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运营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虚拟型医药企业往往专注于新药研发项目的管理,而将药物研发中的系列活动外包给服务提供商,依托服务商来完成药物分子合成、生产流程和工艺开发以及各期临床试验等工作,此种商业模式适合于拥有技术资源但缺乏资金的科研人员和创业者进行其早期的科研成果转化。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经营模式与之有类似之处,也需要将自身的研发活动进行外包,但这类企业往往拥有自身的内部研发机构和其他职能部门。这些企业在新药研发投入领域的投入也较为巨大。根据统计,2014 年初创型生物医药的研发总投入达到了近 400 亿美元。对于这类企业,一般没有收入或者仅通过出售药物在某个特定市场的开发权(licence-out)等方式获得一部分收入。总体来看,这类医药企业的收入来源较为有限且不稳定,需要通过对外融资来维持新药研发中现金支出,企业需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新药的研发流程之中,自然无力去兴建药品生产所需的厂房、设备等,此外由于这类企业也缺乏大规模批量生产药物的经验,因此选择往往将药物生产环节外包给 CMO 企业,省去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后续的 c GMP 认证等环节,让 CMO 企业为其生产原料药和制剂。这种模式有利于初创型医药企业节约成本,将精力更好的集中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化合物设计与筛选、临床试验组织与实施等环节,CMO企业也可以通过服务于前期临床试验,提供试验用药和承担上市后药品商业化生产获得一定收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