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中国电力生产供应市场运营年度回顾总结

        导读:2013年中国电力生产供应市场运营年度回顾总结, 2013年用电量或达5.3万亿千瓦;新能源发电仍是焦点;2012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52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受工业增长放缓影响,用电占比达到73.7%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5%,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1%。

中国电力建设市场产销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


2013年用电量或达5.3万亿千瓦

        报告预计,201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3—5.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9.0%。全国新增发电装机总规模约7900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分别新增容量1982、3538、536、1570和281万千瓦。2013年底,全国装机容量或将达到12.1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分别占全国总装机的21.9%、69.4%、1.6%、6.4%和0.7%。火电装机比重自1985年以来首次低于70%。

        就发电小时数而言,报告认为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或将达到4716小时,同比上升131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达到5149小时,同比上升82小时。

        “明年全国电力供需或总体平衡,若夏季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则华北、华东电网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偏紧,需要加大跨区支援力度。”国网能源研究院电力供需分析预测课题组一位专家表示,“各省级电网中,京津唐、河北南、浙江和重庆电网可能会出现电力供需偏紧。辽宁、福建由于核电机组的投运,电力富余。”

        一位电力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受经济稳中求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等因素影响,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不会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国电力需求增速也将比2012年有所提高。”他说。

新能源发电仍是焦点

        据上述国网能源研究院人士透露,2013年,新能源发电规范有序发展仍是电力行业的焦点与难点。“受新能源发电特性与负荷特性不匹配的制约,新能源大规模甚至无序发展将给消纳带来更大压力。”他说。

        对此,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新能源与电网、与调峰电源的统一规划,建立新能源与电网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投产的有效机制。二是加快风能丰富区域跨区外送通道建设,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三是加快抽水蓄能等调节电源建设,提高系统调峰能力,改善系统经济性。四是完善配套政策,出台风电基地配套跨区消纳电价机制,适当提高风电接网费用的补贴标准,健全用户侧峰谷电价政策,完善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建立抽水蓄能电站合理的成本回收机制。

        “为适应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和各类新型负荷发展,满足多元化用电需求和新能源灵活高效接入,电网智能化建设也应加快。”上述分析人士说。

2012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报告指出,2012年以来,由于用电需求增长趋缓,大部分地区未出现长时间高温高湿天气,同时水电出力快速增加,电煤供应状况明显好于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稳,其中华北、华东、华中电力供需平衡,西北、东北电力供应有富余,仅南方电网上半年受干旱影响电力供需形势偏紧,最大电力缺口达到653万千瓦。

        预计,2012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585小时,同比下降146小时;其中水电3453小时,同比上升424小时;火电5067小时,同比下降227小时。

        “从全社会用电来看,今年增速总体也是呈趋稳态势。”国网人士表示,“今年的社会用电特点是,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保持快速增长,第一、二产业用电增速大幅回落,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

        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52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受工业增长放缓影响,用电占比达到73.7%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5%,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1%;而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增速分别达到11.2%和10.6%,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49%。就全国高耗能行业而言,1—11月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14289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2.1%,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0.6个百分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当时 中国持续引领全球 未来深远海将成市场开发主战场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当时 中国持续引领全球 未来深远海将成市场开发主战场

得益于“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稳步增长,已形成能够支撑每年新增千万千瓦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体系。虽然2021年在经历抢装潮后陷入低谷,海上风电项目延期现象普遍,招标量与装机量呈现明显的背离。但进入2024年以来,受益于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技术快速进步带动经济性不断提升,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持续迅猛发展。尤其是下半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回温 行业正告别“跑马圈地” 步入高效运营和成本优化阶段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回温 行业正告别“跑马圈地” 步入高效运营和成本优化阶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垃圾焚烧处理成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创造清洁电力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2021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随着相关政策出台,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将逐渐回温。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风电狂飙”席卷全球 海上风电成新蓝海 行业迎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期

我国“风电狂飙”席卷全球 海上风电成新蓝海 行业迎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期

当下,碳中和、碳达峰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全球风电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需求迎高景气周期,装机量保持较快增长。

2025年04月10日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带动智能用电行业扩容 技术演进及商业模式创新下应用场景将拓展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带动智能用电行业扩容 技术演进及商业模式创新下应用场景将拓展

近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我国智能用电市场持续扩容。智能用电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设备层由智能电表与专变终端/采集器和集采器共同构成。智能用电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可靠的用电服务,实现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负荷优化、商业建筑节能、居民智能家居。

2025年04月05日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9%。估计在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188.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同时为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革新、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我国光伏发电已逐渐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装机容量得到大幅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77.17GW‌‌,同比增长2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5.7 GW,同比增长45.32%。

2025年0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