司是台积电。

        四、封测厂商,就是专注于封装测试环节的公司,典型的有日月光、长电科技等。

 

        由于半导体的生产线必须时刻保持其运转而不能根据订单多少轻易关停,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足够的订单,生产线只能空转而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随着半导体业趋于接近摩尔定律的终点(物理极限),其研发、建设和运营成本迅速上升,此时代工厂技术和成本优势得到有效体现。受到 Fabless 盈利模式灵活、轻便和高利润率的启发,越来越多 IDM 厂诸如 TI、Renesas、STM 等纷纷转型 Fab Lite(轻晶圆厂),即将部分生产和设计业务外包。

        IC Insights 数据显示 0.13um 制程时代全球有 22 家 IDM 厂。随着 IDM 朝轻晶圆厂发展趋势成型,IDM 厂数量急遽减少,至 45nm 制程时代,全球 IDM 厂仅剩 9 家,迈入 22/20nm 制程将仅存英特尔及三星两家 IDM。

 

        Fabless 模式使“轻资产重设计”的运营模式成为 IC 市场的主流趋势,较低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灵活的企业战略以及低廉的运营成本使其保持较高的的业绩增速。从经营业绩角度来看,自 1999 年至 2014 年,fabless 几乎始终保持高于 IDM的营收增速,其中 IDM 的 CAGR 为 3%,而 fabless 的 CAGR 为 1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铺路,示范先行 我国漂浮式风电行业迎来规模化破局前夜

政策铺路,示范先行 我国漂浮式风电行业迎来规模化破局前夜

我国漂浮式风电行业正迎来从“技术示范”迈向“规模化开发”的关键转折点。这一进程的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于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政策的突破,该政策从制度上厘清了深远海风电用海与其他海洋活动的权属关系,为项目开发扫清了根本性障碍。在此基础上,沿海各省份已积极展开布局,广西、上海、广东等地密集启动了大批国管海域项目的前期工作,预示着

2025年10月22日
从“强制配储”到“盈利驱动” 我国共享储能电站行业将开启商业化新纪元

从“强制配储”到“盈利驱动” 我国共享储能电站行业将开启商业化新纪元

当前,我国储能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行业发展动力正从“政策强制配储”转向“市场化盈利驱动”。早期为保障新能源消纳而推行的强制配储政策,虽成效显著,却也暴露出项目利用率低、经济性差等结构性困境。在此背景下,共享储能电站作为一种创新的业态应运而生,它通过第三方投资、集中建设、开放共享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分散式储能的痛

2025年10月22日
深海“风起” 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行业高歌猛进 三足鼎立竞争格局或解构

深海“风起” 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行业高歌猛进 三足鼎立竞争格局或解构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呈现风机容量跨越式增长、风电场址向深海拓展两大显著特点。我国海上风电在2019年9月底实现累计并网容量超9GW,提前15个月完成”十三五“装机目标,2020年我国已成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第二多的国家,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全球海上总装机的一半;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量达到41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我国数字电网提效及增消纳作用突出 行业前景明朗 企业正加大投资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为315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6%。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分析:政策+新建项目规模增加 装机规模出现波动

当前,我国光热发电行业正站在从示范走向规模化的门槛上,短期发展依然高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明晰和扶持,但如果通过多能互补模式和市场化机制破解成本和盈利难题,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08月25日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又一世纪工程开工 我国电力行业供需规模增长空间大 “反内卷”政策影响有限

随着雅江水电站工程的正式启动,中国能源发展规划逐渐清晰,电力供应和需求都近乎无限的未来。不过,2025年“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覆盖汽车、光伏、钢铁、水泥、电池、塑料、煤炭等重点行业,其中不缺乏高用电量行业。根据相关资料预测,此次“反内卷”政策预计对相关高耗能行业年用电量合计减少约12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我国火电行业处于业绩修复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从“电量主力”转型为“调节资源”

自2023年以来,受益煤炭价格下行及用电旺季催化,我国火电行业进入了业绩修复与战略转型的机遇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达656亿元,同比增长31%;2025年一季度,我国火电行业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8%。

2025年07月19日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政策支持及用电需求增长 电网投资维持高位拉动智能配电网行业稳步发展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部分区域有20kV),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充分支持、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等趋势推动下,国内电网投资维持高位和稳步发展,拉动配电网市场需求。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