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多样化造就农家乐经济一枝独秀,游客要求侧重不一

       一、农家乐行业创新方向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空气清新,环境放松,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农家乐标准英文名为Agritainment。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农家乐数量超过 150 万家,年接待游客 6 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 1 500 亿元人民币,带动 1 500 万农民受益。

       我国的农家乐主要有 2 种类型:一是城镇休闲娱乐型,二是景区依托型,目前主要以城镇休闲娱乐型为主,大多分布在城镇周围,每到周末或其他节假日消费人数急剧增加,是城镇从业人员减压、聚会、休闲的重要场所,也为郊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国农家乐逐渐发展出一些新态势。

       1、农家乐形式多样化

       随着农家乐在全国发展开来,各地农家乐依托当地特色,逐渐发展出多样化农家乐形式。如西柏坡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农家乐结合开发出了红色农家乐;甘肃天水的张川县,以回族民族风情、牛羊养殖为依托,以“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城”为基点,开发回族乡土农家乐旅游产品,推出穆斯林传统宴席“十三花”“十全”、干面锅盔、油托等饮食文化,花儿、付川小曲等文化艺术,以体现特色;上海则重点发展以“游”元素为主的农家乐,立足在游乐项目上突出特色;浙江余姚的南庙村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温室生态农村,以造型别致的“千脚落地”吊脚楼、在田埂上用餐、户外与梅花鹿亲密接触为卖点,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农家野趣;也有学者提出,发展以休闲体育为特色的农家乐等等。

       农家乐形式多样化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农家乐在疫情解封后一枝独秀

       由于2020年初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进入“封闭隔离”状态,导致我国旅游业遭受重大打击,随着疫情解封,旅游业有所回暖,尤其是十一期间,我国旅游人数出现报复性增长,达到去年同期80%左右水平,但是具体来看,位于远离市区的农家乐成为了恢复增长最快的一种旅游形式。主要原因在于,农家乐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和景区,环境相对安全,同时长期封闭在城市的旅客,更想去体验健康休闲的生活,而不是“劳累奔波”。

       二、农家乐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家乐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当地旅游发展程度、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以及农家乐提供的产品等。

       农家乐影响因素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旅游主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家乐发展影响较大,我国的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主要依靠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其中少数民族风情对游客来说魅力最大,而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风情往往在乡村小镇等处保留较好,这就为这些乡村小镇农家乐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游客市场,因此,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程度也是影响农家乐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对于农家乐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方面,如菜品,住宿条件等,另一方面为精神方面,如周边的风景、能提供玩的种类和服务质量等。不同类型游客对于产品质量的侧重点不一致,如短途旅行的农家乐游客,对物质方面的产品质量要求更高,而长途旅行的游客,或者说“景区游客”,则对农家乐周边的风景和游玩更加重视。

       3、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特征就是体现在某些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也是民族旅游的魅力所在,同样的道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农家乐的主要卖点也是如此。因此,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或农家乐时,一定要保护并维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始性、独特性,才能使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实行可持续发展。(fswei)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农家乐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西式快餐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率先进入内地市场,且凭借着“洋气”“高端”等品牌形象大受欢迎,引领了这一品类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2975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7年市场

2025年05月14日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近几年,在国家餐饮消费券拉动下,我国餐饮收入持续上升,连锁化率已经增长到23%。然而,在市场火热的背后,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寒潮”涌动,如头部企业利润下滑、价格两级分化、加盟商相继跑路、投融资市场降温、新店拓展节奏放缓等等。不过,连锁餐饮企业也没有懈怠,开始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出海、开发子品牌等成为各大连锁餐企的关键策

2025年05月14日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疫情政策放开后,各地大力推行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使经济逐渐回到正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我国酒店行业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反映出市场遇冷,这也折射出行业正在遭受“内卷困境”。然而,很多酒店品牌继续选择门店扩张,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

2025年05月09日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与中式复合调味品相比,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较分散,头部尚未形成,市场机会较多。丘比、亨氏等海外品牌处于市场较领先地位,但伴随着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宝立食品、立高食品、倍乐食品、广东百利、联和酱造等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调味品具有“小产品、大市场”的特点,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其中酱油消费呈现高频、刚需、大基数的特点,占调味品的比重维持在20%左右,市场地位稳固。从消费场景看,为追求食物味道的最佳效果,餐饮端调味品人均摄入量较高,对调味品需求最大。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预制菜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454亿元。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2010年以来中国比萨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之势,但渗透率仍较低。以必胜客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在早期将比萨理念引入中国并开始消费者教育与市场开拓,其中必胜客更是以先发优势等成为市场绝对龙头企业。当前,国内市场上比萨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差异化发展为破局之道,而新进入者则又该如何经营?

2025年0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