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微球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及在研品种分析 (图)

         微球化技术通过缓释实现长效。微球化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增强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改善药物稳定性和药物靶向缓释等方面。用微囊包载蛋白质、多肽或小分子药物,可通过缓释作用实现长效皮下注射制剂,此外,通过微囊表面和粒径设计也可实现口服、粘膜给药、吸入性给药等新剂型,本文主要讨论注射性微球产品。自 1986 年第一个可注射缓释微球产品曲普瑞林(triptorelin)PLGA 微球上市以来,全球有十余个产品获 FDA 批准上市。 

 
图:微球制剂药物释放过程


表:FDA 批准的注射微球  

         全球微球市场保持稳态趋势,不乏销售大品种。我们查询总结了几个拥有微球大品种公司历年年报数据,2012-2016 年全球微球主流产品市场保持稳定态势, 2016 年总销售额估计达 60 亿美元。主要的几大类产品包括亮丙瑞林微球 (2016 年武田和艾伯维产品约 18 亿美元)、奥曲肽微球(2016 年约 16 亿美元)、利培酮微球(2016 年约 9 亿美元)、曲普瑞林微球(2016 年约 6 亿美元)、艾塞那肽微球(2016 年约 6 亿美元)、纳曲酮微球(2016 年约 2 亿美元)。亮丙瑞林微球和奥曲肽微球销量都超过 15 亿美元,在 2016 年全球销售额 TOP100 药物榜单中奥曲肽微球排名第 72 名,因亮丙瑞林微球由不同公司销售未进入该榜单,但事实上亮丙瑞林微球整体市场规模超过奥曲肽微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医药产业市场竞争态势调查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图:2011-2016 年全球上市的主要微球产品市场规模(亿美元)

         部分产品按当年最后一天汇率折算 

         国内微球市场仍保持较高增速。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微球注射剂主要有亮丙瑞林微球、曲普瑞林微球、利培酮微球和奥曲肽微球。除亮丙瑞林微球有国产品种外(北京伯恩特和上海丽珠),其余微球产品均为原研进口。目前国内微球市场仍保持较高增速,2011-2016 年复合增速高达 38%。 


图:国内微球各产品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国内微球市场相比于国外代差明显,多个微球产品在临床阶段。国内上市微球产品数量和销售额均小于海外市场,特别是国产品种仅亮丙瑞林微球一个。其中主要原因是注射性缓释微球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且工艺放大时涉及的生产设备、制作和工艺参数设定都至关重要,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控制和质量稳定性也是医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国内多个微球品种仍在临床阶段,绿叶制药、长春金赛、齐鲁制药均有多个产品在临床阶段。 


表:国内微球产品在研品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在2022年受集采影响,造影剂市场曾经历超过20%的大幅下滑,但2023年已实现企稳回升。从产品结构来看,X射线造影剂凭借其广泛的适用性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5%;而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实现14.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1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全球 内资市场份额已超过外资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全球 内资市场份额已超过外资

我国单抗药物市场格局近年来发生显著变化,本土企业与跨国药企的竞争态势持续演变。由于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早期市场长期由罗氏、默克雪兰诺等国际制药巨头主导。但随着国内药企在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持续突破,市场格局逐步重塑——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从2022年超越外资企业(51% vs 49%)后,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55.5%,

2025年08月06日
筋膜枪行业:核心消费群体分层特征显著 市场“规范化+智能化”双轨并行

筋膜枪行业:核心消费群体分层特征显著 市场“规范化+智能化”双轨并行

近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为筋膜枪市场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万元增长至4.1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3%,人均消费支出从1.83万元增长至2.8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7%。2025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万元,同比名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