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疗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探析

        导读:我国医疗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探析,一直以来,我国护理行业存在人员短缺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为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护理在我国起步晚,呈现发展速度慢,体系尚不健全等特点。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对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关注度也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更多的医护人员保卫人类的健康。一直以来,我国护理行业存在人员短缺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为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护理在我国起步晚,呈现发展速度慢,体系尚不健全等特点。随着人文社会的发展,护理专业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护理阶段。

        在现阶段,人们更注重的心理防治问题,这就空前的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护理专业是一项伟大而艰辛,光荣而繁重的任务。护理人员身上始终背负着南丁格尔的伟大誓言,所以,不能懈怠。

        随着护理行业本身的发展和国家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护理专业踏上了新台阶,但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首先,我国护理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素质不高大多体现在护士人员对咨询人员和病人的询问缺乏耐性,对家人以及病人的冷漠,缺乏应有的沟通。据调查,60%以上的人们认为医院是一个冷漠而让人心酸的地方,这样的感受一经发展会影响病人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问题。在需要关心的病人眼里,护士的冷漠使他们雪上加霜,一头雾水。为什么会使救死扶伤的医院成为人们厌恶的地方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存在着一定的暴利问题以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问题。虽然我国医疗改革措施不断出台限制医院的违规违法行为,而真正落实到地方的又有多少?解决的,所扑灭的只是现象,而本质,始终未得以根除。本质的存在,只要你给它创造一点尚喘息的空间,它便足以灼伤病人的心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高皇帝远等中国几千年的病根一直未得以根除,难到这些腐化的思想就真的根植到人们骨髓里去了吗?为什么中国几千年来好的思想却被人们抛之脑后,弃之不顾呢?难道真的是利益高于一切?其次,护理人员的价值观有待修正。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必定有一个崇高的价值观。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态度。价值观是否高尚,可以反映出所做事情达到的效果。现在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存在过多的抱怨,而这些抱怨又往往发泄在病人身上。过多的抱怨只会导致护患关系愈发紧张,从而引发病人对护士及医院的不满态度。

        而后便是奉献价值与忘我牺牲的价值日益削减,对待病人更多的是敷衍了事,少的是一份关怀与微笑。现如今,南丁格尔的精神正在人们意识中逐渐消失,“提灯女神”的形象正在人们的意识中所淡化。善良的护士被人们亲切的尊称为“白衣天使”,一部分人因为崇拜这一称谓的原因,而从事了这一无尚光荣的事业。而当其真正站到岗位上,认识到护理专业的艰巨性又打退堂鼓。由于中国现在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诸多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只对它有着表面的认识,过度的理想化,而缺乏深层次的探知,到最后从事该行业时发现与自己所想象的存在着如此偏差时,便嗟叹不已。而最可悲的是大部分从事护理的专业人员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心,爱富疾贫。

        为什么在这么高尚圣洁的行业里会出现如此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首先,就整个全局来看,国家对护理行业还不够重视,对护理行业教育投入少,没有较完善的法律体制使护理专业更为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

        其次,由于我国的医护比例不协调,护理岗位上的人员严重不足,使护理人员工作量过大、过重,使众多的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而获得的报酬却与工作量不相匹配,这样的结果之下,引发的便是护理人员满肚子的牢骚。

        再次,护理人员对病人缺少换位思考从而引发护患冲突。对一事物思考的所处位置不同,得到的认知也将有所差异。进院的大多病人是弱势群体,他们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相应的尊重与安慰。即使外表凶恶的人,也只不过是他们面对疾病所产生畏惧而引起的,从心理上说,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坚强和病魔做斗争的决心。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伪装而已。所以,当护理人员面临这样的问题只要顺着他们的意思,换位思考,亦可避免不必要的护患冲突,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度。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国家以及医院应当如何恰如其分的采取措施减少以至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在我国,从事护理行业的大多数都是妙龄少女,如果让她们承担太多的负压,势必会使她们身心力竭。而报酬的不提高,也势必会打击她们从事该行业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办事效率。因此,医院应当把不合理收入合理化,使其提高护理人员的报酬。

        除了物质方面的改善,精神方面的嘉奖亦不可少。国家以及医院应当大力表彰先进人员,宣传先进人员的事例,从而打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家都感受到奉献的荣耀与快乐,让大家都乐于奉献。

        我们只有着力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文化水平,为护理人员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完善好医护人员保障体系,使护理人员有一个坚强的后盾作保障。我想,通过内外因相结合的作用,我国的护理专业将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也期待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到尽善尽美,当人们被问及到对医疗事业的幸福感时,脸上洋溢着的是满满地微笑,而不是一腔叹息。

        我国护理行业,任重而道远,需要从事该职业的每一位人员,齐心协力。更需要医院以及国家足够的重视,着力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从而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效率的护理队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增添一臂之力,为我国人类健康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动医疗护理市场运营格局与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4-2018)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医疗大模型行业:政策打开中医大模型空间 道德风险挑战下产业生态完善迫在眉睫

医疗大模型行业:政策打开中医大模型空间 道德风险挑战下产业生态完善迫在眉睫

我国医疗大模型市场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年我国医疗大模型市场规模不足5亿元,而2024年我国医疗大模型市场规模大幅增长至41.8亿元。医疗大模型依托于通用大模型的技术底座,通过医疗行业的特有知识和数据进行训练和微调,形成了符合医疗行业的特有大模型技术应用。近年来,医疗行业大模型技术持续演进,不断突破参数规模,融合

2025年11月28日
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国产替代浪潮 我国吻合器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国产替代浪潮 我国吻合器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吻合器,作为外科手术中替代手工缝合的关键医疗器械,其发展与中国医疗改革的脉搏紧密相连。在微创手术普及、国家集采政策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临床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中国吻合器市场正经历着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的深刻变革。行业在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国产替代的同时,也面临着核心技术突破与激烈价格竞争的双重挑战。未来,随着电动智能吻

2025年11月27日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