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主要产品工艺流程及流程图

 导读: 科研用检测试剂行业主要产品工艺流程及流程图。主要包括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和智能仪器装备以及蛋白抗体试剂的定制与检测实验服务、疾病模型与原代细胞等相关实验服务。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行业运营态势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主要包括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和智能仪器装备以及蛋白抗体试剂的定制与检测实验服务、疾病模型与原代细胞等相关实验服务。主要产品生产流程如下: 

        1.蛋白表达工艺流程 

        公司建立原核(E.Coli)表达系统与真核(酵母、杆状病毒-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以原核系统蛋白表达为例,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引物设计 

        利用 NCBI 数据库查找目的蛋白基因序列,根据其结构和订单要求选取目标片段;在引物设计软件指导下设计特异性引物; 

        2)获取 DNA 片段 

        以文库或 c DNA 为模板,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取目的 DNA 片段; 

        3DNA 片段酶切、连接及扩增 

        根据引物设计时选择的酶切位点,对目的 DNA 片段和载体进行双酶切,使用DNA 连接酶连接目的 DNA 片段和载体,转化入克隆菌株,挑取菌落进行 PCR 扩增,鉴定基因和载体连接正确的克隆(阳性克隆); 

        4DNA测序 

        提取阳性克隆菌株质粒,进行双向测序,测定特异 DNA 序列的正确性;(5DNA 转入采用化学法或者电转法,将带有正确目标 DNA 片段的载体转入表达菌株,鉴定阳性克隆菌株; 

        6)蛋白表达 

        利用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添加诱导物 IPTG(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促进大肠杆菌表达目的蛋白; 

        7)蛋白表达鉴定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小样分析蛋白表达的丰度及其状态,为量化生产提供指导性参数; 

        8)蛋白分离、纯化 

        利用 HIS-tagGST-tagFC-tagMBP-tag 等标签特性,采用亲和层析等纯化方法分离目标蛋白; 

        9)蛋白检测 

        SDS-PAGE 法比对靶蛋白实际与理论分子量的差异,并评估样品浓度及纯度;(10)入库核实蛋白信息后进行原料入库或分发。 

        2.抗体制备工艺流程 

        抗体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抗原制备 

        抗原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完全抗原活性功能齐全,直接与免疫辅助佐剂混合,免疫动物并制备抗体;半抗原活性功能不全,需对其进行化学改造修饰,使之具有完全抗原特性再免疫动物并制备抗体。

        2)特异性抗体制备 

        单克隆抗体仅识别抗原一个特定位点。公司通过反向筛选、排除筛选等方式确保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3)抗体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 

        特异性和灵敏度是抗体的最重要质量指标,抗体制备完成后公司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检测。特异性主要是指不与其他非目标抗原识别,也不识别其他种属该抗原。灵敏度指该抗体对目标识别的精度下限。 

        4)入库 

        抗体经多项严格检测达标后,用玻璃瓶进行分装储存,印制生产日期、名称等信息,办理产品入库。 

        3.检测试剂盒研制工艺流程 

        以双抗夹心法为例,检测试剂盒研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抗原-抗体配对实验 

        ①利用抗体对(包括被抗体、检测抗体)和抗原,检测抗体标记生物素,制作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 

        ②采用方阵滴定法,将包被抗体预包被于 96 孔微孔板中,制成固相载体;向微孔中加入抗原,使其与连接于固相载体上的包被抗体结合;依次加入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HRP 标记的亲和素;彻底洗涤后加入 TMB 底物显色。 

        ③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抗原抗体是否配对,并确定抗原抗体结合的最佳浓度。 

        2)检测试剂盒组装 

        照最佳浓度,分装经配对实验验证的包被抗体、标准品(抗原)并组合成半成品。将半成品、稀释液及其它试剂组装成试剂盒。 

        3)特异性、精度检测 

        ①特异性检测:通过对所有相关或相似物质交叉反应检测,确定本试剂盒与其它物质的交叉反应;②精度检测:要求同一批产品批内差变异系数(CV<10%;(4)回收率、稳定性及试剂批间差的检测: 

        ①回收率检测(为测定值与理论值的比率):分别于定值血清及血浆样本中加入一定量的检测样品(加标样品),重复测定并计算其均值。 

        ②稳定性检测:试剂盒在有效期内按推荐温度保存,其活性降低率小于 5%达标;③批间差的检测:要求不同批次间批间差变异系数(CV<12% 

        5)入库 

        检测合格的检测设计盒放入低温仓库保存。产品出货前有专人检查试剂量、配备试剂等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分子胶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逐渐火热 多家药企纷纷入局且进展顺利

我国分子胶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逐渐火热 多家药企纷纷入局且进展顺利

同时,众多全球TOP100药企也纷纷入局。例如,2023年4月,默沙东与Proxygen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多种治疗靶点的分子胶降解剂;辉瑞于2024年10月与TRIANA Biomedicines达成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为包括肿瘤学在内的多种疾病领域的多个靶点发现新型分子胶降解剂……

2024年11月22日
日企占据医用软镜市场主导 国产实现突破后市占率提升显著 4K产品大势所趋

日企占据医用软镜市场主导 国产实现突破后市占率提升显著 4K产品大势所趋

软镜是医用内窥镜的一种,受益于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及肿瘤早期筛查逐渐普及,全球软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为 89.8 亿美元,预计 2033 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67.3 亿美元,2023-2033 年 CAGR 为 6.42%。

2024年11月22日
医疗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大数据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 解决方案仍待升级

医疗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大数据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 解决方案仍待升级

伴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体系改革持续深化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市场快速扩张。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为662亿元,较上年增长4.75%;预计202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693亿元,较上年增长4.68%。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血糖仪行业现状分析:CGM市场陷入价格战 无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血糖仪行业现状分析:CGM市场陷入价格战 无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有望成为血糖仪市场主流产品。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由31百万美元增长至430百万美元,预计2024年我国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规模达505百万美元。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儿童医疗行业供需失衡明显 机遇挑战并存 市场暂无强有力头部品牌跑出

我国儿童医疗行业供需失衡明显 机遇挑战并存 市场暂无强有力头部品牌跑出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了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儿科医疗资源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精麻行业现状分析:需求基数有望持续上升 市场集中度高

我国精麻行业现状分析:需求基数有望持续上升 市场集中度高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精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9接近80%,其中人福医药市占率25.9%,恒瑞医药12.2%,恩华药业5.4%。从麻醉镇痛大品种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多被麻醉龙头(人福、恩华、恒瑞、扬子江等)所占据。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现状:分子类为主流 市场集中度及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现状:分子类为主流 市场集中度及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2024年11月06日
全球AI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增长显著 诊断类产品占比最大

全球AI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增长显著 诊断类产品占比最大

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45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