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1-3月份我国中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迹象明显,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我国中药产品对外贸易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增长态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中药产品进出口达8.7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出口6.9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进口1.8亿美元,同比增加12.3%。

  各类商品贸易冷暖不一
  一季度,中药类商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顺差额达到5.1亿美元。各单项商品中,提取物和中药材贸易的出口增幅都在44%左右,均为大幅顺差,中成药贸易仅有小幅顺差,提取物出口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63%,位居首位;中药材饮片出口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23%,位居第二;保健品贸易自2003年起一直呈现逆差,2009年是逆差额最高的一年,今年一季度继续呈现逆差。

  从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仍为中药进出口的主要方式,其中,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中药产品占中药总出口额的91%;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中药产品占中药总进口额的74%。进口贸易中,进料加工贸易占比16%;出口贸易中,进料加工贸易占比4%。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是中药进口的又一特色方式,在一季度,以此方式进口的中药商品量达到744吨。边境小额贸易方式是中药出口的另一特色,一季度以此方式出口的中药商品量达到6671吨,是除一般贸易外出口数量最多的贸易方式。

       2011-2015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企业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今年第一季度,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共计有2474家,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金额占比高达51%;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23%;国有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仅为26%。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出口中药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今年第一季度,从事中药类产品进口的企业为837家,三资企业进口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进口金额为8188万美元,占比为45%;民营企业进口金额8044万美元,占比为45%,较去年同比增长50%,增长势头强劲;国有企业进口额为1612万美元,占比仅为9%。

  各大类商品贸易特点
  中药材饮片:进出口整体规模呈上升趋势
  今年一季度,我国中药材进出口额达到4亿美元,同比增长60%。其中,出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加67%;进口额6627万美元,同比增加34%。预计今年中药材及饮片整体进出口规模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可能性很大。

  中药材及饮片大宗产品出口量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幅。菊花和茯苓出口量增幅都超过50%。而增幅较大的是枸杞,出口量以及出口额都成倍增长。

  我国中药材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其中以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及越南为主,4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9%左右。我国出口到中国香港的中药材,一部分用来加工中成药,而大部分以药材形式转出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中国台湾和日本。

  我国中药饮片主要的出口大省是广东和广西,这两个省份借助区位优势,近几年一直占据出口的前两位。一季度广东和广西占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量的49%。广东由于毗邻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东南亚,是我国中药材饮片主要出口市场;广西靠近越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大部分中药材饮片通过边境贸易出口越南;安徽亳州则针对韩国中药材饮片市场,2010年第一季度出口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长88%。

  一季度,我国出口中药材及饮片的企业共有700多家,出口额超过200万美元规模的企业仅9家,前5名企业分别为:广西宁明进出口贸易总公司、中国医药保健品公司、山东神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津村药业、浙江省医保公司。

  植物提取物:强劲增势拉升中药出口业绩
  一季度,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44.3%,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63.7%。植物提取物的出口数量为2.7万吨,同比增长52.3%。当前提取物的应用范围已越来越广,涉及到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的多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全球需求量不同,出口额也存在一定差距。总体来说,食品添加剂提取物的全球需求量近年来增长迅速,出口额也最大,而药用及保健品用途提取物出口额则相对较少。

  经营药用保健品植物提取物的企业出口增长平稳,很少出现大的波动,一季度出口排名与2009年全年的出口排名基本相同。药用保健品提取物企业出口额排名前5位企业为上海津村制药、宁波绿之健药业、北京绿色金可公司、陕西嘉禾植物公司、浙江绍兴东灵保健品公司。

  近几年,天然植物色素及甜菊提取物等食品添加剂类植物提取物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大量经营该类产品的企业出口额呈几何数增长。食品添加剂提取物企业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企业为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公司、赣州菊隆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淄博千千国际贸易公司、张家港保税区麦福生物制品公司、安徽金禾实业公司。

  一季度,提取物出口市场与去年相比发生明显的变化。印度市场首次成为我国提取物出口第二大市场;而马来西亚是一季度同比增长最快的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5.9%,这两个市场出口额大幅攀升都得益于食品添加剂类植物提取物产品的需求迅猛增长。

  中成药:贸易逆差持续加大
  一季度,我国中成药进出口额达1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中成药进出口额占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的12%。中成药进口5132万美元,同比增长35%;出口额5433万美元,同比增长18%。

  在有出口业务的379家企业中,国有企业出口额占45%,民营企业占32%;主要出口的省市为广东和上海;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规模的企业仅11家,前5名出口企业分别为:北京同仁堂、漳州片仔癀、浙江省医保公司、昆明制药、天津中新药业。

  保健品:进出口稳增,出口量同比增98%
  一季度,我国保健品进出口额7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中成药进出口额占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的8%。中成药进口为3587万美元,同比增长14%;出口额为3515万美元,同比增长19%。

  一季度,我国保健品出口企业共有258家,民营企业出口额占58%,三资企业占30%,主要出口的省市为浙江、山东、广东和上海,这4个地区一季度保健品出口额占了全国的60%以上,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规模的企业仅6家,前5名出口企业分别为:诸城市浩天药业、广东仙乐制药、山东禹王制药、浙江江山恒亮蜂产品公司、安徽朗坤技术发展公司。

  一季度,我国保健品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除鱼肝油以外的鱼油、脂及其分离品和肌醇等商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为美国和日本。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患者人群不断扩大。根据世界肥胖联盟数据,2020年全球共有22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到2035年预计将有33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年复合增速2.74%,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比例将从从42%升至56%;而到2050年,预计近60%的成年人(大概38亿)将患有超重和肥胖

2025年08月21日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