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概况及细分产业现状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1、电子元器件行业概况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其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电子元器件行业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介于电子整机行业和电子原材料行业之间,其发展的快慢,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对发展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促进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元器件是对各种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的总称,按照工作时是否需要外部能量源,电子元件可以分为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两大类。其中被动元件为不含受控电源的电路组件,包括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主动元件包括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等,其特点是等效电路均含有受控电源。

 
         电子元器件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工业部门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既包括电力、机械、矿冶、交通、化工、轻纺等传统工业,也涵盖航天、激光、通信、高速轨道交通、机器人、电动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通讯设备、消费类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应用产品、汽车电子、机顶盒等产业发展迅猛,同时伴随着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大陆电子元器件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细分领域来看,随着4G、移动支付、信息安全、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另外,LED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半导体领域日益成熟,面板价格止跌、需求关系略有改善等都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起到的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中的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总产值约占电子信息产业的五分之一,电子元器件产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电子元器件产业强劲发展。我国许多门类的电子元器件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位,电子元器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已经成为扬声器、铝电解电容器、显像管、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分立器件等电子元器件的世界生产基地。同时,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上游电子元器件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汽车电子、PDA、互联网应用产品、机顶盒等产品的迅速启动及飞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的发展。在通讯类产品中,移动通信、光通信网络、普通电话等都需要大量的元器件。另外,计算机及相关产品、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的需求依然强劲,这些都将成为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发展的动力。

         根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2015年1-12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2015年度,电子元件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7.8%,电子元件行业销售产值达到18255亿元,2013年至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行业增速情况如下:

 

         2011年至2014年间,我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资产从2011年的18,00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4,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0%,实现了稳固的增长。

 
         2014年我国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为29,348亿元,相比2011年的23,0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4%。

 
         2014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实现利润1553亿元,较2011年的1014亿元相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3%。

 
         2015年度电子信息产品各行业出口整体成下降趋势,然而电子元件、电子器件与通信设备则呈增长态势,在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大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电子元件的出口仍实现了小幅的增长。

 
         在整个电子元器件行业中,被动元件行业约占产值的11%,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大公司,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某些专业领域,已经具有相当强的实力,不论是产品产量还是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民营电子元器件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也实现了飞速发展,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上市公司逐年增多。

电子元器件行业细分行业与主要上市公司如下:

 
         2、电阻行业概况

         电阻器主要用来控制电压和电流,起到降压、分压、限流、隔离、滤波(与电容器配合)、匹配和信号幅度调节等作用,是各类电子不可或缺的元件。

         按电阻体材料分类,电阻器可以分为合金型、薄膜型和合成型三大类。合金型电阻器是指用块状的电阻合金拉制成电阻合金线或者碾压成电阻合金箔所制成的电阻器,包括用合金线制成的线绕电阻器和用合金箔制成的块金属膜电阻器,它们均具有块状金属的优良性能,主要包括普通线绕功率型电阻器、机车、汽车、摩托车电阻器等多种电阻器;薄膜型电阻器是在玻璃或陶瓷基体上,用不同的工艺方法沉淀一层电阻膜制成的,其厚度从几十埃到几个微米,包括热分解碳膜、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等品种;合成型电阻器的电阻体是导电颗粒和有机(或无机)粘合剂的机械混合物,可以制成薄膜和实芯两种形式,如合成碳膜、合成实芯和金属玻璃釉电阻器等电阻器。薄膜型和合成型这两大类电阻器的电阻体均不是用整块材料加工制成的,它们的导电材料内部具有分散结构,电性能与块状结构的材料有所不同。

 

         电阻器根据用途可以划分为通用电阻器、精密电阻器、高频电阻器、高压电阻器和高阻电阻器。通用电阻器可以满足一般电子技术的要求,允许的偏差率较高,如普通金属膜电阻器、普通线绕功率型电阻器、氧化膜电阻器;精密电阻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额定功率一般超过2瓦,允许偏差范围在2%-0.001%,主要包括精密金属膜、精密线绕、精密片式、精密电阻网络等类型电阻器;高频电阻器适用于高频电路,用作匹配抗阻、衰减器和等效减负等,如厚膜特种电阻器;高压电阻器在高压装置、测量设备以及电视机中作为分压器和泄放电阻器等,高阻电阻器阻值在10兆欧以上,多用于测量仪器,散耗功率一般很小。

         鉴于电阻器的作用,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电力、轨道交通、汽车等传统行业,以及LED照明、新能源、充电桩、通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电阻器已逐步趋向片式化、集成化,但有引线的膜式固定电阻器,仍以其性能稳定,电负荷性好和承受的电负载高等特点,具有片式电阻器无法取代的作用,并仍在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电力、自动化、电子仪器及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电阻器制造业的发展,从上世纪30年代唯一可以生产合成实芯碳质量电阻器到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东欧技术生产的碳膜、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等,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电阻器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进步。90年代至今,电阻器制造行业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产品种类、性能、产能都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我国电阻器产业技术进步迅速,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1)通用电阻器的产量已达到全球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电阻器生产大国;(2)形成了品种、规格和产业门类齐全的产品体系;在片式化、厚薄膜、微波大功率、高精度和特种电阻器方面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和生产能力;(3)建立起了可持续发展的庞大的电阻器产业群体和产业基础,并发展起一些优秀的产业领军企业。目前,我国电阻器产量居全球第一,产品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阻器的片式化率达到85%以上,为我国特种电子装备的发展和平板电脑及手机产品全球占有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电感行业概况

         电感是电子线路中必不可少的三大基础电子元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导线内通过交流电时,在导线的内部及周围产生交变磁通。利用这一性质制成的元器件称为电感器,其主要功能是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电感广泛应用于电脑设备、通讯设备、视频音频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电气自动化设备、电信广播设备等各类电子产品。

         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电感可分为传统插装电感和片式电感两种。传统插装电感主要采用绕线工艺,即电流在磁芯上绕制的铜线中流动,例如环状电感、空心线圈等,其特点是电感量范围广,电感量精度高,损耗小,功率大、制作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原材料供应充足,但存在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难以小型化等缺点。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具备新设计、新理念、新功能的电子终端产品层出不穷,电子终端不断向“小型化、集成化、大功率化、多功能化”等方向发展,传统的插装电感器已不能适应下游电子整机的需求,而体积小、成本低、屏蔽性能优良、可靠性高、适合于高密度表面安装的片式电感器在移动通信、计算机、汽车电子、高分辨电视、广播卫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逐步成为电感市场的主流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组件及其上游接线盒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48.2GW激增至277.17GW,累计装机容量从253.6GW跃升至886.6

2025年11月14日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中国通用发动机市场显著增长。中国农机补贴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持续增长,从而拉动了通用发动机的配套需求。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05622.15万千瓦增长至116230.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8940.00万千瓦,同比增长2.3%。2

2025年11月13日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锂电设备)是支撑电池生产的核心装备。当前,行业在经历短期调整后,正迎来明确的复苏信号。一方面,下游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与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锂电池创造了持续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供应链的核心,其产能出海加速,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空间。这些因素共同驱动电池厂商开启新一轮扩产,预计将带

2025年11月13日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高功耗芯片的散热问题日益凸显,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效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此成为AI数据中心的核心解决方案。AI液冷接头作为液冷系统中的关键连接部件,承担着保障冷却液高效循环、确保系统零泄漏的重要职责,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散热系统的可靠性与能效。

2025年11月13日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在《中国制造2025》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中,半导体产业及其关键材料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迫切任务。这一导向为国内EMC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窗口与产品验证机会,使其得以进入此前由国际巨头主

2025年11月11日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兼具多元应用与定制化属性。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020-2024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从780亿元增至970亿元,2025年有望破千亿元。此外,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近年来,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95.6亿元,2015-2023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98%。估计2024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5.16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在全球电容器市场中,尽管钽电容仅占据约12%的份额,但其凭借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体积效率等核心优势,在高端电子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前,在数字化转型、汽车电子化及国防现代化的多重浪潮驱动下,全球钽电容市场正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然而,这个规模约25亿美元的市场,呈现出极高的集中度,由国际巨头主导竞争格局,而中国本土企

2025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