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医药生物行业各省医保目录调整情况分析:多数省份执行国家目录,增补工作进展缓慢 (图)

          一、总体进展 

          2017 年 2 月 23 日,人社部印发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同时要求各省于 7 月 31 日之前完成地方医保目录调整工作。从目前各省执行情况来看,有 23 省已公布增补方案,18 省已经执行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或省医保目录,其中 5 省公布了省增补目录。整体来看,国家版医保目录已经普遍执行,各地增补工作进展相对缓慢。 

 
图:全国各省医保目录增补和执行情况(截至 10 月 12 日)

          由于多数省份自 9 月份开始执行了国家版目录,我们预计新进调入目录品种从今年第三、四季度开始将逐渐放量。 

          二、调整情况 

          超过 20 个省份已经公布了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其中有 5 省公布了调整后的目录,总体方向与国家版目录保持一致: 
          调整数量:甲类(594 个)不做调整,乙类可调入和调出,数量不超过国家目录中乙类品种(1941 个)的 15%,即 291 个。同时,宁夏和湖南等省考虑了民族药和工伤药,提到民族药和工伤保险专用药品不受本次调整指标限制。因此最终调入数量可能超过 291 个。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及投资方向评估分析报告

          主要调入原则:1.原省目录中增补的品种未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继续沿用;2.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适合当地疾病谱的品种,以及临床必需的重大疾病用药、儿科用药、急救用药等。 

          主要调出原则:1.国家版目录中删除的;2.已经被国家停止生产的;3.国家药监局监测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的;4.营养类、非治疗性药品等。 

          三、谈判品种全面执行
 
          对于 36 个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的品种,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已经纳入乙类医保并挂网采购。由于谈判品种多为金额高,临床需求量大的药品,因此对于谈判品种的放量销售,还需关注支付比例以及药占比政策。 

          1.支付比例 

          按照国家关于医保谈判的政策,谈判进入医保的品种按照乙类医保执行,而各省具体执行时师傅比例略有不同。 


表:部分省份关于谈判品种支付标的规定

          提及支付比例的省份中,宁夏和云南对于谈判品种另行规定了支付比例;海南和河南规定自付比例为 20%;河南和海南规定自付比例为 20%。 

          同时,可能是考虑到谈判品种的用药金额较高、需求较大,部分省份对于支付比例的规定较为灵活,例如海南提到根据医保基金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国家 36 种谈判药参保患者自付比例;河北省提到除抗肿瘤药之外的 21 个品种自付比例由各统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河南的的自付比例中也提到了“暂定”;云南省则提到了自付比例进行动态调整。 

          2.药占比 

          从我们近期草根调研情况来看,各级医院对于药占比的控制十分严格,以 30%药占比为目标,在管理过程将药占比与科室和医生绩效挂钩。在此背景下,谈判品种作为用药金额较高,临床需求较大的药品,对于药占比或将形成一定的压力。 

          重庆市于卫计委 4 月 19 日发布文件《关于不将国家谈判药品纳入药占比统计的通知》,在 2016-2017 年药品采购周期内,对国家谈判药品(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暂实行单独核算,各医疗机构统计、填报药占比指标时不计算此 3 个药品。不计入药占比对于谈判品种来说有助于其更好的在临床进行推广。 

          由于各省医保基金运行情况不同,同时谈判品种的执行刚刚开始,对于谈判品种的支付方式、支持力度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医学体系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副作用小、更注重预防保健和长期健康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的管理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35%-45%,管理人群规模约5-6亿。

2025年09月30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全球超重与糖尿病人群迅猛增长,催生了GLP-1药物千亿市场,也推动其上游原料药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国内企业利润暴增、产能狂飙的背后,却隐藏着技术代差、专利围城与产能过剩三重险境。当市场红利见顶,一场以多靶点、口服化、长效化为方向的价值重构已然开始。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