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主要抗感染类药物细分市场地红霉素与奥硝唑发展状况

 导读: 我国主要抗感染类药物细分市场地红霉素与奥硝唑发展状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主要由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取而得,具有大环内酯的共同结构,用于治疗诸如呼吸道感染及软组织感染等细菌感染疾病,因其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疗效显著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医药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1)地红霉素市场概况 

        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市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主要由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取而得,具有大环内酯的共同结构,用于治疗诸如呼吸道感染及软组织感染等细菌感染疾病,因其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疗效显著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头孢菌素、青霉素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我国抗生素药物市场中前三大销售大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约占据抗生素中 60%以上的市场份额,青霉素类药物紧随其后,约占 17%的市场份额;大环内酯类药物约占抗生素的 7%,前三大类合计市场份额达 84% 

        ②地红霉素市场 

        地红霉素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鼻咽炎、消化道溃疡以及生殖道感染等。地红霉素在体内水解转化成红霉胺,而红霉胺几乎不经肝脏代谢,只从胆汁中消除,其独特的代谢途径,尽可能地避免肝肾损伤。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较,地红霉素的半衰期更长,组织分布范围更广泛,组织、血浆药物浓度比更高。地红霉素具有广谱抗菌、迅速长效、组织浓度高、肝肾毒性小、安全度高、低耐药性等特点,每天只需服药一次,患者依从性更高,因此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被列入国家医保产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2015 年大环内酯类药品销售 Top5 

 

        2012 年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来,众多的头孢类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被列入“限制用药”和“特殊用药”范围,市场拓展受到较大的局限,销量大幅度缩水,抗生素市场重新洗牌。虽然地红霉素在部份省市也被列入“限制用药”范围,但该产品属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对基本药物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予以保障。地红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已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普遍接受和认可,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销售额连年增长,有望成为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替代产品。 

 

        2)奥硝唑市场概况 

        ①硝基咪唑类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市场概况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主要针对厌氧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是治疗狄氏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幽门螺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品种。在临床应用中,具体常用于腹部感染、盆腔感染、口腔感染、外科感染以及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等方面。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该类药物经历了三代演变,第一代甲硝唑、第二代替硝唑、第三代奥硝唑和塞克硝唑。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使通过分子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使受体螺旋组织结构断裂,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衰亡。 

        过去这类感染一直使用甲硝唑、替硝唑防治。奥硝唑引入临床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替硝唑、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奥硝唑在治疗厌氧菌感染和原虫感染等疾病方面具备以下优势: 

        1)良好的抗厌氧菌活性,耐药菌株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2)血浆消除半衰期长,作用持久,服药次数少,治疗痊愈率高;3)奥硝唑耐受性好,药理实验未见致突变和致畸作用,药物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概括来说,奥硝唑产品的人体使用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小且药品剂型齐全,是目前硝基咪唑类药物中的优势品种。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PDB 药物综合数据库统计,2008 -2015 年期间,我国 22 个地区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奥硝唑在硝基咪唑类抗菌药中,占据了市场份额的首位。 

 

        ②奥硝唑市场概况 

        2010-2014  年,我国硝基咪唑制剂用药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由 2010 年的55.81 亿元,上升至 2014 年的 64.10 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52%5。由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实施,硝基咪唑类药物市场在经过 2012 年的小幅回落之后,2013 年市场销售额开始回升,到 2014 年趋于平缓,增长率为 8.81%。预计未来两年将保持 5.50%增速平稳增长。 

        我国主要硝基咪唑类合成抗菌药物销售额(2008-2017 

 

        奥硝唑属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为甲硝唑、替硝唑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切、抗厌氧菌谱广、不影响肠道正常细菌生长、副作用小、无酒精协同作用、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特点。且奥硝唑(注射剂)为国家医保目录乙类用药,奥硝唑口服常释剂型进入十八省医保目录,且进入国内多个省市的基本药物增补目录,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有理由相信奥硝唑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2012 年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来,众多的抗生素药物被列入“限制用药”和“特殊用药”范围,市场拓展受到较大的局限,销量大幅度缩水,抗生素市场重新洗牌,而奥硝唑已被列入“非限制用药”范围,且已进入多省市的医保药品和基本药物增补品种范围,对其今后在临床医院市场深入推广和开拓具有较好的保障作用。目前奥硝唑的市场份额主要来自于临床医院,由于该产品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市场推广的逐步深入和下沉,对第三终端和零售市场的覆盖和渗透将不断加强,必将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剂型来看,目前奥硝唑用药以注射剂为主,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PDB 药物综合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22个地区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奥硝唑用药中,注射剂占比达到91.88% 

        2015年全国重点城市医院奥硝唑销售剂型份额格局 

 

        2015 5 月,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中国药师协会等六个组织共同编制的《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研究蓝皮书》发布,从 2015 年开始,部分省市卫计委陆续发布禁令,加大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管理力度,到 2016 年底前,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随着该项管理措施在全国各省市的逐步出台和实施,注射剂市场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和缩减,而奥硝唑等抗菌药物的口服制剂市场份额将大幅提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患者人群不断扩大。根据世界肥胖联盟数据,2020年全球共有22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到2035年预计将有33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年复合增速2.74%,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比例将从从42%升至56%;而到2050年,预计近60%的成年人(大概38亿)将患有超重和肥胖

2025年08月21日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