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2013及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的探讨,商务部以2012年第58号公告发布了《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零售药店经营服务规范》等五个药品流通行业标准。这五项标准是规范药品流通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对行业深入兼并重组的信号。
未来我国医药产业要实现四个转变:从医药企业向医药为主的健康企业转变;从普药为主的企业向仿制药和创新药为主的创新型企业转变;从区域性企业向跨国企业转变;从传统国有企业向市场化的现代企业转变。要实现这四大转变,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药品质量与保证药品安全是重要前提,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务必对目前企业同质化竞争与市场无序化竞争等乱象予以整顿,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行业规模化与集约化;企业国际化与现代化。
现在国内已有一批企业开始转型,从单纯的生产型转向生产和研发相结合;从单纯的仿制转向仿创结合;从单纯的买数据转为和国际开展合作(包括临床前的研究和临床过程的研究,化学药的研究及生物药的研究)。但由于医药行业多、小、散、乱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医药行业整个的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加上药品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这种形势,对医药行业说来既是一种发展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既是行业发展的高速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更是风险的高发期。
3.1医药工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仿创结合是重点企业对策:理解政策、抓住机遇、及时整改、提升质量、仿创结合(1)政府须树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定位,逐步建立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和服务。
(2)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部署,针对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完善政策措施。
(3)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形成中央和地方联动、跨部门协调配合的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机制。
(4)认真通过新修订GMP认证,积极面对药物一致性评价工作。
(5)认证立项,努力向四部委二个专项申报;仿创结合,走出国门,向跨国企业转型。
3.2医药商业——提高流通行业的集中度、扩大增值服务内容是方向企业对策:熟悉政策、管理提升、做大做优、增值服务、批零一体化。
商务部以2012年第58号公告发布了《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零售药店经营服务规范》等五个药品流通行业标准。这五项标准是规范药品流通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对行业深入兼并重组的信号。对于规范和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力提高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加强行业自律,促进现代医药物流和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提升全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1)要求政府从政策等各方面对药品流通企业间的并购予以支持,清除并购的政策障碍。
(2)严格规范医院药品流通程序,加大犯罪成本与打击力度,创造新的市场流通环境。
(3)充分保护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利润,有利于保障药品质量,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4)鼓励医药流通企业批零一体化的发展,加快医院药房社会化的进程。
(5)认真通过新版GSP认证,尽快从卖药向卖服务转型,积极思考新的增值服务内容。
(6)提升管理能级,减少管理费用比例,与世界级医药流通企业对标,与国际分销企业先进水平接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