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主题酒店行业优劣势分析:具备独特主题文化资源 但规模效应不明显

        主题酒店指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集独特性、文化性和体验性为一体,主要可分为六大类。

主题酒店类型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主题酒店发展迅速,传统酒店纷纷向主题酒店转型,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新型酒店,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主题酒店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22亿元,同比增长11%,2020年约为**亿元。

2012-2020年我国主题酒店行业市场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优势分析

        (1)具备独特主题文化资源:主题酒店是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和体验性,每个消费者入住酒店,可以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感受到独特的人文氛围,获得超凡的入住体验。

       (2)运营成本低:以地域特殊性创建的主题酒店员工一般是本地人,本身就长期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员工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培训,很快就能上岗,人工支出低;此外,主题酒店因其独特性,不需要降价来增加住宿率,其推广运营成本低于其它类型酒店。

       (3)容易抓住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空白期:国内主题酒店行业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处于市场空白的阶段,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广阔,竞争力度较小,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主题酒店行业发展优势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劣势分析

       (1)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主题酒店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其与高档酒店有很大的差异,很少有人关注研究,不具备现代企业经营思路等原因,导致服务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水平不高、效益较差、品牌知名度不高。

        (2)市场定位雷同:目前我国大部分主题酒店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地段、产品特点、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进行布局经营,所以导致很多主题酒店都定位于中低档商务客人和旅游客人市场。定位雷同,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千篇一律、服务和管理没有特色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3)规模优势效应不明显:主题酒店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酒店发展新形态,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分布范围也仅仅局限在酒店业比较发达的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市场规模相对而言不是很大。

我国主题酒店行业发展劣势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机遇分析

        (1)消费者观念转变: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在需求—动机—行为链中日益摆脱从众性,主体性特征明显,不再盲目追求高档次,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为主题酒店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传统酒店行业改革迫在眉睫:目前国内酒店业呈现“商品化”发展模式,同行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主题酒店符合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在行业中呈现出强盛的竞争实力,迎合了酒店发展的新方向。

       (3)旅游事业保持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对住宿的需求逐渐加大。在传统酒店无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主题酒店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选择。

        (4)市场需求旺盛:与传统酒店相比,主题酒店更为注重差异化的营造,符合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而市场还处于开发状态,越早进行投资运营其盈利空间越大。

我国主题酒店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威胁分析

        (1)物业成本不断上涨,导致经营成本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物料成本不断上涨,造成企业运作成本连年持续攀升,行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

        (2)国内外经济型酒店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主题酒店消费人群定位与经济性酒店定位有相同的交集,因此在市场竞争中难免会与国内外经济型酒店进行竞争。(shz)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主题酒店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主题酒店行业前景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ia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中餐行业规模持续扩容 下沉市场渗透与供应链出海共筑增长新引擎

我国中餐行业规模持续扩容 下沉市场渗透与供应链出海共筑增长新引擎

中餐稳居我国餐饮市场最大基本盘,且仍在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内地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其中中餐以3.6万亿元的规模占据超六成(65.3%)市场份额,成为绝对主力。并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2027年中餐行业增速将稳定在10%左右,到2028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5.3万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

2025年10月30日
产能收缩+需求复苏 我国食用菌行业回暖 政策推动价值链攀升

产能收缩+需求复苏 我国食用菌行业回暖 政策推动价值链攀升

中国食用菌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当今世界性商业化栽培的十余种食用菌大多起源于中国。中国现为全球食用菌主产国,2024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达4436.6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花椒行业结构性调整加速 需求呈现餐饮驱动、健康导向、终端精细演变路径

我国花椒行业结构性调整加速 需求呈现餐饮驱动、健康导向、终端精细演变路径

伴随生产端的结构性调整,我国花椒主产国地位持续稳固。一方面,花椒品种迭代加速,航天育种培育的"天府红1号"单产提升显著,麻味物质含量达普通品种两倍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研究所推出的"渝椒9号"无刺丰产品种,亩产大幅提升且采摘成本降低,成为南方产区主推品种。另一方面,花椒种植智慧化,四川汉源县建成全国首个花椒5G智慧园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深加工与工厂化成破局关键

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深加工与工厂化成破局关键

2023年,我国双孢蘑菇行业日产量降至916.7吨,延续了下降趋势。在这场结构性调整中,龙头企业众兴菌业以39%的产能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标志着行业集中度正快速提升。产量下降并非简单的市场萎缩,而是生产成本、产业模式、环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调整。展望未来,我国双孢蘑菇行业的发展焦点已从追求规模转向价值提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西餐行业连锁化进程加快 高端市场生存空间不断收窄

我国西餐行业连锁化进程加快 高端市场生存空间不断收窄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西餐逐渐被广大人们群众所接受,市场不断扩大,在餐饮市场中占比不断提升。到目前,西餐已成为我国餐饮行业中重要的细分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餐饮市场中,中餐(含正餐、休闲餐及快餐)占比约70%,西餐及其他非中式餐饮占比约30%。

2025年09月06日
从外卖平台补贴战分析我国餐饮行业现状 供应链成市场竞争分水岭

从外卖平台补贴战分析我国餐饮行业现状 供应链成市场竞争分水岭

进入2025年,各大外卖平台掀起补贴战,为餐饮行业带来巨大流量红利,或将进一步促进持续复苏。4月初,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5月,饿了么也以“超百亿补贴”入局,而新推出的淘宝闪购,以淘系庞大的资源持续加码补贴,拿出500亿投入冲量,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

2025年08月26日
“红海”中寻增量空间 我国民宿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乡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红海”中寻增量空间 我国民宿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乡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在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相关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中国民宿行业迎来关键发展节点,市场规模超过百亿。这也吸引诸多企业入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且同质化严重,导致民宿平均房价与收益呈现“降温”状态。

2025年07月29日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